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T27796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脑梗死组135例,对照组6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基因表型.结果 ①脑梗死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伴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住基因频率高于脑梗死伴轻度颈动脉狭窄组和脑梗死无颈动脉狭窄组(均P<0.05).②脑梗死组CBS T27796C突变(CC)基因型及C等住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伴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T27796C突变(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脑梗死伴轻度颈动脉狭窄组和脑梗死无颈动脉狭窄组(均P <0.05).CBS844ins68位点多态性,未发现突变.③脑梗死组MS A2756G突变(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脑梗死伴中重度狭窄组MS A2756G突变(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脑梗死伴轻度颈动脉狭窄组和脑梗死无颈动脉狭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CBS基因T27796C位点突变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相关,MS基因A2756G位点突变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提升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自我效能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脑卒中患者1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跌倒原因进行风险管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时防跌倒知识知晓率、跌倒状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脑卒中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与自我效能水平,降低住院期间跌倒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糖尿病脑梗死患45例、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47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61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8例,依此将他们划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四组受检者血清中的MMP-1和TIMP-2的水平。结果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MMP-1和TIMP-2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1、TIMP-2水平升高,而且和血糖水平正相关,MMP-1和TIMP-2可能在糖尿病脑梗死发生、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上少见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光镜和/或电镜检查后确诊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肌电图、心肌酶学以及肌肉组织病理活检特点。结果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血清肌酶普遍升高;肌电图可呈典型肌源性损害改变;肌肉活检均可见脂质沉积特征性改变。病理示肌纤维内可见大量细小空泡或裂隙形成,油红O染色显示肌纤维内脂滴含量明显增多。结论 LSM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肌无力,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内脂滴沉积为主,小剂量泼尼松龙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给予干效果。方法将脑血栓伴下肢DVT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监测患肢平面周径、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0.21%)显著高于对照组(48.94%)(P0.05),Fbg以及D-D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15 cm以及髌骨上缘15 cm)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患肢消肿时间和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有助于脑血栓患者下肢DVT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电子耳蜗植入术麻醉特点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 (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麻醉特点 ,及其相宜的规范性麻醉处置方案 .方法  CI患儿 (男 5 ,女 5 )例深麻醉下伍用佩尔地平或 /和艾司洛尔行控制性降压全麻 ,并在耳后乳突上切口区行局部浸润麻醉 ,控制液体输注 .结果 浸润麻醉后术野皮缘出血明显减少 ,控制性降压则减少钻孔处出血量 ,使术野显露清晰 ;术中液体输注量 35 0~ 135 0 m L [(6 2 3.5± 2 30 .8) m L ];7名患者术中出现心理问题 ,使拔管过程变得复杂、困难 .结论  1深麻醉 +控制性降压 +切口处局麻 ,可有效减少术野出血 ,方便术者操作 ,避免鼓阶管损伤 ,予以推荐 .2配合控制性降压 ,术中应严格控制液体输注 .3患儿术前、术中存在心理问题 ,该问题应引起麻醉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其基因Fgβ-148C/T、Fgβ-455G/A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脑梗死患者135例,根据有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程度分为脑梗死无狭窄组70例、伴轻度狭窄组42例及中重度狭窄组23例,对照组65例.应用凝固法测定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各组Fgβ-148C/T、Fg β-455 G/A基因多态性.结果 ①脑梗死组血浆Fg水平[(3.86±0.95)g/L]高于对照组[(3.04±0.53)g/L](P <0.05);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Fg水平(4.71±0.98)g/L高于轻度颈动脉狭窄组[(3.98±1.13)g/L]和无颈动脉狭窄组[(3.50±0.54)g/L](均P<0.05).②脑梗死组T、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7%和24.8%)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8%和18.5%)(均P <0.05),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T、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8%和45.7%)高于轻度颈动脉狭窄组(分别为40.5%和35.7%)和无颈动脉狭窄组(分别为19.3%和11.4%)(均P<0.05).结论 Fg水平和Fgβ-148CT、Fgβ-455GA基因位点突变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临床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严格按照唾液酸酶法检测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使用Amsel法进行检测对照,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67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样本中,唾液酸酶法检出阳性样本例数为136例,阳性率为29.1%;Amsel法检出阳性样本例数为129例,阳性率为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酸酶法检测BV具有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结果直观、特异性强等优点,可以代替Amsel法用于门诊患者的BV筛查。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h-IBM)是一组以胞核和(或)胞浆内管丝状包涵体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自1971年Yunis等[1]提出本病后,国内及国外对于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进行了总结,以增加对此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 2012年我院肌萎缩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例遗传性包涵体肌病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15~ 65岁.平均起病年龄为40.7岁.病程0.5 ~18年,平均8.4年.其中3例有家族史,2例患者的哥哥确诊为此病,1例患者的哥哥、堂兄、堂姐确诊为此病.首次误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者5例,多发性肌炎者1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