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庆市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0年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1992—2001年重庆市40个区县项目季报表、2000年流调资料、及有关资料。结果项目覆盖全市40个区县,覆盖人口3098万,达100%。10年来全市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401342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4471例。免费治疗91460例。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4.8%,复治涂阳治愈率90.3%。结论重庆市卫V项目实施10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发现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但重庆市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需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重庆库区农村居民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居民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对重庆市三峡库区575名农村居民掌握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情况进行评估,并运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居民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5.85±2.86。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得分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主要受性别、对健康知识关心程度、文化水平、医疗支付方式4个因素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农村居民肺结核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总体目标要求:到2005年,发现并督导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累计达到200万,到2010年累计达到400万。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结核病治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发现率仍然较低(70%)。全国结核病第四次流调结果显示,约10个疑似病人中就有一个是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重庆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不同基因型在重庆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分离的11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PCR方法对11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在11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可分为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分别占77株(68.1%,77/113)和36株(31.9%,36/113);北京家族菌株中现代型为48株(62.3%,48/77),古代型为29株(37.7%,29/77);非北京家族菌株中,T1型高达13株(36.1%,13/36),发现9种新基因型。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24.7%(19/77),非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38.9%(1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P>0.05)。现代型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27.1%(13/48),古代型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20.7%(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05)。 结论 重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基因型为北京家族,其中北京家族中主要为现代型;北京家族菌株、非北京家族菌株均与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 10年的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1992— 2 0 0 1年重庆市 4 0个区县项目季报表、2 0 00年流调资料、及有关资料。结果 项目覆盖全市4 0个区县 ,覆盖人口 30 98万 ,达 10 0 %。 10年来全市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 4 0 1342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 84 471例。免费治疗 914 6 0例。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 94 .8% ,复治涂阳治愈率 90 .3%。结论 重庆市卫V项目实施10年取得了显著成就 ,发现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但重庆市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 ,需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学生同伴教育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培训前后测试比较的评估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后同伴教育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宰和平均成绩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占100%;认为培训时间合适的占62.5%;91.7%的同伴教育者认为本次培训收获较大;对培训教材内容和培训方法满意的分别占93.8%和81.4%;所有培训对象均有信心在自己所在班级中开展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论]该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培训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在今后的培训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重庆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2012年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随机选取2所院校对796名高校学生开展定量问卷调查,对学校分管领导、校医等9人开展定性访谈。结果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8条信息的总知晓率为60%,其中知晓率最低的为"咳嗽咳痰超过2周应怀疑得了肺结核"(20.6%)。不同性别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9,P0.05),不同学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5)。学生获取结防知识的主要方式有宣传手册、传单(72.9%)和展板、板报、海报(71.9%)。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结论重庆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不高,可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开展宣传。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结核病发病率进行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时间序列资料中的应用;建立结核病登记发病率的预测模型.方法:利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于1993~2003年登记的结核病发病率资料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即残差GM(1,1)模型,并对2004年结核病登记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残差GM(1,1)模型为:(X)(1)(k 1)=89.5776e0.0392k-85.0913 8(k-1)1.6435e-0.306.8k,1993~2003年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0.05,关联度>0.6,小误差概率P>0.8;2004年结核病登记发病率预测为5.2942/10万,相对误差为0.0461,修正后的相对误差为0.0121.结论:残差GM(1,1)模型拟合效果结果较为理想,是一种短期内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杨红  杜昌廷  王宏  汪洋  王曰雷  李希  唐琴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826-827,830
[目的]了解库区居民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核病的健康教育,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结果]三峡贫困地区结核病健康教育不普及,居民结核病知识匮乏,意识较差,居民缺乏获取结核病知识的有效途径。[结论]该区应加大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举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宣传活动,普及防痨知识;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结核病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27个耐多药结核病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多药患者例数众多,已经严重影响到结核病疫情的控制。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西部地区涂阳肺结核患病率105/10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也高于全国水平,全国耐多药率达6.8%。重庆市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其中三峡库区山区多、贫困人口多、交通不便,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虽然重庆市在2005年开展了结核病耐药监测,但只涉及异烟肼(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