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基于多重串联式 PCR基因碟片(MT - PCR)技术,建立我国口岸重点关注的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is 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is infantum)、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is tropica)和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is giganteum)高通量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利什曼原虫基因组学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利什曼原虫,针对ITS - 1、ITS - 2、P0、RACK基因设计引物,同时设计品系特异性引物,使用巢式荧光定量 PCR 检测各个基因。结果 4个基因组的扩增产物都可以形成明显的特异熔解峰,4个基因组的扩增曲线差异明显。ITS - 1、P0、ITS - 2、RACK的检测限均可达到103 copies /μl,批内和批间重复变异系数都小于5%。针对4种利什曼原虫检测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性为99.42%,准确性为99.55%。结论 MT - PCR能够用于利什曼原虫高通量检测工作,有益于丰富传染病检测途径,提高口岸输入性传染病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4岁.2004年1月无诱因出现鼻塞,左侧明显,流涕并吸涕带血;3月出现左侧眼睑及面部肿胀,按"鼻炎"治疗未缓解;7月左侧眼睑及面部肿胀加重,并出现左眼球向外运动障碍,按"鼻息肉"给予微波治疗,病情仍未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森林脑炎、登革热和乙型脑炎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方法将病毒抗原包被微球,利用病毒抗体和阳性血清建立并优化森林脑炎、登革热和乙型脑炎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评价方法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建立的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病毒抗体和生物素标记二抗的孵育时间均为1 h,生物素标记羊抗兔Ig G和羊抗人Ig G最佳稀释度分别为1∶200和1∶100,能对3种病毒单一和混合感染准确检测。对295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结论本方法能对3种虫媒病毒同时进行快速检测,为虫媒病毒的筛查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生物气溶胶采集富集仪调查医院空气中的甲型流感病毒。方法 2015年3月,在北京市和山东省3家医院(A、B、C)设置24个采样点,用生物气溶胶采集富集仪BIO Capturer-5采集48份空气样本。其中,磁珠富集采集样本24份,磁珠采集富集后上清液14份,未加富集磁珠采集样本10份。用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检测空气样本中的甲型流感病毒。结果 48份空气样本中有5份(10.42%)检出甲型流感病毒,其中A、B、C 3家医院的检出率分别为4.55%(1/22)、16.67%(3/18)和12.5%(1/8)。磁珠富集液中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阳性率为16.67%(4/24),磁珠富集后上清液的检测阳性率为7.14%(1/14),不含富集磁珠的采集液中未检出甲型流感病毒。结论生物气溶胶采集富集仪能有效采集和富集空气中的流感病毒,提升空气中流感病毒监测的灵敏度,为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前纵隔巨大神经鞘膜瘤伴囊性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0岁。患者于2005年初无诱因出现咳嗽,无咳痰,无发热、盗汗,无胸痛,自服药物治疗未见好转。3月19日到当地医院行CT检查,见前纵隔巨大肿块,最大横截面积为11cm×14cm,心包积液。3月22日行开胸手术,因肿块巨大且与血管关系密切未能切除,放心包引流管,活检组织做病理。病理回报为前纵隔小细胞肿瘤,考虑为恶性。此后患者未进行其他治疗。7月1日到北京某医院进一步诊治。胸部彩超所见:左侧胸腔内一混合性占位,大小为13.4cm×12.0cm×13.5cm,边界尚清,占位推挤右房及肺动脉,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心包腔内可见少量积液。7月4日复查CT:…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研究绿茶(green tea,GT)对微囊藻毒素LR(MC-LR)诱导肝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及微核发生的影响以探讨毒性拮抗机制.材料与方法: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MC-LR染毒组、GT高低剂量拮抗组和环磷酰胺对照组.实验第1 d起GT高、低剂量拮抗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12 g/L和2 g/L两种浓度的GT自由饮用,连续18 d.自第6 d开始,染毒小鼠每日给予MC-LR 10 μg/kg腹腔注射1次,空白对照给予DMSO腹腔注射,连续13 d.环磷酰胺对照组以50 mg/kg剂量间隔24 h两次给药后6 h取材.小鼠处死后采用免疫组化和计数法对肝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以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s)微核发生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MC-LR染毒明显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增加.高剂量GT处理后明显抑制MC-LR染毒所致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发生(P<0.05);(2)单纯MC-LR染毒肝细胞Bcl-2表达未见明显变化,GT各剂量组小鼠肝脏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与MC-LR染毒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GT拮抗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CEs-MN)与MC-LR染毒对照和空白对照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能上调抑癌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MC-LR染毒及GT拮抗对微核发生均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水环境中耐药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和畜禽业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微生物在选择性压力作用下获得并维持耐药性,并有可能通过质粒和整合子将耐药基因在相同或不同种属中广泛传播转移,最终导致多重耐药.耐药菌在多种水环境中均有检出,水环境作为耐药基因传播的媒介,其庞大的耐药基因库,将为进入环境中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提供获得大量耐药基因的机会,一旦这些致病菌再次感染人体,引起爆发性流行,其治疗将非常困难.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水环境中耐药菌的研究现状,耐药基因传播方式及其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反酸、恶心20d”于2002年7月1日入住当地医院。行纤维内窥镜检查见:胃窦部不规则隆起,黏膜呈结节状红肿,质脆,伴浅表糜烂,表面附少许白苔,窦部明显狭窄,扩张欠佳。取组织作病理为:低分化腺癌。7月7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大体见胃组织9cm×3cm,一侧壁厚约2cm×1cm,质脆,灰白色,胃周大网膜见3枚淋巴结,直径0.2cm~0.6cm。镜下见癌细胞大小不等,深染,核分裂象多见,弥漫性,有的构成腺管状,浸润全层,3个淋巴结见2个有腺管状癌细胞浸润。术后诊断为胃窦部低分化腺癌,分期T3N1M0,Ⅲa期。2002年8月10日至11月…  相似文献   
9.
医院污水污染水环境中耐热性大肠菌群耐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并比较医院污水污染前后水体中耐热性大肠菌群的耐药情况,初步探讨医院污水排放对自然水环境中微生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于医院污水排放口上游100 m、下游0 m(排放口)、下游150 m、下游300 m采集水样,稀释并以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于m-FC培养基上培养分离耐热性大肠菌群,随机挑选50株采用API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同时挑选污水采样期间培养分离自该医院临床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共40株。运用K irby-Bauer法对上述菌株进行耐药谱检测。结果:水中分离岀的50株耐热性大肠菌群中,大肠埃希菌是优势菌,比例达82%。医院污水排放后造成耐热性大肠菌群对11种抗生素中的5种耐药率升高(P<0.05),多重耐药率也升高(P<0.01);临床标本与污水排放环境中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3,P<0.01)。结论:医院污水可以造成自然水体耐热性大肠菌群的耐药率增加,耐药谱增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老年人疼痛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隔日放疗组12例:100cGy/次,隔日一次,3次/周,连续6次,DT600cGy.连续放疗组11例:100cGy/次,1次/日,6次/周,连续6次,DT600cGy.结果 隔日放疗组止痛有效率83.3%,连续放疗组止痛有效率81.8%,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缓解持续时间中位11-12个月.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放射治疗可以作为疼痛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