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运用青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经验,提高对SLE的认识。[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范教授诊治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整理医案、查询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范教授在SLE的不同阶段运用青蒿及并配伍相关药物的临床经验,并以验案佐证。[结果] 范教授通过辨证论治,以青蒿之清热解毒,治疗SLE轻型阴虚兼有热毒证;以青蒿之透邪滋阴,治疗SLE轻型余邪内伏证;以青蒿之清胆理气,治疗SLE重型肝郁血瘀证。所举病案中分别以解毒祛瘀滋阴方及蒿芩清胆汤治疗轻型及重型SLE,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SLE疾病活动(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降低。[结论] 范教授针对SLE的不同阶段,运用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并配伍相关药物,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妇科疾病,影响着全球5%~10%的育龄妇女,一直是临床医学治疗的一大挑战。琥珀散出自《普济本事方》,具有行气活血、逐瘀止痛的功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EMs,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等数据库,对琥珀散治疗EMs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及归纳分析,总结琥珀散治疗EM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旨在为琥珀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推广提供思路及参考。在基础实验方面,琥珀散可通过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抗细胞黏附;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浓度抗异位内膜侵袭;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表达,逆转辅助性T细胞(Th)1/Th2漂移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及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等多方面对EMs发挥治疗作用。在临床中,琥珀散具有缩小异位病灶、缓解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癌抗原125(CA125)含量、改善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因子、减少术后复发率等作用。琥珀散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发挥对EMs的治疗作用,值得后续更深一步的挖掘探索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子宫腺肌病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浸润并生长,随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子宫腺肌瘤)。临床上,以月经量过多、痛经和不孕为主要表现。目前很难评估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为8.8%-31.0%[1],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下颌骨复杂骨折12例9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GE—Lightspeed型四排螺旋CT行螺旋方式扫描,层厚1mm或2mm,应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分析其图像并与X线平片对照。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若怀疑颏状突骨折时,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对图像进行切割删除处理,以便单独显示颏状突的三维图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下颌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可清楚显示骨折位置与移位情况,尤其髁状突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下颌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确定复杂下颌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易理解髁突骨折的病理解剖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盆腔手术术后发现盆腔囊肿的几率越来越大,大都以炎性为主,而西医对于这种盆腔囊肿的患者病理性难以确定,大都以再次开腹手术,腹腔镜或超声介导下囊肿穿刺来治疗,往往给患者在精神上或身体上带来第二次伤害。中医药治疗上以保守性治疗良性盆腔囊肿是有效的以及安全的,以回顾性分析探讨了中药在术后复发盆腔囊肿的安全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介导的在细胞应激过程中捕获并降解功能障碍的细胞器及无用蛋白的分解过程,在宫颈癌中发挥双重作用。在宫颈癌早期阶段,自噬通过抑制致癌p62蛋白聚集体的积累,抑制其发生发展;宫颈癌进展到晚期,抑制癌细胞自噬可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其增殖。近年来,中药单体调控自噬治疗宫颈癌的研究方兴未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宫颈癌细胞自噬,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故笔者就中药单体通过自噬抑制宫颈癌的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宫颈癌预防性及治疗性药物的发现发展寻求新突破。通过回顾文献发现在宫颈癌早期阶段,中药单体激活癌细胞自噬促进其凋亡,主要机制为增加溶酶体膜通透性(LMP)、增加化疗药敏感性、激活完整自噬流;宫颈癌进展到晚期,抑制癌细胞自噬减少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机制为抑制自噬小体及自溶酶体的形成。中药单体调节自噬治疗宫颈癌在体外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临床实验研究较少,缺乏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因此开展更多的中药单体调节自噬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实验研究以寻求治疗肿瘤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多层螺旋CT诊断和测量2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郭滢  金合  周举贵 《中国骨伤》2014,27(5):399-400
患者,男,72岁。1个月前发现右腹股沟有一肿物,无疼痛及其他不适,X线片检查:髋关节及周围见大量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类圆形高密度影(图1a)。B超示:右髋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囊性包块伴多发钙化。考虑“右髋滑膜软骨瘤病”收入院,入院后查体:右髋皮肤完整,局部无红肿,皮温不高。右腹股沟区可触及由外上向内下5cm×8cm呈倒置梨形的可复性肿物,肿物进入阴囊,平卧位时压住内环口处,嘱患者站立,肿物不再出现,松开手后复现,外环口松动,嘱患者咳嗽时有冲击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原癌蛋白Fos(oncogene Fos,c-Fos)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分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发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并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究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妇科收集的28例PCOS并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作为试验组,以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部分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q PCR对两组患者内膜c-Fos和MAPK 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细胞学实验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Hela分别作为对照组和抑制剂组(MAPK抑制剂),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存活、早期凋亡、晚期凋亡以及细胞周期G0/G1期、S期,G2/M期比例,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os、MAPK以及细胞周期相关分子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G1/s-specific cyc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小儿脑瘫SPR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脑瘫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随机分为1、2、3、4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及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维持在4 μg/mL,行电刺激时1、2、3、4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分别为2、3、4、5 ng/mL,观察并记录电刺激前后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BIS值并观察电刺激神经引起足背收缩的阈值,观察并记录患儿术中知晓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电刺激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2组平均动脉压电刺激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4组患儿电刺激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BIS值变化不明显(P>0.05).患儿术中电刺激时均可顺利引出足背收缩,均无术中知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电刺激时浓度为4~5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并能满足手术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