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1篇
  免费   884篇
  国内免费   461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215篇
妇产科学   221篇
基础医学   828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3552篇
内科学   1316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289篇
特种医学   5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811篇
综合类   6484篇
预防医学   2770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2355篇
  13篇
中国医学   2237篇
肿瘤学   43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912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1083篇
  2006年   1183篇
  2005年   1330篇
  2004年   1155篇
  2003年   935篇
  2002年   706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773篇
  1999年   807篇
  1998年   750篇
  1997年   757篇
  1996年   672篇
  1995年   600篇
  1994年   509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2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8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心脏支架术后病人的整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给予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19例心脏支架术后病人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营养KAP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心脏支架术后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评分及格率分别为5.9%,13.4%;饮食口味偏咸占42.0%,服用营养补充剂情况及关注保健品分别仅占12.6%,11.8%。[结论]心脏支架术后病人可参考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实施自我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价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对身体约束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57例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采用前后对照,2018年1月—6月的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为对照组,28例;2018年7月—12月的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身体约束常规临床经验培训教育和管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培训身体约束和管理.采用柯氏评估模型,对从反应层面、学习层面、行为层面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时间为干预前、干预第1个月、干预第2个月.结果 观察组对培训满意度、对身体约束知识掌握、对身体约束实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采用规范化培训身体约束及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规培生对培训的满意度,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固对身体约束培训知识的掌握,改善对患者身体约束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中度烧伤患儿家属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对照组患儿家属在入院后即刻进行宣教,观察组患儿家属则在2 h内完成,后续教育则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安排与调整,比较2组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依从性、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宣教内容覆盖率(96. 6%)和家属依从性(93. 1%)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重复宣教率则远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关于病房规定、安全须知、物品准备、病房设施、创面保护和医护知晓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8. 3%,远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分阶段健康教育可以使患儿家属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长久以来,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容乐观。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一直着重于开设各类生命观培养的理论课以及心理健康疏导,没有与医学生的专业设置紧密联系,效果还有待提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医学专业设置的特点,由医学专业教师、人文专业教师、辅导员组成授课团队。在医学专业方面,组织学与胚胎学结合哲学思维培养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命观塑造方面,培养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救护生命,以及对他人、自然、社会的关爱,增强生命责任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电针复合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在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拟行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切除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及TCI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深度,试验组30例则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辅助电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T)、插管前即刻(T)、插管后1 min(T)、切皮即刻(T)、去骨时(T)、拔管即刻(T)时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心率(HR)、BIS值;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并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2 h(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IL-1β、IL-6、IL-10、TNF-α浓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麻醉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异丙酚、舒芬太尼用量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rate, HR)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T时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T时对照组MAP、HR明显高于T时,而试验组MAP、HR与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3天试验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1、T2、T3时试验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针复合TCI靶控输注麻醉方案可有效提升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手术麻醉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植物代谢组学技术比较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收集5个产区共97份枸杞子样本,其中青海61个样本,采用50%甲醇提取,检测~1H-NMR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比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枸杞子的化学差异性,并对各产区样本的枸杞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以无水葡萄糖计),检测波长490 nm。结果:枸杞子的~1H-NMR图谱共检测到32个化学成分,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样本相比,无明显分离趋势;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宁夏产区相比,以及青海省6个不同地区的枸杞子相比,重叠样品较多,均不能显著分开。相似度结果表明,大多数样品的相似度0.85;化合物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除了蔗糖、葡萄糖、脯氨酸等个别代谢物在各产区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代谢物在各产区样品中的含量分布基本一致。青海与其他产区样本中枸杞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枸杞多糖含量与~1H-NMR指认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系数处于-0.2~0.4。结论:采用~1HNMR植物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化学组成上分析了青海产区枸杞子的化学特征,并结合枸杞多糖含量测定,显示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枸杞子的化学差异较小。建立的基于~1H-NMR的枸杞子质量评价方法可为其质控水平提升及种植产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的家庭聚集性规律,为进一步探讨疾病的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广州市4个街道8个社区抽取的517户共152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β-二项分布拟合优度的χ2检验和G统计量检验对慢性鼻窦炎家庭聚集性进行定性分析,家庭聚集性的大小估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表示。结果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为8.42%,男性和女性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分别为9.10%和7.75%,≤18、19~35、36~59和≥60岁居民鼻窦炎患病率分别为6.79%、10.13%、7.28%和9.27%,不同性别、年龄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在家庭内分布符合β-二项分布(χ2=3.717,P=0.054),总聚集率为22.22%;慢性鼻窦炎在不同家庭内发病概率不等(T=5.222,P<0.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094(Z=5.769,P<0.001);不同慢性鼻窦炎患病情况家庭比较,不同家庭居住情况、养宠物情况、家里是否铺大片地毯、住处使用的燃料类型和每月吃鱼/海鲜、水果、豆制品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存在家庭聚集性,其聚集程度较弱,但其家庭聚集性与家庭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