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华区疱疹性咽峡炎病原学特点,为辖区疱疹性咽峡炎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手足口病哨点医院送检的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病例的肛拭子样本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urs,EVs)、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urs -A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核酸检测,并对非EV-A71非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的VP1区序列进行测定,亚型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病例肛拭子样本38份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9例,确诊率为76.32%(29/38),病原谱监测共发现有9种人肠道病毒(EV-A71、CV-A16、CV-A6、CV-A10、CV-A2、CV-A4、CV-A5、Echo9和CV-B4),其中构成比占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CV-A2(24.14%,7/29)、CV-A10(20.69%,6/29)和CV-A6(17.24%,5/29)。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男性有19例(65.52%,19/29),女性有10例(34.48%,10/29);3岁以下儿童25例(86.21%,25/29)。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6月份,有23例(占79.31%,23/29)。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V-A6属于D3进化分支,CV-A10(66.67%)属于C进化分支,CV-A2属于D进化分支。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应开展疱疹性咽峡炎常规监测,重点关注3岁以下儿童,并关注病原谱构成及重要病原体进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为辖区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哨点医院送检的223份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肛拭子样本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urs, EV)、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urs A71, 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V-A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 CV-A10)核酸检测,并对EV核酸阳性样本进行VP1区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亚型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实验室确诊病例有166例,阳性率为74.44%,构成比前3位的病毒亚型依次为CV-A6(43.37%),CV-A16(31.33%),CV-A10(13.86%);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流行的主要肠道病毒中,EV-A71属于C4a进化分支;CV-A16(n=18)核苷酸同源性为89.0%~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3%~99.7%,属于B1a(38.89%,7/18)和B1b(61.11%,11/18)进化分支;CV-A6(n=45)核苷酸同源性为95.1%~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1%~99.0%,均属于D3进化分支;CV-A10(n=12)核苷酸同源性为93.5%~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7.6%~99.7%,均属于C进化分支。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应进一步加强辖区手足口病监测,持续关注病原谱构成和重要病原体进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9年深圳市龙华区札如病毒的基因型别,掌握辖区内札如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83份龙华区感染性腹泻疫情样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核酸检测,对札如病毒阳性样本核酸采用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龙华区共发生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24起,共采集283份样本。其中由诺如病毒引起15起(占62.5%),札如病毒引起4起(占16.6%),札如和诺如病毒共同引起1起(占4.1%),未检测出病原体4起(占16.6%)。283份感染性腹泻疫情样本中,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7.7%(50/283);札如病毒阳性率为8.1%(23/283),轮状病毒未检出,所有病例无混合感染情况。23例札如阳性样本有5例VP1条带扩增成功,扩增效率为21.7%,基因亚型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株为GII.3型,3株为GII.4型。结论 在2019年龙华区腹泻疫情方面,GⅡ.3和GⅡ.4型是札如病毒的主要型别。诺如依然是龙华区感染性腹泻中引起散发和暴发的首要病原体,星状,轮状,腺状仅在散发病例中发现,而札如已成为引起急性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体,应尽快开展龙华区对札如病毒的常规检测和进一步的分子分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硒蛋白K(Sel K)在小鼠脾、肾、肠、肺、脑、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在T淋巴细胞内的定位,为研究Sel K的分布与生物学功能的关联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硒蛋白K在小鼠各组织的表达差异,并采用细胞免疫化学的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硒蛋白K在小鼠T淋巴细胞内的定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硒蛋白K在小鼠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脾脏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5)。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基本一致。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硒蛋K在小鼠T淋巴细胞中定位于内质网。结论硒蛋白K是一种在脾脏中高表达的内质网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增殖及巨噬细胞中硒蛋白K(Selenopro-tein K,Sel K)的影响,并观察Sel K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定位。方法加硒代蛋氨酸(Se-Met)培养巨噬细胞,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e-Met对小鼠巨噬细胞中Sel K m RNA和Sel K蛋白表达的影响;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Sel K在巨噬细胞中的位置。结果 Se-Met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其中浓度为1μmol/L Se-Met在处理巨噬细胞24 h和48h后,能显著性地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P0.01);1μmol/L Se-Met能使巨噬细胞中Sel K的m RNA含量显著增加(24 h处理组,P0.05;48 h处理组,P0.01),另外,Sel K蛋白的含量也有所增加(48 h处理组,P0.05)。浓度为100μmol/L Se-Met在处理巨噬细胞48 h后,能极显著性地抑制巨噬细胞增殖(P0.01)。结果还显示Sel K蛋白与内质网标志物KDEL都存在于巨噬细胞内的相同位置上。结论 Se-Met在促进巨噬细胞增殖的同时,使存在于内质网上的Sel K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诺如病毒肠道排毒规律,找出影响其肠道排毒时间的因素。  方法  采集深圳市龙华区3起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中涉疫人群的肛拭子标本并检测,定期监测并计算排毒期,分析临床症状和基本特征等排毒期的影响。  结果  共监测3起聚集性疫情涉及255名对象,型别均为GII型,纳入研究对象91名。采取停课措施后(疫情发生后3~5 d),病毒感染率达到最高值,幼儿较成人的排毒时间更长(HR=0.235,P<0.001),不同岗位人群排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28,P=0.014)。学生病例中未发热感染者较发热病例(HR=2.281,P=0.025)排毒期更长。  结论  诺如病毒隐性感染者和病例在班级复课后仍持续带毒,二者排毒期无差异,但学生群体中隐性感染者较病例排毒期更长,易造成疫情二次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