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的肥胖测量指标对中国成年女性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成都市双流区城镇乳腺癌筛查项目基线调查及随访调查,共纳入441名成年女性。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两水平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讨不同肥胖测量指标与成年女性血清CRP的线性和非线性关联。结果 BMI、腰围和体脂率每增加1个单位,成年女性血清CRP升高即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加重的风险分别增加16.5%、5.0%和11.1%(P<0.05)。BMI和体脂率与血清CRP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以BMI=24.0 kg/m2为参考点,当BMI>24.0 kg/m2时,血清CRP水平随BMI的增加而增加;以体脂率=30%为参考点,当体脂率>30%时,血清CRP水平随体脂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BMI反映的整体肥胖与成年女性血清CRP关联最强,体脂率反映的体脂含量与血清CRP关联强度次之,腰围反映的中心性肥胖与血清CRP关联相对最弱。BMI>24.0 kg/m2和体脂率>30%的成年女性是产生肥胖相关炎性表现的高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肿瘤学、心理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干预措施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01-01/2002-07选择四川省肿瘤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采用专家指导下的系统抗癌指导和群体抗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健康干预,包括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家庭角色恢复等多方面,干预期为2年。对照组则处于自发康复状态,干预前后采用EORTC-QLQ-C30改进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价生活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调查时对调查员和患者施行“双盲”。该量表包括一般躯体健康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家庭功能,一般症状副反应、自我生活质量评价以及特殊副反应6个测量维度43个条目。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的差异。对照组在入组及2年后随访时分别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调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1)。对照组随访时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入组时(P<0.05或P<0.01)。②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特殊副反应、自我评价及总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③在控制不均衡因素后,干预组心理状态、特殊副反应及总分的差值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表明干预组在生活质量的这些维度有显著提高。结论:多学科联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鼻咽癌康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特殊副反应。对患者一般躯体功能、一般症状副反应的改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社会家庭功能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娱乐场所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综合评价国内娱乐场所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15篇有关娱乐场所艾滋病干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经干预后,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性病传播途径”和“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提高了17.40%、29.90%、19.80%。异质性分析显示,根据干预前基线率值进行亚组分层分析后,能更好地反映综合定量结果。结论在娱乐场所进行艾滋病预防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王蒙杰  杨非  陈超  李卉  赵莹  李佳圆 《现代预防医学》2014,(12):2137-2139,2157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从业者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收集成都市2010-2012年期间4 150例放射工作从业者剂量监测资料,并对其中681例从业者的年受照剂量与血常规检测指标作相关分析。个人剂量测定采用热释光剂量仪;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作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2检验。结果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3指标异常率高于女性(P0.05);工龄20年与≥20年相比,工龄≥20年组血小板异常率高于20年组。结论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从业者造血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成都市从业人员中男性辐射损伤风险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非职业暴露人群有机氯农药及其残留物的体内暴露水平、相关因素和性别差异.方法 于2004年3-7月,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了在成都市某综合性医院体检的107名男性和142名女性,均为社区健康人群.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的方法检测其血清中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水平.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有机氯农药与年龄和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 血清中高检出率的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有p,p'-DDE(≥94.4%)、p,p'-DDT(≥91.6%)、β-HCH(≥82.2%).女性的血清中上述3种物质水平高于男性(经Mann-Whitney检验,P<O.05).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物质的蓄积量增加(男性:标准偏回归系数≥0.214,P<0.05;女性:标准偏回归系数≥0.321,P<0.05),增长趋势在女性中更为突出.结论 有机氯农药及其残留物在本次调查的非职业暴露人群中有一定蓄积,应重点关注有机氯农药蓄积对女性远期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尿道下裂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方法:利用已收集的全国31个省市1988~1992年和1996~2000年的男性尿道下裂监测资料以及1987~1992年和1995~2000年的环境因素监测资料,同时采用收集的各省地理面积资料,建立多元Poisson回归模型和GM(1,N)模型,对1988~2000年尿道下裂的发生与1987~2000年环境监测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尿道下裂相关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为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x1(OR=1.352,P=0.006)和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x2(OR=1.378,P=0.001);对尿道下裂发生率建立的GM(1,N)模型为m(t 1)=(5.8215—0.00068X1-0.1226x2)e^-1.4602t 0.00068x1 0.1226x2。结论:废水排放和农药使用是我国尿道下裂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人体内DDE含量与人类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综合分析人体内二氯二苯二氯乙烯(DDE)含量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10篇DDE与人类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报告,分析DDE含量在病例及对照组间的差异以及DDE含量与乳腺癌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病例与对照两组对象体内DDE总标化差ds=0.1228,校正ds95%可信区间为(-1.0514~1.2970);DDE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趋势1.017,OR95%可信区间为(-1.0514~1.2970);开展研究的国家、DDE的生物材料来源以及对照组的选择均影响文献的同质性。结论:DDE与乳腺癌的关系尚需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验证;在大量使用该有机氯农药的地区,DDE可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子;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选择血浆作为DDE暴露测量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因素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 94名门诊及住院确诊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 ,筛选整群抽样的 5 87名无病患职工组成对照组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其社会经济和人口学特征 ,并以相关量表测量其社会心理因素 ,采用非条件 L 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 (OR=1.82 9,P<0 .0 5 )、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OR=2 .737,P<0 .0 5 )和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 (OR=4 .811,P<0 .0 5 )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而文化程度较高 (OR=0 .196 ,P<0 .0 5 )和家庭月收入较高 (OR=0 .5 4 1,P<0 .0 5 )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凝血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江苏省7家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至疾病复转或研究结束,收集术后PT、APTT、FIB、PLT、D-D等凝血指标检测结果,采用K-M单因素生存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凝血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96例患者纳入研究,一年复转率是一年复转率为8.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FIB值越高,复转的风险越大,(HR=2.83,P0.05)。结论术后高FIB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的不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