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深圳市隐性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感染高危因素,为隐性手足口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1—2013年深圳市某区未患手足口病儿童肛拭子4 352份样本,采用RT-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所有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 352份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隐性手足口携带率为4.34%(189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159例,阳性率为3.65%;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30例,阳性率为0.69%。多因素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907、性别(OR=1.959)、职业(OR=4.366)、家庭或班级拥挤程度(OR=2.759)、家庭儿童个数(OR=1.710)等为手足口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隐性手足口病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或班级拥挤程度、家庭儿童个数等是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年发布的“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中,乙肝近十年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各类传染疾病前列,乙肝已经由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健康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结核分支杆菌对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自行设计针对rpsL和embB基因常见耐药突变的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成膜芯片,并对64例结核分支杆菌临床株的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34株SM耐药菌中,有25株被检出在rpsL基因分析部位发生突变,检出率为73.5%(25/34),其中23株(67.6%)为第43位密码子AAG→AGG突变,2株(5.9%)为第88位密码子AAG→AGG突变;在32株EMB耐药菌中,有19株在embB基因分析部位发生突变,检出率为59.4%(19/32),其中12株(37.5%)为ATG→GTG突变;6株(18.8%)为ATG→ATA突变;1株(3.1%)为ATG-*CTG突变。膜芯片检出的突变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结论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常规药敏方法的补充,用于指导开展早期、有效的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验证膜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93例临床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胸腔积液、腹水标本),根据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位点的DNA序列,设计用于检测rpoB、katG、inhA、rpsL和embB基因常见突变类型的膜芯片,对上述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将其与传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相符结果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PCR-DS)进行验证.结果 以常规培养法为金标准,膜芯片法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4%、98.8%和95.7%,其对结核分枝杆菌RFP、INH、SM和EMB耐药性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2.3%、83.3%、68.8%和83.3%;准确性分别为98.6%、97.3%、96.6%、和98.5%;特异性均达到100.0%.结论 膜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常规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的变化,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CA19-9,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CRP、AFP、CEA、CA19-9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各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CRP、AFP、CEA、CA19-9检测不仅能提高慢性乙肝的检出率,而且根据其血清水平能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法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在HPV感染女性患者标本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对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653例疑似HPV感染女患者的宫颈细胞样本进行检测,并与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种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不一致的样本经序列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结果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检测HPV阳性样本,阳性检出率为21.5%(140/653);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验证,与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一致的阳性样本占20.4%(133/653),总一致率为98.2%。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一o.945);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检出:HPV单一型别感染占59.4%(79/133),主要的高危HPV型别为HPV16、52、39、68、33和59型,6种高危型占总数的87.3%(69/79),其中HPV16和HPV52为主要感染,占44.9%。结论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在13种高危型HPV的检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多重PCR荧光检测法覆盖主要的13种高危型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可进行具体的单一型别分型。2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可为HPV分子流行病学和HPV疫苗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σ度量在深圳市龙华区三家综合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互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三家医院2019年广东省临检中心常规化学,特殊蛋白前两次的室间质评(EQA)样本,经混匀并分割成比对样本送至各评价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卫生部临检中心(NCCL)标准和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规范,通过加权法计算出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比较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对同一批样本的HBV-DNA检出阳性率;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在89例样本中,匹基内标法结果阳性者64例,阳性率71.91%;达安基因法结果阳性者62例,阳性率69.66%;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者77例,总符合率86.52%,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匹基内标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2.31%(60/65)、91.67%(22/24)、92.13%(82/89);达安基因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9.23%(58/65)、83.33%(20/24)、87.64%(78/89). 结论 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间具备良好的一致性,两者都适合用于临床检测与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国际上已成为临床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主要生物标志物.该课题主要研制抗人NGAL单抗及探讨其国产化诊断试剂的初步应用.方法 预测NGAL抗原表位并结合NGAL的晶体结构,设计合成抗原表位肽并与血蓝蛋白偶联,免疫小鼠制备抗NGAL单抗;人工合成NGAL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NGAL,诱导表达后分离纯化重组NGAL蛋白,研制NGAL标准品;建立双单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灵敏度和精密度,同时检测20份健康对照组和20份AKI患者血清和尿液样品.结果 针对NGAL两个表位(21-34aa;58-71aa)分别获得了4株和3株能够稳定分泌抗NGAL单抗的细胞株;ELISA法最低检出限为0.25 ng/ml,标准曲线在2.5~125.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批间变异CV值均小于10%;冻干NGAL标准品在4℃稳定达6个月;AKI组血清和尿液中NGAL含量分别为(589.5±75.5)和(89.4±12.4)ng/ml,而健康对照组血清和尿液中NGAL含量分别为(58.8±9.5)和(7.2±1.4)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获得了抗人NGAL单抗及其基因工程NGAL标准品并建立了ELISA定量检测试剂,为实现NGAL临床免疫检测诊断试剂的国产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