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BE-3000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E-3000系美国BE公司最新推出的三分类十八项参数血细胞分析仪。其主要特点为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现将在我院近2年的使用中遇到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总结如下。1日常维护(1)每日执行一次开/关机程序从而保证管道清洁,以防堵孔。(2)每月进行一次WBC计数杯清洗,方法是从主菜单选6-MAINTEANCE,再选2-BLEACHWBC,将7ml10%次氯酸钠液体放在末梢血吸入塑料管下方,再按“1”键,将次氯酸钠液体吸入浸泡10min即可。(3)每月进行一次旋转采血阀的清洗。一般来说只要做到上述3个项目…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3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疼痛向右下肢放射,可自行缓解.近1个月来自感右下肢疼痛加重,现因疼痛出现跌行.MRI示:L4 ~S2椎体水平占位性病变并骨质破坏(图1).临床诊断:腰骶椎管血管瘤.病理检查,巨检:肿瘤呈2.5 cm×1.8cm×0.8 cm浅褐色碎组织一堆,部分呈胶冻样.镜检:瘤细胞立方或柱状,呈单层或多层排列于纤维血管间质轴心的周围,呈乳头状结构,血管和瘤细胞之间及囊腔内有大量黏液聚积.瘤细胞胞质丰富,空泡或淡染,无异型性,核小圆形或椭圆形,无核分裂及核仁.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Vimentin、S-100、GFAP,而CKpan和EMA阴性(图2~3).病理诊断:(L4~S2)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相似文献   
3.
F-800血液细胞分析仪以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故障率低、性能隐定等优点深受欢迎,在各医院的普及率很高,此类仪器大多数由于使用年限长,随着电子元器件的老化而故障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s,TN)的病理特征,探讨湖北省黄冈地区TN疾病谱的变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医医院及黄冈市中心医院2011年-2013年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1239例TN患者术后病理资料。对三年间TN各种病理类型的构成比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39例TN患者中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657例(53.03%)、单纯桥本甲状腺炎286例(23.08%)、甲状腺癌199例(16.06%)、滤泡性腺瘤61例(4.92%)、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2.91%)。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患者的数量逐年略有增加,同时滤泡性腺瘤、桥本甲状腺炎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略有下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P<0.05),而甲状腺滤泡性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年间差异不大(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常合并其他良性病变,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分别为26和64例占所有乳头状癌病例的13.90%、34.22%,两者的发病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P=0.0369)。结论:黄冈地区部分类型的TN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高碘、辐射、自身免疫和未被发现的环境致癌因素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的临床病理特征、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LC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特点并将LCA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将5例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正常脾窦岸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 13例LCA患者包括7名男性和6名女性,年龄从39~70岁,平均54.2岁,中位年龄55岁,这些肿瘤患者中,6例伴有腹腔内恶性、良性肿瘤或者炎症,7例由体格检查被偶然发现。 肿瘤标本大体观发现脾内含有直径为0.5~6.2 cm孤立性或者多发性灰白色结节。肿瘤组织学特征为由相互吻合的血管腔隙构成,血管腔隙内排列丰富的、从圆形到立方状窦岸细胞,并延伸到血管腔,通常可以看到在肿瘤的一些区域中,覆盖于乳头状结构中的窦岸细胞延伸到血管腔内,在血管腔中还可以辨认出另外一种组织细胞样细胞,大小比窦岸细胞大,两种细胞均未显示细胞学非典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中的窦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如CD21、CD31、CD68、多克隆FⅧRAg 和ERG)呈阳性表达,而这些细胞对CD8、CD34和WT-1呈阴性表达,表明LCA中的窦岸细胞的免疫表型与对照组不同。结论:LCA是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在老年人,它的病因尚不清楚,然而,由于在一些病例中伴随的其他肿瘤或炎症,因此免疫失调可能和该肿瘤存在关联,LCA中的窦岸细胞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呈内皮细胞 组织细胞混合性表型,因此这些细胞可能具有介于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特征,强调组织学检查和免疫表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杯状细胞腺癌(goblet cell adenocarcinoma, GCA)临床特征、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消化系统GCA 22例, 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 复习相关文献, 同时将2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和24例腺癌作为阳性对照。结果男性16例, 女性6例;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56岁。22例肿瘤中发生部位位于阑尾17例, 阑尾外5例。后者包括胃3例、十二指肠1例和肛管1例。17例阑尾GCA均为纯GCA, 5例阑尾外GCA中1例胃GCA为纯GCA、2例胃GCA伴NEN或腺癌, 十二指肠GCA伴NEN和腺癌, 肛管GCA伴NEN。低级别GCA由数量不等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及神经内分泌细胞构成肠隐窝管状或簇状结构, 分布于消化系统管壁中。管状和簇状结构缺乏黏附性。杯状细胞呈柱状, 位于基底、胞质透明、细胞核小、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常见;细胞外黏液和变异型细胞核的印戒细胞在部分病例可见。常可见神经纤维束侵犯及脉管内瘤栓。高级别GCA则缺乏小管状和簇状结构, 结构较复杂。肿瘤细胞混合性地表达...  相似文献   
7.
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因细胞计数精确 ,重复性好 ,且省时省力而被临床检验医学科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 ,其测定结果 ,有时不能反应实际情况 ,为此笔者根据工作中的经验对常见影响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结果的因素探讨如下。1 影响因素1 1 抗凝剂选择不当 血细胞计数 (使用静脉血 )应使用EDTA K2 作为抗凝剂 ,因为它不仅不影响血细胞形态与大小 ,而且在室温低于 15℃时 ,放置 8h以内结果都能满足一般常规需要[1] 。血细胞计数不宜使用肝素、双草酸盐(草酸钾、草酸铵 )、枸橼酸钠等。因为这些抗凝剂 ,对血细胞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 associated protein 1, INSM1)和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SRY-related high-mobility group box 11, SOX11)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NET)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SP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56例PNET、42例SPN、16例导管腺癌(ductal adenocarcinoma, DACC)和8例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 ACC)中检测INSM1、SOX11、Syn、CgA、CD56、β-catenin和CD99,比较INSM1和SOX11的组合与传统标记物(Syn、CgA、CD56、β-catenin和CD99)在诊断和鉴别诊断PNET和SPN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PNET中,INSM1表达于肿瘤细胞及胰岛细胞核,其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07%(51/5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肪肉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复发病例的特点。方法:搜集102例确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分析,疑难病例行FISH分子检测最终确诊,并对复发病例进行随访。结果:CDK4,MDM2主要在高分化、去分化和非特指亚型脂肪肉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1%与85.7%),在黏液型和多形性亚型中表达极少;S-100在脂肪肉瘤中总体阳性率为52%,在黏液型和多形性亚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2.4%与44.4%。10例高分化脂肪肉瘤(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WDL)和2例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L)通过FISH检测到MDM2基因扩增,而8例黏液型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ML)通过FISH检测到DDIT3基因重排。肿瘤好发于腹腔、腹膜后及四肢等部位,该瘤容易复发,复发间隔时间为5~30个月,但较少出现转移,其中4例患者死亡。约32%(8例)的复发病例出现组织学转化现象,5例组织病理学恶性度较原发瘤提高。结论:CDK4,MDM2联合使用可以帮助确诊,S-100可以作为辅助参考。对于疑难病例,FISH分子检测可明确诊断,复发瘤的恶性程度与原发瘤相比并非全部提高,大部分高分化型增殖缓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不宜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用SOX方案化疗,治疗组46例,采用SOX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7%与3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CA199、CEA和CA24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SOX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较单用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明显提高,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明显降低,不良反应亦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