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脂清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 Bax、Bcl 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干预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小剂量(30mg·kg^-1)2% 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腹腔注射造模,3d后尾尖采血,测随机血糖≥16.7mmol·L^-1者确定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 Bcl-2、Bax的表达。结果:糖脂清颗粒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 Bcl-2表达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 Bax/Bal-2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清颗粒具有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可能机制为升高 Bcl-2的表达,从而降低 Bax/Bcl-2的比值,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清脂健胰胶囊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脂健胰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清脂健胰胶囊和二甲双胍治疗1个月,对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PBG)、血脂(TG、TC、HDL-C、LDL-C及FFA)进行检测,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清脂健胰胶囊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BG和PBG(P<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P<0.01),并能降低TG、LDL-C及FFA(P<0.05和P<0.01), 升高HDL-C(P<0.01),其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但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清脂健胰胶囊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糖和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可能通过对抗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通路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干预AGEs...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验方"消肾方"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早期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强化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消肾方。2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 Alb/Cr)、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及GFR水平(P0.05)。结论 :消肾方可显著降低DN早期患者蛋白尿水平并改善肾小球高滤过损伤,对DN早期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肌少症是随着年龄增加,骨骼肌量减少或伴有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之一。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数量上升,肌少症的患病率相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跌倒死亡风险增加,肌少症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肌少症,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痿证”“肉痿”等范畴。中医认为肌少症多由“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痰湿困阻”所致。其中着重研究了脾胃、肝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脏腑与肌少症之间的联系。同时,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未形成良好衔接。脏腑别通是指五脏别有相通之处,与传统经络学说脏腑相表里不同,是对脏与腑关系更深层次的总结。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条分》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的脏腑联系,提出“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与现代医学脾与小肠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相对应。文章基于“脾与小肠相通”理论,通过查阅古籍经典及文献,通过探讨“脾与小肠”之间的联系,以进一步探究脾-小肠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结合炎症因子等现代医学及临床研究,探究“小肠-炎症因子与肌少症”的相关性,为老年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40例,单用甲钴胺滴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1.1%、77.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脂清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和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和一次性小剂量(30mg/kg)2%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腹腔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糖脂清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另取5只正常大鼠设为正常组,分别给药或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心肌组织AT1R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糖脂清高、中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AT1R蛋白及m 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糖脂清低剂量组AT1R m RNA表达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糖脂清颗粒通过抑制心肌组织AT1R蛋白及m RNA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俞露  王昕  滕士超  余江毅 《江苏医药》2012,38(11):1356-1357
例1,患者,男,76岁,因“全身浮肿10月余”入院.2008年1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轻度水肿,双下肢明显,未作特殊处理.5月因全身水肿加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在我院肾科诊断为:桥本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100 μg每日1次,替代治疗及相应保肾利尿等处理,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好转,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100 U/ml.患者发病以来体重增加约10斤,记忆力明显下降,乏力明显.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60余年,曾服用强的松,停药已数年.既往多次查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35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9项证候类型观察分析.结果 ①人群中虚证、虚实夹杂证多于实证;男性中实证、虚证分布高于女性,而虚实夹杂证低于女性(P<0.01).②在不同年龄段,均以虚实夹杂证型多见,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证型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未见显著差别(P>0.05).③虚实夹杂证型在不同病程中均多见,随病程的增加,实证、虚证增加,虚实夹杂证有减少,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肾虚、阳虚、阴虚、气虚、脾虚为最常见的5个证候,而在不同年龄段,虚证类型出现的频次有所不同,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⑤血瘀、湿、气郁、热、痰为最常见的5个证候,而在不同年龄段,实证类型出现的频次有所不同,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证型以虚实夹杂证型最为多见.②老年2型糖尿病实证中以血瘀、湿、气郁、热、痰为常见证型,其中血瘀最多见;虚证中以肾虚、阳虚、阴虚、气虚、脾虚为常见证候类型,其中肾虚最为多见.③老年糖尿病中医辨证中应重视扶正驱邪,尤当注重补肾祛瘀,同时不忘行气解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糖平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设立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及维糖平大、小剂量组。第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NF-α、IL-1、IL-6的水平。结果:模型组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维糖平大剂量组的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维糖平小剂量组的IL-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IL-6水平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糖平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大鼠外周血中IL-1、IL-6、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