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考察麻黄与甘草酸碱对药在麻杏甘石汤中配伍前后麻黄碱与甘草酸提取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甘草单味药提取液、麻黄甘草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麻黄碱和甘草酸提取量进行测定。结果:各样品液中麻黄碱变化不明显,全方中甘草酸含量较单味药降低。结论:酸碱对药麻黄、甘草在配伍后麻黄碱与甘草酸基本不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相似文献   
2.
酸碱对药所含酸碱性成分共煎形成复合物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乌头碱与甘草酸、乌头碱与大黄酸、小檗碱与大黄酸、麻黄碱与甘草酸在煎煮条件下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方法:采用X-射线光谱仪测定反应物及反应产物的结合能,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各反应产物的基态电荷分布情况.结果:4对化合物中乌头碱与甘草酸、乌头碱与大黄酸、小檗碱与大黄酸的结合能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酸性成分的分子结构中特征性原子有较高正电荷,碱性成分的分子结构中特征性原子有较高负电荷.结论:4对化合物中乌头碱与甘草酸、乌头碱与大黄酸、小檗碱与大黄酸结合形成复合物.麻黄碱与甘草酸未形成复合物.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湿痛宁药酒中胡椒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风湿痛宁药酒中胡椒碱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谱条件为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343nm,柱温30℃,流速0.8ml/min。结果:Ar/As=0.5652Mr/Ms-0.0318,r=0.9999,n=3,线性范围0.032μg~0.216μg;精密度RSD=1.92%,n=5;稳定性RSD=1.83%,4h内稳定;重复性RSD=1.50%,n=5;回收率=9880%,RSD=3.57%,n=5;回收率=98.80%,RSD=3.57%,n=5。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建立疏肝苦荞茶的最佳水提及制备工艺,同时建立HPLC法测定其芦丁含量,使得苦荞茶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依据。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干膏得率作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疏肝苦荞茶提取工艺的影响,评价疏肝苦荞茶水提最优工艺。采用最佳水提工艺提取药液并吸附于苦荞上,考察疏肝苦荞茶最佳成型工艺。采用HPLC测定疏肝苦荞茶中芦丁含量。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3次;制备工艺最佳吸附比为1∶1.5;疏肝苦荞茶所含芦丁含量为3.14 mg/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RSD小于2%,疏肝苦荞茶供试品在10 h内稳定,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良好。结论:实验得出的提取、制备工艺稳定,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疏肝苦荞茶的制备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方剂化学是在继承传统方剂学理论合理内涵的前提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方剂复杂体系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阐释中医方剂学理论、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快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方剂制剂学等方剂学分支学科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方剂化学研究的意义;从研究的指导思想、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研究相结合原则、血清靶成分研究、化学物种形态和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及“酸碱对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化学研究等方面探讨了方剂化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丁香叶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Lindl·的干燥叶,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丁香叶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其活性物质主要有酪醇、3,4-二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3,4-二羟基苯乙醇、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丁香苦苷等[1,2]。丁香叶制剂炎立消(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颁药品标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4-二羟基苯乙醇和原儿茶酸等成分的总含量控制其质量;对活性单体成分测定仅有RP-HPLC测定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A含量的报道[3]  相似文献   
8.
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薄层扫描、原子吸收等分析技术和药理学研究手段,对不同配伍四逆汤的3种有机成分、13种无机元素及抗失血性休克等多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随甘草剂量增加,四逆汤中三种毒性乌头生物碱含量减少,其回归方程为Y=18.7465-0.1094x,r=-0.9945。干姜亦有与甘草相似的作用,但效力次之。不同配伍四逆汤无机元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煎出率随方中药味、药量的增大而降低。姜、草剂量最小的四逆汤组方抗兔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生、炒决明子蒽醌含量比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正> 中药决明子具清热明目、通便之功能,炒后用于风热目赤、羞明多泪、热结便秘等症。为探索其炮制原理,我们对生决明子与炒决明子的游离蒽醌和总蒽醌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
大黄附子汤中附子生用与制用的药效及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中附子生用与制用的药效及毒性。方法:以冰水灌服制备小鼠寒积型便秘模型,以粪便中出现炭末的时间和数量为指标,考察了附子生用和制用的大黄附子汤的药效作用;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大黄附子汤中附子生用对小鼠的LD50以及最大耐受量。结果:不同剂量的大黄附子汤均能缩短寒积便秘型小鼠的粪便炭末出现时间和增加排便数量,且随剂量增加药效作用增强,附子生用比制用作用更强。大黄附子汤的LD50为138.90g/kg,最大给药量为85g/kg,小鼠最大耐受量倍数为人用量的202倍。结论:在大黄附子汤中使用生附子药效作用强于制附子,而且使用生附子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