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CKGROUND: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medical level, the clinical demand for bone repair material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血瘀模型动物灌胃给药,探讨稀莶草抗血栓组分(腺梗稀莶ⅡA)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给于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动物口服腺梗稀莶草抗血栓活性组分,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Ⅲ活性、血浆纤溶酶原活性、血浆ET和NO含量等指标,观察稀莶草抗血栓组分对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抗血栓组分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降低内皮细胞分泌ET,而对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活性及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功能影响不大.结论:稀莶草抗血栓组分可能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及降低内皮细胞分泌ET的途径抗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茶酒来喝     
王聃 《健康天地》2009,(10):60-60
<正>羡慕唐宋男子斟酌的姿态与意趣。盘中只有水精盐,无肉脯鱼脍,以盐佐酒待客,照样能畅快兴满。李白造访东溪,故友相对把盏,只需几颗咸盐淡嘴,即可尽欢。主人浑不在意,他也不以为忤。宋学士钱明逸,也多以青盐陪酒,主宾席地而坐,一口酒来一粒盐,自得雅趣。心中有了撒豆成兵的洒脱,杯中也就生了气吞山河的气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技术研究上颌第三磨牙的根管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调取397颗上颌第三磨牙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第三磨牙的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分类等。结果397颗上颌第三磨牙中,三根牙最多,占43.07%;融合根牙次之,占40.30%。分析根管数目显示,三根管最多,占47.86%;单根管次之,占28.21%。根据Vertucci根管分类,89.6%的牙根以Ⅰ型根管为主,但仍会出现根管治疗时较难操作的Ⅱ型、Ⅲ型、Ⅴ型、其他型等根管。结论上颌第三磨牙根管解剖形态多样,根管系统复杂、变异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查阅了2007年~2017年的相关文献,将中医药应用于早期胃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胃癌中晚期姑息性手术后治疗、晚期胃癌未接受手术的姑息性治疗等不同阶段的生存期研究进行综述,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上对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具有优势,但中医药在其临床应用中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方对Ⅱ-Ⅲ期胃癌术后且完成辅助化疗患者无病生存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纳入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以是否自愿接受基于健脾散结为主的辨证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健脾散结方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需完成术后辅助化疗。COX多因素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健脾散结方组和对照组的无病生存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健脾散结方组与对照组1年、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0%、73.9%及58.5%,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29个月和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健脾散结方组在疲倦、恶心与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健脾散结方可提高Ⅱ-Ⅲ期胃癌患者1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延长无病生存期,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以利早期诊断、干预,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收治的117例PM/DM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结果①PM/DM伴发恶性肿瘤患者(14例)年龄较PM/DM不伴发恶性肿瘤患者(103例)大(t=2.493,P0.05),两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PM/DM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典型皮疹,如眶周皮疹、颈胸部V型皮疹、Gottron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发恶性肿瘤患者(P均0.01),而关节炎发生率低于不伴发恶性肿瘤患者(P0.05);③PM/DM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水平高于不伴发恶性肿瘤患者(Z=-2.809,P0.01),免疫球蛋白(GLOB)水平低于不伴发恶性肿瘤患者(Z=-2.9149,P0.01)。结论 PM/DM容易合并恶性肿瘤,常见于高龄,伴发典型皮疹、ESR水平升高、GLOB水平降低的无关节受累患者,对表现上述症状及血清学结果的PM/DM患者需进行恶性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血瘀模型动物灌胃给药,探讨豨莶草抗血栓组分(腺梗豨莶IIA)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给于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动物口服腺梗豨莶草抗血栓活性组分,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III活性、血浆纤溶酶原活性、血浆ET和NO含量等指标,观察豨莶草抗血栓组分对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抗血栓组分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降低内皮细胞分泌ET,而对抗凝血酶III,纤溶酶原活性及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功能影响不大。结论:豨莶草抗血栓组分可能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及降低内皮细胞分泌ET的途径抗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