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总结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0例确诊Graves病经131I治疗后甲亢治愈但仍有突眼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受检者对非核医学科人员的外照射剂量,以有效减少非受检者的受照辐射剂量。 方法 选取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51例受检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91(62.23±13.36)岁。所有受检者注射925 MBq 99Tcm-MDP后,根据饮水1000 mL后0.5 h内有无排尿分为排尿组(n=39)和未排尿组(n=12),检测注射药物后0.5、1、2、3、4、6 h时受检者腹部和头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当量。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多次测量的不同时间、不同距离辐射剂量当量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样本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 排尿组受检者在腹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低于未排尿组[(40.29±4.67)μSv/h对(77.29±10.71)μSv/h、(15.22±1.64)μSv/h对(29.48±4.56)μSv/h、(4.15±0.47)μSv/h对(7.45±1.07)μSv/h、(1.32±0.10)μSv/h对(2.63±0.31)μSv/h、(0.45±0.05)μSv/h对(0.78±0.15)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48~5.251,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腹部和头部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426~5397.675,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当量率随着药物注射后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与排尿组受检者腹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48.51±13.83)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55.85±5.2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0,P<0.001);与排尿组受检者头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32.74±12.95)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49.88±4.7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8,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累积剂量当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于非核医学科人员的照射剂量远远小于国内、国际法律规定限值(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1 mSv),与注射药物后3 h的受检者距离1 m以上即可避免大部分额外辐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甲亢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的变化,分析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131Ⅰ治疗的病例,根据相关理论给予患者一次性口服一定剂量的131Ⅰ.治疗后定期复诊,观测其血清FT3、FT4和Tsh的变化.结果:口服131Ⅰ治疗后,一年内患者血清FT3、FT4和Tsh逐步恢复至正常.160例患者中有148例一次治疗后恢复正常.有效率在90%以上.结论:131Ⅰ治疗甲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夏俊勇  程义壮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64-1766
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新生血管生成。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它主要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2(VEGFreceptor-2,VEGFR-2)结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引发新生血管生成。近1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VEGF/VEGFR为靶向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策略,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疗程序,优化单病种临床路径。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1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对症处理,优化临床路径。结果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术前准备、常规医嘱、临床观察、疗效评估、护理、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优化。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肯定,在满足条件的医院,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90Sr-β敷贴治疗儿童皮肤毛细血管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90Sr-β敷贴治疗儿童皮肤毛细血管瘤的疗效。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对363例皮肤血管瘤患儿进行敷贴治疗,观察治疗反应及对症处理。结果各类型血管瘤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效果依次为单纯性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厚度≤5mm痊愈率高于〉5mm(P〈0.01)。血管瘤面积≤450mm。痊愈率高于〉450mm。(P〈0.05)。结论^90Sr-β敷贴治疗疗效好,特别适合于儿童皮肤浅表毛细血管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显像(SPECT)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关系。方法对VCIND患者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和脑SPECT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双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rCBF明显降低(P<0.05);左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均较右侧rCBF明显降低(P<0.05)。结论 SPECT脑灌注显像对早期发现VCIND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含服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检测存活心肌中的价值。方法18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99mTc-MIBI静息显像和24h后再次静脉注射99mTc-MI-BI,在注射前5min,患者给与硝酸甘油1.0mg舌下舍服,再次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例患者共有97个心肌灌注异常节段,其中44个心肌节段在NTG后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呈现可逆性缺损,占45.36%;53个节段无变化。结论NTG介入99mTc-MIBI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可明显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细胞的检出率,可以真实地评价心肌梗死的面积和部位,并且操作安全、无创、方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对肾功能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肾功能评估方法的相对准确性,寻求更为简便、快捷的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分别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根据SCr分别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eGFR1、eGFR2)。按GFR值将患者分为4组,即A组:CKD1期;B组:CKD2期;C组:CKD3期;D组:CKD4期;排除CKD5期的患者。观察所有和各组患者eGFR1、eGFR2、SCr、CysC与GFR的相关性。结果总样本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SCr、CysC与GFR呈负相关(P〈0.01)。在各组中,A组:eGFR1、eGFR2、SCr与GFR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B、C、D组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P〈0.01),SCr与GFR呈负相关(P〈0.05);CysC在A、B、C、D各组中均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2、3、4期患者eGFR1、eGFR2、SCr与GFR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论何期CKD患者,CysC均能准确反映其肾功能状况,且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