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克隆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eDNA序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人CETP,制备兔抗人CETP的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人CETP基因克隆到pET-30b( )上,构建CETP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切胶纯化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CETP抗血清,以ELISA、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抗血清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ET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的包涵体中高效表达,最佳诱导表达时间为4 h.将切胶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ELISA法测定的抗血清效价为1∶5.12×105.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抗血清可以与CETP原核及真核表达蛋白特异结合.结论:成功地将CETP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制备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兔抗人CETP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CETP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合成受体肽段长期免疫大鼠对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合成的β1-受体功能表位肽段以及M2受体功能表位肽段肽连续18个月免疫大鼠,结果发现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发现,在两免疫组免疫24h后CD4+/CD8+即开始升高,到第7d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3个月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同期对照组,第9个月时降至对照组水平,18个月时明显降低;对照组的CD4+/CD8  相似文献   
3.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特定区域脑代谢产物及r TMS治疗前后难治性抑郁症局部脑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方法 :应用3T磁共振三维CSI序列扫描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并分别计算NAA、Glx、Cho、m I与Cr的比值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比较。对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共20次高频r 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后再次应用相同设备序列及参数扫描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结果 :r TMS治疗前难治性抑郁症组患者左侧前额叶皮质m I/Cr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r TMS,治疗组治疗有效患者m I/Cr比值增高。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前额叶胶质细胞代谢及血流异常,有效的r TMS治疗可改善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腾冲县居民伤害死亡发生特点、变化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开展伤害的预防和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腾冲县2007-2013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2010)、Excel 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3年,腾冲县伤害死亡2795例,伤害粗死亡率61.67/10万,标化死亡率64.83/10万,占总死亡的13.02%,居全死因顺位的第3位。7年监测数据显示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上升最明显。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砸死、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占伤害死亡的76.71%。男性年平均死亡率86.72/10万,标化率90.80/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35.02/10万,标化率37.08/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2.48倍,道路交通事故和自杀是导致腾冲县男性和女性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组伤害导致的主要死亡原因不同,0~岁主要是意外的机械性窒息,1~14岁以淹死为主,15~44岁组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45~64岁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65岁及以上年龄组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已成为腾冲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根据其变化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强迫思维混合强迫行为型强迫症患者抑制控制障碍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纳入混合型强迫症患者40例,纳入正常对照者40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Stroop测验评定患者组和对照组抑制控制功能,同时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水平。结果:①患者组Stroop测验中读字色(Stroop-CW)的正确数和错误数成绩明显差于正常组;连线测验B(TMT-B)完成时间、连线测验A(TMT-A)完成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WCST测验中患者组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两项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组社会功能缺陷总分明显高于正常组;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组Stroop-CW正确数、Stroop-CW错误数、TMT-B完成时间对其社会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混合型强迫症患者抑制控制功能越差,社会功能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HUVEC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抑制剂A组、抑制剂B组、干预A组、干预B组和低、中、高浓度虫草素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糖浓度(5.5 mmol·L^-1);模型组给予40 mmol·L^-1高糖孵育48 h;对照组给予10μmol·L^-1白藜芦醇+高糖;低、中、高浓度虫草素组分别给予1,10,20μmol·L^-1虫草素+高糖;抑制剂A组给予1μmol·L^-1 CLI-095+高糖;抑制剂B组给予100 nmol·L^-1西罗莫司+高糖;干预A组给予1μmol·L^-1 CLI-095+20μmol·L^-1虫草素+高糖;干预B组给予100 nmol·L^-1西罗莫司+20μmol·L^-1虫草素+高糖。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光密度值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用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虫草素组以及干预A组、干预B组的增殖能力(光密度值)分别为(1.38±0.11),(1.86±0.06),(1.44±0.03),(1.60±0.05),(1.70±0.08),(1.85±0.04)和(1.85±0.0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72±1.00)%,(0.56±0.37)%,(3.86±0.16)%,(2.64±0.23)%,(2.16±0.15)%,(1.57±0.28)%和(0.86±0.20)%,SIRT1 mRNA表达相对倍数分别为(0.24±0.05),(2.97±0.41),(0.62±0.07),(1.37±0.18),(2.14±0.35),(3.45±0.76)和(3.02±0.79)。模型组、对照组、高浓度虫草素组、抑制剂B组和干预B组的SIRT1蛋白表达分别为(0.82±0.11),(1.14±0.29),(0.98±0.13),(0.74±0.19)和(1.30±0.20)。对照组和高浓度虫草素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A组和干预B组的细胞增殖力及SIRT1 mRNA表达水平与高浓度虫草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B组细胞凋亡率与高浓度虫草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B组SIRT1蛋白表达与抑制剂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草素可能通过促进SIRT1表达,从而起到保护高糖损伤的内皮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H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及其相应供者64例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测序方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基因(MPO)、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MBL)、CD14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SNP,结合CMV pp65检测结果,比较CMV阳性组和CMV阴性组ACE、CD14、MPO、MBL基因SNP的差异.结果 ACE 16内含子基因多态性分布:DD型14例(10.9%),ID型72例(56.3%),Ⅱ型42例(38.8%);CD14-159位基因多态性分布:CC型18例(14.1%),CT型81例(63.3%),TT型29例(22.7%);MPO-463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G型100例(78.1%),A型2例(1.6%),GA型26例(20.3%);MBL启动子-550位基因多态性分布:H型28例(21.9%),HL型73例(57.0%),L型27例(21.1%);MBL启动子-221位基因多态性分布:Y型87例(68.0%),YX型38例(29.7%),X型3例(2.3%);MBL外显子1区基因多态性分布:A型94例(73.4%),AB型32例(25.0%),B型2例(1.6%).CMV阳性组和CMV阴性组供、受者ACE、CD14-159位点、MPO-463位点、MBL启动子-221以及外显子1区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MV阳性组供者MBL-550位点HL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供者MBL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淋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是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常导致不良后果,如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和慢性盆腔疼痛。此外,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均证明,淋球菌的感染可促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淋球菌分型有助于对淋病传播以及耐药菌株流行状况的了解,为性传播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传统的分型方法如营养分型和血清分型曾用于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但由于这两种分型方法存在其内在缺陷,如费时、费力、分型能力有限等,这些缺点限制了这些分型方法的进一步运用。近年来,基于基因水平的分型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有着比传统方法更强的分型能力。文章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初诊组73例、耐药组69例和复发组37例,对其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值和肺部转移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诊组的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平均所需化疗疗程及复发率明显优于耐药组和复发组(P0.05);耐药组和复发组中血β-hCG正常但肺部转移灶未消失患者的病情进展率明显高于初诊组(P0.05)。结论初诊肺转移患者经规范化疗后完全治愈率高,血β-hCG正常肺部转移灶未消失的情况下,复发和耐药患者病情稳定性相对较差,而初诊组肺部转移灶多可自行消失。既往出现耐药的复发患者再次治疗的效果较差,需进一步探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