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炎症的临床评价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高灵敏C反应蛋白、细胞黏附因子、白细胞介素和斑块温度及斑块pH变化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过程。现对这些炎症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中的临床评价及其药物干预研究进展做一复习。  相似文献   
2.
在青藏铁路大规模人群高海拔地区施工中,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积极做好进入高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抓好急性高原病发病高峰阶段的医疗保障工作,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防止慢性高原损伤的发生.3年来无一人因急性高原病死亡,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原严酷自然环境给参建人员身体健康带来的慢性损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绿芝宝对青藏铁路工人高原危害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年龄20~48岁的筑路工人180人,随机分为高原对照组、绿芝宝组、洋参组,同时设立平原对照组。分别于平原、进驻高原第3~5天、饮用绿芝宝90天后对各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各组之间的比较。结果绿芝宝组于饮用绿芝宝90天后,与高原对照组进驻高原第3~5天及第90天相比,高原反应的症状明显减轻,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检出率、红细胞总数、氧化损伤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均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服用前后自身比较结果与前者一致。结论绿芝宝对青藏铁路工人具有保健作用,可降低血压,减轻血液粘滞性,减轻高原反应的症状,改变各种抗氧化酶的活力,抑制脂质过氧化,且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 的 探讨G蛋白β3亚基(GNB3)、α-内收蛋白(ADD1)及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多态位点与高原肺水肿的易感相关性。方 法 用PCR-RFLP和AS-PCR法检测14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和158例正常对照者的GNB3基因rs5443、ADD1基因rs4961和ADRB2基因rs1042713位点,进行基因关联研究。结 果 (1)高原肺水肿患者GNB3基因rs5443、ADD1基因rs4961和ADRB2基因rs1042713位点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间无差异;(2)对rs5443、rs4961和rs1042713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8种单倍型组合(最小基因频率>1%)在两组间的频率分布无差异。(3)联合基因型分析亦未发现有意义的基因型组合。结 论 GNB3基因rs5443、ADD1基因rs4961和ADRB2基因rs1042713位点可能不参与中国汉族高原肺水肿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心肌抗体(AMA)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EH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0、ET、ACEA、AMA,以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EH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0、ET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比N0更为明显,即NO/ET比值降低.检测EH患者和健康对照自身抗体AECA和AMA均为阴性.结论N0、ET水平升高,N0/ET比值降低是EH的病理生理之一,反映了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H患者检测ACEA、AMA既无敏感性也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致残影响因素朱桐春叶林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卫生保护部总医院北京100855100043急性脑血管病(ACVD)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高。现对ACVD发病后一周内333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探讨ACVD患者年龄、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8.
高原铁路修建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原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研究习服期、初上高原和在高原工作 90d不同时期高原反应、血压、血象和氧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初上高原有 83 .3 %的人出现程度不等的高原反应 ,以头痛最多。血压异常检出率随着海拔高度和停留时间而增高 ,与平原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90d组高血压检出率为 41.7% ,以舒张压升高明显 ,与其他 3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初上高原组WBC、RBC明显增加 ,Hb在 90d左右才明显增加 ,与平原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习服期组丙二醛 (MDA)明显增加 ,且随着海拔高度和停留时间而增加 ,90d组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明显增加 ,分别为 (2 2 2 .3 6± 3 6.52 )× 10 3U/L、(158.49± 14 .42 )U/L、(45.74±8.3 1)NU/ml ,与对照组 [分别为 (110 .17± 3 3 .81)× 10 3U/L、(10 8.3 6± 2 5.2 6)U/L、(3 2 .2 8± 7.45)NU/ml]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原作业环境可使作业工人血压异常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 ;可导致WBC、RBC、Hb增高 ;可使体内氧化活动增强 ;并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和睡眠障碍等一些高原反应  相似文献   
9.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幅度可预示高原肺水肿易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个体血氧饱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的个体差异及其与高原肺水肿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相关分析策略,以年龄18~50岁,出生并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初次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汉族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指式脉冲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测定每个人的血氧饱和度.结果 血氧饱和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当SaO2较在海平面降低>30%时,将大大增加高原肺水肿易感性,即其危险性达到62%以上(5/8=62.5%).结论 在高原上,SaO2降低30%可作为预测高原肺水肿高危人群风险的生物学指标,具有普遍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8例EH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O和ET含量,其中21例合并高脂血症(A组);27例不伴高脂血症(B组)。以24例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对照(C组)。结果:A组患者血浆NO含量均较B组及C组升高(P<0.05,P<0.01),A组血浆ET含量也较B组及C组升高(P<0.01)。结论:EH及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浆NO和ET含量升高是高血压及其高脂血症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之一,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