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方格星虫提取物对y射线损伤雄性小鼠免疫器官及生殖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低[0.5g/(kg·d)]、中[1.0g/(kg·d)]、高[2.0g/(kg·d)]3个剂量方格星虫提取物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剂量为2.0 mL/kg,灌胃2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以剂量率为0.83 Gy/h的60Co γ射线进行1次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5 Gy.于辐照前1 d,辐照后第3天、第14天测定小鼠体重、外周血白细胞数,辐照后第14天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睾丸重量指数、精子总数及精子畸形率.结果 方格星虫提取物可使辐照后第3天3个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辐照后第14天3个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中、高剂量组睾丸重量指数、精子总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方格星虫提取物对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器官及生殖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羊柄菜多糖复方制剂对γ射线照射小鼠的抗辐射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羊栖菜多糖复方制剂低[0.692g/(kg·d)]、中[2.075g/(kg·d)]、高[4.150g/(kg·d)]3个剂量组,以方格星虫提取物为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灌胃2周后用60Co γ射线进行1次全身照射.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和血细胞计数,以及脾指数(TI)、胸腺指数(SI)、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W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结果 3个剂量组小鼠与模型组比较,WBC均有上升趋势,但仅中剂量组在照后第14天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剂量组TI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SI和BMNC仅中、高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SOD低、中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DA中、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羊栖菜多糖复方制剂能有效提高小鼠的抗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64岁,未婚。因血尿、尿频、尿急2周收治入院。患者于2周来反复出现血尿,初为血丝,后逐渐为鲜红色尿,同时伴有排尿次数增多,白天10余次,夜间5~6次,每次排尿尿量约100ml,且有尿不尽感。19年前曾因“排尿不畅”在当地游医处行导尿治疗,之后排尿无困难,但阴茎根部可扪及小指头大小的肿块,近年来肿块明显增大,一直未做检查。查体:T36.3℃,  相似文献   
4.
目的:保证军用核设施退役作业安全,有序并有效控制人员受照剂量。方法:专题研究并咨询辐射防护专家。结果:提出了剂量控制限值和管理要求,并已被有关军用标准采用。结论:对提高军用核设施退役作业人员和环境辐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5年来,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手足癣继发感染患者3O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l·一般资料3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最大7O岁,最小19岁。发病时间最长周,最短id。伴发热者12例,其中体温在38SC以上者8例。发病部位:双手足4例,双手2例,双足18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 ,7岁。因全身反复出现脓疱疹伴发热 6年余 ,加重 3天入院。患儿于出生 5个月时在感冒后发热 ,体温38~ 39℃ ,1~ 2天后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发生密集小脓疱 ,1周左右 ,体温恢复正常 ,脓疱干燥脱屑痊愈。愈后不留疤痕。此后曾发病 7次 ,每年冬春季发病 ,每次病程类似 ,一直未经系统治疗 ,但均于 1周左右痊愈 ,发作期过后无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家族中无银屑病病史。来诊前 3天又出现类似症状。体检 :T38 4℃ ,咽部充血 ,扁桃体不肿大、口腔粘膜无破溃。心、肺、腹无异常。面部、躯干及四肢散在大面积弥漫水肿性红斑 ,其上有不等大非毛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辨证治疗Hunt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加中药辨证是一种治疗Hunt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艾平  杨翊 《当代医学》2010,16(36):112-114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与常规开放甲状腺切除术之间的差别,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12月在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因"甲状腺单发结节"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非随机地分为完全腔镜组(23例)和常规开放组(2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1)术中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完全腔镜组1例中转开放。完全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开放组(t=-11.895,P=0.000)完全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开放组(t=-14.396,P=0.001)。(2)术后情况,腔镜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小于开放组(x2=7.891,P=0.019)完全腔镜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开放组(t=8.083,P=0.000),完全腔镜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常规开放组(t=2.855,P=0.006)。(3)术后近期疗效,术后3个月完全腔镜组吞咽时不适感以及美容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开放组。术后6个月B超检查均无复发。结论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诸多明显的优点,但住院费用仍较传统方法偏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跑轮联合针刺对重度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及前额叶皮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跑轮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改良Feeney法制备重度脑外伤大鼠模型。术后第二天开始干预,然后在不同时间点利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足误试验分别评估大鼠神经功能与协调功能。2周后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皮质BDNF的表达和阳性反应。结果:治疗第7、10、14天联合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第10、14天各干预组大鼠足误试验评分明显提高(P0.05)。2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前额叶皮质BDNF表达降低(P0.05),而联合组BDNF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跑轮组BDNF的表达增加(P0.05);而与针刺组和跑轮组比较,联合治疗组BDN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期跑轮联合针刺可能通过提高皮质中BDNF的表达来改善脑外伤大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浅刺多针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6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翊  周光涛 《中国针灸》2006,26(4):290-290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是皮神经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针灸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属中医学的“痹症”“麻木”范畴。笔者于1992-2005年采用浅刺多针法治疗34例,并与常规取穴针刺法治疗30例做了疗效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