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1日—2015年8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丹东市第一医院、辽阳县医院和大洼县医院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1 5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析其白细胞计数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本次调查的1 5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 RS)得分为(1.47±1.79)分;其中,无残疾组患者1 219例(76.6%),残疾组患者284例(17.9%),死亡患者88例(5.5%);共372例患者(23.4%)为短期预后不良。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和胱抑素C水平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6.50×10~9/L^8.09×10~9/L和≥8.10×10~9/L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分别为白细胞计数<5.30×10~9/L患者的2.382倍(OR=2.382,95%CI=1.445~3.925)和2.531倍(OR=2.531,95%CI=1.574~4.069)。结论白细胞计数水平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省乡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辽宁省6个示范县的2682名乡村医生进行工作满意度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乡村医生总体工作满意率为64.62%,在收入状况(24.98%)、工作量(39.34%)、个人发展(47.05%)和社会地位(50.34%)几个方面的满意度较差。农合定点(OR=2.19)、私人主办(OR=1.29)、年轻、学历高(OR=1.58)及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OR=2.52)的乡村医生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应重视影响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居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宁省乡村医生高血压治疗评估的能力,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9—11月对6个示范市(县)626个村的乡村医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每位医生对本村接受高血压管理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计算每项问题的评估正确率及总及格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应答率为79.87%,共有乡村医生500人。在血压是否达标、血压未达标者血压分级、目前用药是否正确、是否联合用药或者服用复方降压药、用药剂量是否正确、用药频次是否正确、是否规律服药方面乡村医生的评估正确率分别为:84.80%(424/500)、83.00%(415/500)、40.40%(202/500)、54.80%(274/500)、48.80%(244/500)、38.40%(192/500)、53.60%(268/500),总及格率为65.80%(329/500)。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行医方式为中西医结合、对"适宜技术推广"不知晓的乡村医生总及格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有四个因素纳入方程:中专或高中学历、中西医结合行医方式、女性和不知晓"适宜技术推广"。结论乡村医生高血压治疗评估能力较差,应针对重点问题、重点人群加强对乡村医生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背景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复发、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现状,开展综合防控,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目的 了解辽宁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2018年,通过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6个县区28个行政村/社区≥40岁的9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别为29.5%(289/980)、63.3%(183/289)、56.4%(163/289)和47.2%(77/1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居住地为城市〔OR=1.818,95%CI(1.317,2.508),P<0.001〕、有糖尿病家族史〔OR=2.790,95%CI(1.922,4.050),P<0.001〕、高血压〔OR=1.813,95%CI(1.160,2.834),P=0.009〕、高三酰甘油〔OR=2.312,95%CI(1...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日均气温与呼吸疾病死亡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定量评价辽宁省沈阳市日平均气温短期变化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均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运用半参数一般递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气压和季节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沈阳市1992~2000年日间平均气温与居民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日平均气温呈反"J"型关系,最适日均气温为22.3℃,日均死亡率曲线在低温区间(<22.3℃)的水平与长度均明显高于高温区间(>22.3 ℃),≥65岁年龄组是气温升降变化的易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死亡率随气温的降低呈单调递增趋势,肺炎死亡率对高温区的气温增加更敏感.结论 沈阳市居民日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日平均气温呈反"J"型关系.≥65岁老年人应提高防护意识以减少因气温变化导致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辽宁省部分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结构情况,探寻血压低控制率与降压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 2008-09-11在辽宁省3县对高血压用药患者11 665例进行降压药物情况的问卷调查,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进行血压测量及分级.结果 用药高血压患者11 665例控制率为3.83%,以单一使用...  相似文献   
7.
那军  邢立莹  杨晓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105-3108,3126
目的分析职业风险、工作压力和组织公平感对医生工作倦怠的影响,为预防医生工作倦怠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组织公平感量表和自编职业风险和压力问卷,对辽宁省城乡6市(县)78所公立医疗机构的1734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三个维度评分分别为2.24±1.38、1.27±1.30、3.90±1.43,职业风险、工作压力和组织公平共可以解释医生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三个维度的31.09%、20.22%和5.65%的方差变异,其中社会和舆论导向的偏见、工作量/劳动强度、家庭与工作需要冲突对医生工作倦怠影响较大。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和领导公平对医生工作倦怠影响显著。结论职业风险、工作压力和组织公平是影响医生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需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调整医生工作负荷,改善从业环境,提高组织公平性,来降低医生工作倦怠,促进医疗服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和控制现状,探讨该人群血压水平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5县≥35岁农村居民共5 122人进行高血压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服药控制率分别为34.6%,36.68%,21.78%,3.05%和13.99%;高血压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明显上升(P0.01);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和治疗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控制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辽宁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普遍高发,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和患者中2、3级血压比例高,控制水平低下,亟需提高综合干预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辽宁省居民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及酒精使用障碍的共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辽宁省居民精神疾病调查以DSM-III-R为诊断标准,共诊断1 214例精神障碍患者,以单纯情感障碍、单纯焦虑障碍和单纯酒精使用障碍患者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情感与焦虑共病、焦虑与情感共病、酒精与情感或焦虑共病的各主要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结果情感与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共病,离异者情感共病焦虑、焦虑共病情感、酒精共病情感或焦虑的危险度增加3~5倍,女性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情感或焦虑障碍的危险性明显高于男性(OR=5.28,95%CI=1.84~15.15),农村居民焦虑共病情感障碍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城市居民(OR=0.57,95%CI=0.36~0.92)。结论辽宁省居民精神障碍患者中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普遍存在,精神疾病共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辽宁省建平县丙型肝炎发病率、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死亡率水平异常增高情况,初步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调用辽宁省建平县居民生命统计资料和传染病发病报告数据库资料,分析建平县23个乡镇的乙型肝炎发病率、丙型肝炎发病率、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死亡率分布特征.利用乙型肝炎发病率、丙型肝炎发病率、肝硬化死亡率和肝细胞癌死亡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相互关系.结果 2003年至2006年建平县男女肝细胞癌世界人口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77.6/10万和22.0/10万,为辽宁省农村同期平均水平的2.0倍和1.7倍.丙型肝炎发病率为58.0/10万,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的9.5倍.丙型肝炎发病率与肝硬化死亡率(r=0.495,P=0.008)、肝硬化死亡率与肝细胞癌死亡率(r=0.646,P<0.01)呈正相关.结论 辽宁省建平县丙型肝炎发病率、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死亡率水平均显著高于辽宁省同期平均水平,亟待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