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血脂康与脂必孕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超烈  贺淑梅 《广东医学》2000,21(5):430-431
目的 比较两种国产中药血脂康和脂必孕的调脂作用。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实际完成57例)随机分成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8周则血脂。结果 (1)两种药物在4周时TC分别下降19%(P〈0.001)和11%(P〈0.05),TG分别下降21%,23%(P均〈0.01);LDL-C分别下降27%(P〈0.05),14%((P〉0.05);脂必孕在8周时LDL-C下降22%(P〈0.05),HDL-C  相似文献   
2.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引起Ⅱ型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50例确诊为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对照组(常规通气),每组2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呼吸机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1次成功脱机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采取PHC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是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患者血清PCT(降钙素原)与CRP(C反应蛋白)以及WBC(白细胞)指标对院内感染进行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6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监测其WBC与CRP以及PCT的水平和其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当PCT在0.5μg/L及以上时,其对院内感染进行预测的敏感度是91.84%,而特异度是67.74%。当PCT在2.0μg/L及以上时,其对院内感染进行预测的敏感度是65.31%,而特异度是96.77%。其中WBC所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为最低。结论:对ICU患者进行PCT的测定,能够在早期发现其院内感染的情况,而对PCT在0.5μg/L及以上的ICU患者予以PCT的动态监测,能够发现存在院内感染的高危患者。但对PCT在2.0μg/L及以上的ICU患者,则建议及时的予以抗生素治疗,从而提高ICU患者其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例重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补肺纳肾法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东莞市中医院呼吸科就诊的60例已确诊为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纳肾法治疗(以平喘固本汤加减为主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pred、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纳肾法能够改善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缓患者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并降低了因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瘀"对ARDS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是引起ARDS发生的关键原因,也是ARDS发展过程中的伴随病理产物,同时是疾病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瘀"不仅会导致肺脏本身的功能紊乱,还通过影响其他脏腑(胃肠道)功能进一步导致肺脏功能的恶化,在临床治疗上,我们要立足整体观,在ARDS的不同阶段酌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急性左心衰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加用面罩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无创通气(NIV)前后患者呼吸指标、肺气体交换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能耐受NIV治疗,无一例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5)。与NIV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动脉血中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明显改善,HR与MAP明显减慢(P〈0.05)。结论 经面罩NIV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7.
肖超烈 《广东医学》2000,21(12):1059-1060
目的 了解溴化异丙阿托品和茶碱缓释片联合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感染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COPD急性感染期患者,随机分成溴化异丙阿托品组(A组),茶碱缓释片组(B组),溴化异丙阿托品加茶碱组(C组),在常规的抗炎、对症的基础上,分别予溴化异丙阿托品1mg,分2次雾化吸入,茶碱200mg,分2次口服,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疗程10d。结果 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各指标前后对比除A组PEF,B组FEV1/FVC外,余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两两比较(q检验),C组FEV1与前两组有显著差异(α=0.05)。结论 溴化异丙阿托品加茶碱缓释片对急性感染期COPD的肺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对9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采用活血化瘀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不同时期D-二聚体、凝血功能水平、全血黏度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第7天D-二聚体及氧分压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7天血液黏稠度和血氧饱和度均有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监测指标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AECOPD患者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9.
血脂康与脂必妥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中药血脂康和脂必妥的调脂作用.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实际完成57例)随机分成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8周分别测血脂.结果①两种药物在4周时TC分别下降19%(P<0.001)和11%(P<0.05),TG分别下降21%,23%(P均<0.01);LDL-C分别下降27%(P<0.05),14%(P>0.05);脂必妥在8周时LDL-C下降22%(P<0.05) ;HDL-C 4,8周分别上升15%(P<0.01),7%(P>0.05).②ApoB100分别降低12%和10%(P<0.01),而ApoAⅠ升高不明显,分别为9%和7%(P>0.05). ③除LDL-C外,其余两者4,8周的下降幅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药均有较好的调脂效果,血脂康略优于脂必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通腑法对实热证型脓毒症(Sepsis)患者临床炎症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实热证型的Sepsis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通腑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生大黄粉;清热解毒通腑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黄连解毒汤。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白细胞(WBC)计数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例数及病死率。结果三组治疗后,WBC及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清热解毒通腑组患者治疗后PC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二组(P<0.05)。清热解毒通腑组发生MOF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清热解毒通腑,通腑组,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5%,10%,25%。结论清热解毒通腑法结合西医治疗可明显降低实热证Sepsis患者血清PCT水平,减少MOF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