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军涛  陈璧  汤朝武 《医学争鸣》2001,22(6):525-527
目的 探讨来自政治家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对三种组织均采用组织块法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采用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分别利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H-胸腺嘧啶掺入及^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DNA合成代谢及胶原合成等情况。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增殖、DNA合成代谢及胶原合成量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后两者之间有一定区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其生物学行为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韩军涛  陈璧  刘淑娟  汤朝武  苏映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185-1188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情况,探讨成纤维细胞的最佳培养模型。方法 将正常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NsFb)分离出来并进行原代及继代培养,之后建立不同的成纤维细胞培养系统,分别利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及^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DNA代谢及胶原合成等情况,研究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单层及纤维蛋白胶中培养时细胞的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均明显强于两种胶原凝胶中培养时的情况。结论 以纤维蛋白胶为支架的三维培养系统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条件下创面愈合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围绕治疗手段创新及专业领域拓展两个方面对烧伤医学的再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就新形势下烧伤专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旋髂浅动脉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适应证及供瓣区的修复方法.方法 根据创面大小设计旋髂浅动脉皮瓣,并分别游离移植修复17例面颈部、足踝部及小腿等处创伤及畸形,对供瓣区无法直接拉拢缝合者,设计同侧脐旁岛状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 17例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最大面积19 cm×14 cm,最小5 cm×3 cm,16例术后成活良好,1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2周移植皮片修复.10例供瓣区直接缝合,7例行脐旁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至2年随访,腹部外形良好.结论 旋髂浅动脉皮瓣游离移植,对于面颈部及手足等处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而同侧脐旁岛状皮瓣亦可使供瓣区得到良好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难以加压固定的特殊部位应用封闭负压技术进行植皮区固定,并观察术后效果,为提高特殊部位植皮成活率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选取105例颜面部、颈部、腋窝、下腹部,会阴等处瘢痕切除松解后需行植皮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封闭负压固定法或传统加压包扎固定法,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植皮成活率、术后平均换药次数、二次手术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术后封闭负压固定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加压固定组(98%vs.92%,P<0.05),术后平均换药次数减少(2.5±0.8 vs.4.3±0.7,P<0.01),二次手术率降低(1.8%vs.6.2%,P<0.01),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5±1.3 vs.6.7±1.1,P<0.05)。经3个月以上随访,封闭负压固定组皮片外观及功能均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对难以均匀加压及固定的特殊植皮区域,选择封闭负压技术,方法简便易行,能起到良好的加压、固定和引流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植皮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三七接骨丸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的传统经验方,具有祛瘀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主治各种创伤骨折。2007-01-2008-01,我院运用该药治疗colle’s骨折病人4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0例闭合colle’s骨折系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48~64岁;左肢13例,右肢27例;骨折类型:横断型18例,粉碎型22例。对照组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龄50~65岁;左肢15例,右肢25例;骨折类型:横断型15例,粉碎型25例。就诊时间均在伤后24 h内,且无严重并发症。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在经手法复位和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后,自就诊之日起开始服用三七接骨丸(主要药物:三七、乳香、没药、当归、牡丹皮、茯苓、自然铜。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批号:20070906),每次6 g,每日3次。连续服用56 d。对照组在经手法复位和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后未给予其他治疗。3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第21天、第28天、第35天、第42天、第49天、第56天分别在同一条件下拍摄患肢腕关...  相似文献   
7.
朱雄翔  胡大海  韩军涛  郑朝  陶克  王洪涛  陈璧 《医学争鸣》2007,28(13):1205-1207
目的:探讨非面颈部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更加符合人体皮肤功能与美学要求的皮肤移植技术.方法:受皮区创面采用浅切痂、削痂法,尽可能多保留创面正常皮下组织,严密止血.以低浓度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肿胀供皮区,鼓式取皮机、电动切皮机或滚轴取皮刀切取厚0.2~0.6 mm大张中厚断层皮;游离皮片长轴垂直于受区纵轴不开洞移植.皮片与创缘、皮片与皮片3-0丝线严密缝合,妥善包扎、制动.结果:接受改进的皮肤移植术的患者共592例,受区面积为1%~30%[平均(11.2±2.7)%]TBSA.全部病例移植皮片成活率>95%,移植皮片100%成活者91.9%(544/592),随访1 a以上评价,受区皮肤组织丰满,质地柔软、光滑,无明显增生性瘢痕,肢体关节活动自如,轻度色素沉着,供皮区表面较正常皮肤略粗糙,色素沉着不明显.结论:加强创面处理,改进和熟练掌握取皮技术,选择合适供区,中、小面积深度烧伤采用大张中厚和薄中厚断层皮不开洞移植,供皮区和修复部位均获得较理想的功能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人源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并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BamHⅠ与EcoRⅠ从pUC19-p16质粒上切下MTS1cDNA片段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成MT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16;利用脂质体(Fu-GENETM6)介导的基因导入法将pcDNA3-p16导入人源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采用ABC法对转染后的不同代数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观察p16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MT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16,并进行酶切鉴定;转染后经G418筛选2wk出现阳性克隆8910-p16,并检测到其中有p16蛋白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MT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16,并可在人源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得到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9.
特重度烧伤后伴多处严重畸形的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explore new measures for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severe deformities as a result of extensive deep burn( total burn surface area ≥90% TBSA, including deep burn ≥ 70% TBSA)in late stage. Twelve severe bum patients with above-mentioned deformities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ward during 1960 ~ 2005,the sears resulted from bums were distributed from head to foot with 173 deformities, including 27 scar ulcers. All patients lacked of self-care ability, among them some could not stand. Due to inadequate skin source, deformities were corrected by skin from matured scars expanded with subcutaneous balloon at late postburn stage. Following our former clinical experience, anatomic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 search, we chose the following methods to correct deformities and restore functions: application of split-thickness scar skin after expansion(88 wounds) ; use of sear skin flap/scar-Achilles tendon flaps (59 wounds) ; combination of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s from scar and allogeneic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composite skin,40 wounds).All grafts survived, the appear ance and function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without complica tions. Follow-up 1~ 40 years, all patients could take care them selves with satisfactory function and appearance, and among them 8 patients returned to work ( one had worked for 40 years),2 pa tients married and had children. The above-mentioned measures are safe, reliable and effective for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deformitie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丑疗法在小面积Ⅱ度烧伤患儿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丑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每名患儿由一名固定家属陪同入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法换药;小丑组采用小丑疗法换药。比较两组换药时患儿疼痛程度[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Facepainscale,FPS)]、换药过程中患儿的依从性及第三次换药结束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三次换药时,小丑组的FP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换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3次换药结束后,小丑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丑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换药的依从性,减轻烧伤患儿换药疼痛程度,缩短患儿哭闹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