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制备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原料的生物安全性以及PTX-PBCA-NPs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四噻唑蓝法(MTT法)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方法考察空白PBCA-NPs及其聚合的原料、PTX-PBCA-NPs对L-02人正常肝细胞、卵巢癌敏感株(A2780)和卵巢癌耐紫杉醇肿瘤细胞株(A2780/T)的细胞毒性。结果:制备的空白PBCA-NPs只有在大于608 ng·mL-1时,对于L-02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P<0.05);在质量浓度304~608 ng·mL-1,空白PBCA-NPs对A2780和A2780/T细胞有明显毒性(P<0.05)。与同一浓度PTX溶液比较,PTX-PBCA-NPs对A2780和A2780/T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P<0.05)。结论:空白PBCA-NPs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PTX-PBCA-NPs在对卵巢癌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在3种I类切口清洁手术(甲状腺次全切术、乳腺肿物切除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应用的合理性,旨在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我院3种I类切口清洁手术(甲状腺次全切术、乳腺肿物切除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分为实验组(术后使用PPI)351例和对照组(术后不使用抑酸药)366例,经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的差别。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术后应急性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甲状腺次全切术、乳腺肿物切除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术后使用PPI预防应激性溃疡和吸人性肺炎是没有必要的,是PPI过度使用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浓度labrasol对肠黏膜P—gP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评价罗丹明123(R123)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经时经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透过系数(Papp),并测定不同浓度labrasol对R123和荧光素钠(CF)经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R123和CF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R123经肠道黏膜的透过性存在部位差,即以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次序透过性依次减少。另一方面,R123经肠道分泌方向的透过性显著地高于其吸收方向的透过性。低浓度的labrasol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减少经分泌方向的透过性。但试验浓度的labrasol对CF的肠道转运没有影响。结论低浓度的labrasol可通过对P—gP功能的抑制而用于改善受P—gP介导药物的吸收,有望提高此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用于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药物选择的实用性,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化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培养肺癌A549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24、48、72、96 h,用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对A549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MTT法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剂量,提高化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防范抗菌药物滥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出院病例400例,分为非干预组(2011年)和干预组(2012年)各200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联合用药率和抗菌药物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99.5%下降到84%,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 〈 0.05);联合使用率从12%降至8%,抗菌药物费用从(419.64±63.68)元降至(347.41±43.20)元;用药品种均以一二代头孢为主.结论 我院对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所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有效可行,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药费,但使用率还是过高,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相似文献   
6.
冯智敏  陈如大  余靖华 《今日药学》2013,(6):348-350,360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结合药品库位编码应用于住院药房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应用目视管理的颜色、标识等工具,对药理作用不同的药品进行不同颜色的分区,并设定每个药品的库位编码。采用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方法,对2011-04~2012-03的调配差错率、调配速度、熟悉药房时间、候药时间及盘存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行目视管理结合药品库位编码后,调配差错率降低至0.15%,高峰期平均每人每小时调配处方次数增加至148.5张,调配针剂时间缩短至15.33 min。结论目视管理结合药品库位编码的应用,既能提高工作速度,又能提高工作质量,是一套安全快速的配药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院2012~2013年常见致病菌的类型及耐药性,并对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2012~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率;采用抗菌药物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DDDs/100BD)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3年分离出来的菌株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氨曲南(r=0.462)、哌拉西林(r=0.840)头孢吡肟(r=0.834)DDDs呈正相关关系;氨曲南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正相关关系(r=0.788)。结论本院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某些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余靖华  何家威  陈如大 《齐鲁药事》2012,31(8):466-467,472
目的门诊药房实行专科窗口发药的新发药模式,改进调剂程序,提高调剂水平,以缩短患者的候药时间。方法运用HIS信息系统收集电子处方并分析处方量的高峰期,通过HIS信息系统的功能对不同类别的电子处方分配到不同的窗口。同时,了解每个科室所需的药物品种和使用频率,结合HIS信息系统分析得到的结果合理安排专科窗口和药品的摆放位置,合理分配调剂人员。结果实行专科窗口发药模式后,门诊药房的调剂速度有明显的提升,患者的候药时间减少。结论实行专科窗口发药模式能给药师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提高医院药学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不同制备工艺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优选PTX-PBCA-NPs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分别采用界面缩聚法和乳化聚合法制备PTX-PBCA-NPs,进行对比研究.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结果 界面缩聚法、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范围均在94.39%~9.23%(n=3)之间,界面缩聚法制备的PI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1.07±0.03)%(n=3),而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0.86:±0.01)%(n=3).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PTX-PBCA-NPs载药量为0.80%,包封率为95.71%,粒径为235.6nm.结论 两种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符合药典要求.经比较研究,界面缩聚法可能是提高PTX-PBCA-NPs载药量较好的一种制备方法(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浓度labrasol对肠黏膜P-gp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