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梳理与明确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文献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结果:黑龙江省县域医疗体系在政策和相关卫生资源的配置上存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域医联体政策、配套措施不足等问题;医联体成员间、医生间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足、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以及政府对于医共体财政补助不足是目前被学者们普遍认同的关键问题。结论:重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以政策与相关配套措施推动县域医联体建设、补齐县级医院短板是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2.
背景 在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RD)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慢性病之一,长期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其及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使其陷入贫困的风险增大。在医保制度实现人口宽度全民覆盖的背景下,是否有效缓解了中老年CRD患者的疾病负担,减轻了因病致贫风险(IME)等问题已然成为掣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目的 通过多维度分析,系统把脉和精准锁定我国中老年CRD患者这一健康贫困高危群体发生致贫的脆弱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7月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以920户(2 106例)中老年CRD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WHO推荐的灾难性卫生支出(CHE)、IME方法测算其疾病经济负担,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CRD患者发生CHE的影响因素。结果 920户家庭总体CHE发生率为20.65%(190/920),IME发生率为7.83%(72/920),其中合并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家庭CHE发生率最高,为44.00%(11/25)。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户主,家庭是否有住院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病种类,户主参加保险类型CH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主为女性、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家庭有住院患者、合并3种及以上慢性病、其他和未参保户主是灾难性卫生支出高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RD患者自身健康能力的缺失,叠加住院、合并其他类慢性病等多种健康脆弱性,加剧CHE发生风险。现有医保制度,仅保障了老年CRD患者进入卫生领域的权利,缺乏对CRD患者中,其他和未参保家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家庭的制度倾斜和贫困人口的精准锁定,需进一步加强对高卫生服务利用群体的医保覆盖深度与高度,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与疾病应急救助等多路径健康保障体系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 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及并发症发病风险明显相关,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功能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为两组:睡眠质量差组(PSQI评分≥11分)40例;睡眠质量好组(PSQI评分≤10分)40例。比较两组脑功能指标水平(脑耗能、困倦+脑疲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脑功能指标水平与PSQ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睡眠质量差组脑耗能为(342.38±147.14),睡眠质量好组脑耗能为(211.03±11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P<0.001)。睡眠质量差组困倦+脑疲劳为(58.78±29.23),睡眠质量好组困倦+脑疲劳为(43.73±19.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P=0.027)。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耗能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409,P<0.001),困倦+脑疲劳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341,P=0.002)。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脑功能指标(脑耗能、困倦+脑疲劳)与睡眠质量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睡眠质量。脑功能评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客观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研究将现有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指标进行系统梳理与聚类,以期构建出集科学性、合理性和代表性为一体的多维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科学测度工具。方法 通过挖掘UCINET6网络分析集成软件及其包括的一维与二维数据分析NetDraw程序的相关功能,实现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集的萃取与聚类。结果 构建出三级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维度为能力考核、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业认知与从业前景、考核评估体系和组织;把脉并诊断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8个关键问题。结论 临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测评工具,基于多维视角,将关键问题作为优先干预的重点领域,为保障2020至2025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工作提供有效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构建覆盖医保利用全流程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受益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受益感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986,最终构建了以经济负担感、便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广西哺乳期妇女产后抑郁症状的现状,探讨社会资本对其产后抑郁症状的影响,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妇女产后抑郁症状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多阶段随机整群抽取广西内9个地级市的哺乳期妇女,使用自制人口学特征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社会资本问卷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共纳入413份样本,广西哺乳期妇女产后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8.50%,抑郁阴性组和阳性组哺乳期妇女的社会资本各维度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资本总水平、社会信任、社会互惠、社会参与是哺乳期妇女产后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1.30、1.24、1.31、1.49)。结论:广西哺乳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社会关注。社会资本总水平、社会信任、社会互惠、社会参与对其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医院和有关部门发挥其功能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哺乳期妇女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