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PCNL治疗的孤立肾合并肾结石患者138例,其中解剖性孤立肾16例,功能性孤立肾122例(对侧肾GFR <10 mL/min).肾功能异常35例.鹿角状结石41例,多发结石85例,单发结石12例,其中有同侧开放手术史者11例.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F18微创通道或F24标准通道,使用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或钬激光清除结石.结果:138例均一期建立通道.采用单通道125例(90.6%),双通道13例(9.4%).平均通道建立时间(4.7±0.9) min,平均手术时间(49.5±12.6) min.术后血常规Hb平均下降5.8 g/L.6例患者接受输血,其中3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控制出血.35例肾功能异常者中,术后第1天SCr增高者32例(91.4%),平均增高(19.8±7.4) μmol/L;术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者26例(74.3%).一期PCNL结石清除117例(84.8%),术后1月复查结石总清除率91.3%(127例).12例有残石者行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或保守观察.15例(10.9%)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5 ℃),本组无脏器损伤和感染性休克病例.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功能性或解剖性孤立肾合并肾结石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于80岁且健康状况良好的前列腺癌老年患者接受前列腺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6年3月的40例80岁及以上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相关资料。结果 40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为80~86岁,平均(82.30±2.01)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1.2~101.0 ng/mL,平均为(23.59±12.42) ng/mL。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评分,0分35例,1分的5例。cT1N0M0 19例,cT2N0M0 7例,cT3N0M0 14例。Gleason评分<7分9例,Gleason评分为7分24例,Gleason评分>7分7例。手术时间95~156min,平均(122.13±14.57) min。术后随访时间2~36个月,平均(11.03±3.61)个月。尿控恢复时间1~18个月,平均(4.26±1.65)个月。术后有5例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7例接受ADT同时进行局部外放射疗。术后病理报告1例切缘阳性,尿道狭窄2例。结论 大于80岁且健康状况良好的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前列腺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同时需要在手术获益和手术风险之间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上阴囊血肿常见于睾丸肿瘤、外伤、输精管结扎术后等,但见于阴囊毛细血管瘤自发破裂后十分罕见,我院2013年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发现左阴囊肿大2年,突发肿大1 d"入院。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阴囊肿大,一直未予治疗。2年来久站后有坠胀感。1 d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侧阴囊肿大(图1A),伴有隐痛,追溯病史,否认近期外伤及暴力史。查体: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初诊为T1a期单发肾细胞癌的患者15例,肿瘤位于左肾6例、右肾9例。术前常规行肾脏增强CT检查明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肿瘤直径1.1~3.9cm,平均直径为(2.7±1.1)cm。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手术前与手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患侧肾小球滤过率,并行肾脏增强CT检查观察病灶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接受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无1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均于术后第2天出院。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1周,肾脏增强CT检查见原肿瘤区域呈低密度影;术后第1个月,肾脏增强CT检查见病灶完全消融13例、消融不全2例,完全消融率为13/15;术后第3个月,肾脏增强CT检查见病灶完全坏死14例、部分坏死1例,完全消融率为14/15。术后随访2~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3个月,15例患者均生存,无1例发生局部或远处复发。结论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T1a期肾细胞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患者,53岁.2周前食用羊肉后出现畏寒、发热(驰张热),体温最高达40.8℃,夜间多汗,伴有腰背肌肉酸痛,右侧阴囊肿大,睾丸有坠痛感;B超检查右侧附睾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异常丰富,诊断为右侧附睾炎于2011年3月17日入院.患者近6个月未曾到外地,无牲畜和宠物饲养史和密切接触史.查体:双肺(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可及,右侧阴囊皮肤轻度红肿,附睾增大,压痛阳性,左侧(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高危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将226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患者分为高危组(ASA~Ⅲ或Ⅳ)(61例)和低危组(ASA~Ⅱ或Ⅰ)(165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通道(22F)PCNL钬激光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净率、结石成分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53.4±14.7岁vs51.6±16.3岁,P0.05)和体重指数(29.1±5.2vs29.9±4.7,P0.05)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高危组和低危组分别接受73次和184次PCNL手术。高危组和低危组在平均合并疾病数量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4.9±1.8vs1.6±0.7,P0.05)。两组在结石总体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16±1.21cm3vs3.25±1.34cm3,P0.05)。高危组和低危组在平均麻醉时间(128±34minvs96±25min,P0.05)和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3±3.5dvs6.1±2.7d,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平均失血量(146±28mlvs137±33ml,P0.05),并发症率(19.7%vs17%,P0.05)和手术时间(73±26minvs69±28min,P0.05)无显著性差异。高危组和低危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8.2%和93.8%,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同样安全有效地治疗高危肾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模拟腹腔镜二氧化碳(CO_2)气腹环境,研究CO_2气腹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CC-949在99%CO_2、1%O_2、21℃和15 mmHg(1 mmHg=0.133 kPa)条件下模拟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离体培养1、2、4 h,应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RCC-949细胞在CO_2气腹环境干预后的凋亡;采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RCC-949细胞在CO_2气腹环境干预后的增殖.结果 正常对照组、低氧1 h组、低氧2 h组和低氧4 h组增殖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348±0.051、0.372±0.082、0.389±0.110和0.378±0.114,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2±0.5)%、(3.4±0.3)%、(3.8±0.4)%和(4.3±0.5)%,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模拟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中培养4 h之内,RCC-94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无显著改变.由此推测,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并不增加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的机会,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 RLU)、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URL)及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585例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手术疗效,其中RLU治疗206例,URL治疗201例,PCNL治疗178例;观察比较3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RLU组的结石清除率(98.54%)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97%)低;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少;RLU术后复发率与其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低,适用于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并且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