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4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2受体(mGluR2)基因、mGlu3受体(mGluR3)基因等与强迫谱系障碍(OCSDs)的连锁关系。方法 选取一个连续三代发病的强迫谱系障碍家系,采集到该家系中12个正常个体,8个受累个体的血样,选取mGluR2、mGluR3基因附近7对微卫星标记引物,采用两点和多点非参数分析的方法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7对微卫星标记位点的两点和多点非参数分析LOD值(NPL值),位于mGluR3基因附近的标记D7S644两点非参数分析NPL值为1.719(P=0.078),多点非参数分析NPL值为1.712(P=0.078),达到验证性连锁的阈值(NPL=1.2),但未达到提示性连锁的阕值(NPL=2.2),D7S2481两点非参数分析NPL值为0.628(P=0.179),多点非参数分析NPL值为0.852(P=0.141),接近验证性连锁的阈值,其余5对微卫星标记位点非参数分析NPL值均未达到验证性连锁的阈值。结论 提示mGluR3基因与OCSDs可能存在连锁关系,不能排除mGluR2基因与OCSDs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荧光检测分析方法。方法 :用TCEP将血浆中各种形式的同型半胱氨酸 (Hcy)还原成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 ,以光胺作内标 ,巯基特异性荧光衍生剂SBD F对Hcy ,胱胺等含巯基化合物进行柱前衍生 ,然后行HPLC 荧光检测。结果 :本方法所检测的Hcy浓度在 2 .5~ 16 0 μmol·L- 1 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75 ) ,Hcy最低检测限 0 .6 2 5 μmol·L- 1 ,批内变异小于 5 .5 % ,批间变异小于 9.0 % ,平均回收率 98.87%。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精确、稳定  相似文献   
3.
碳酸锂致酷似抽动症甚为罕见,现将临床工作中所遇1例报告如下: (?)人男性,17岁,学生,因话多、夸大、活动多3月余就诊,初诊时精神检查:意识清、仪表整洁、接触好、言语多、语流快、夸大、情感活跃、思维联想迅速、自知力缺如。体格检查无  相似文献   
4.
前瞻性研究三甲丙咪嗪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各28例的疗效和副反应,发现两组抑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9.3%,显效率分别为82.1%和75%。三甲丙咪嗪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毒副作用较阿米替林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容纳、应付方式、焦虑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在入学军训2周后,对3380名大学新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容纳他人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中文网路成瘾量表评定.结果 1)女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男生高,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网络成瘾得分较低(P<0.01);2)与网络成瘾低分组相比,网络成瘾高分组的大学新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低,较常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得分较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付方式、容纳自我他人的程度、状态焦虑、性别(男=1,女=2)四个指标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0.026、0.023和-0.549.结论 大学新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瘾高分者存在一定形式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儿利司培酮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组31例精神分裂症患儿,利司培酮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以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空腹血清瘦素和IL-1β。选取3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I、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血清IL-1β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血清IL-1β水平明显升高,利司培酮治疗后易出现药源性肥胖,低IL-1β水平可能是瘦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以利司哌酮(昔名利培酮)为对照,受试者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1与利司哌酮2~6 mg.d-1,疗程42 d。结果:共收集精神分裂症病人222例,其中阿立哌唑组111例与利司哌酮组111例。治疗结束时,2组PANSS总分与BPR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ANSS总分减分率阿立哌唑组(65±s28)%,利司哌酮组为(67±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阿立哌唑组为77.0%,利司哌酮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震颤、失眠、心动过速,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组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司哌酮相似,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为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二甲双胍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血脂异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两项随机、安慰剂的 对照研究纳入分析。共有201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血脂异常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其分为1 000 mg/d 二甲双胍组(以下简称为二甲双胍组,n=103)和安慰剂组(n=98),观察24周。在基线、治疗后第12周和第24周进行 临床症状及体重、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评估。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后,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组之间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平均差异从基线时的0.16 mmol/L,降低到第24周结束时的 –0.86 mmol/L,降低了1.0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4周结束时,二甲双胍组LDL-C≥3.37 mmol/L的 患者有25.3%,显著低于安慰剂组24周结束时的64.8%(P<0.01)。与安慰剂组相比,二甲双胍组的体重、体重指数、 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有显著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对体重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出现在第12周,并且在第24周进一步改善,但对改善血脂异常的作用在第 24周结束时才出现。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对于改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是有效的,并且改善 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出现的时间早于降低血脂异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校医学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类人群心理问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在山东省范围内随机抽取3所医学高校和3所非医学高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462份,医学专业教师SDS评分为(59.33±11.68),高于非医学专业教师的(55.47±12.24),(t=2.486,P=0.006);SAS评分为(53.73±11.26),高于非医学专业教师的(50.88±10.86),(t=2.514,P=0.006),基础医学教师各SF-36评分均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5.86±15.20)和(82.66±15.68),(t=2.254,P=0.041);躯体疼痛评分为(68.55±16.73)和(64.84±15.84),(t=2.683,P=0.006);总体健康感评分为(66.33±17.63)和(62.88±16.78),(t=2.765,P=0.007);SDS评分为(54.67±12.46)和(62.54±13.80),(t=-3.366,P=0.001);SAS评分为(54.98±13.22)和(63.46±13.96),(t=-3.568,P=0.001)。高级职称专业教师SF-36评分各维度均低于中初级职称: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2.77±12.35)和(86.76±14.68),(t=-2.684,P=0.006)、躯体疼痛评分为(66.56±13. 46)和(69.44±15.74),(t=-2.166,P=0.041)、精神健康评分为(63.73±16.29)和(68.68±16.88),(t=-2.424,P=0.007)。结论 高校医学专业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不仅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还可能加重精神疾病症状和增加复发风险,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增加额外的个人和社会医疗负担。多种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药物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有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需要全面评估和正确防治以改善预后。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发起,基于临床研究证据和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国内外指南,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提出临床管理流程建议。本共识的管理建议由精神科专家和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以期为精神科医生规范化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