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间歇性低氧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6-OHDA损毁大鼠内侧前脑束。将损毁大鼠每天置于气压0.3 Mpa的低氧环境中4 h,持续2周。分别在低氧2周和低氧2周、复氧2周时进行动物行为学测试,并切片染色鉴定新生细胞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低氧未对损毁大鼠行为学产生影响。免疫学鉴定显示,低氧可促进脑内原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新生细胞主要出现在脑室下层。这些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弱,未见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在损毁的纹状体脑区,也未见新生细胞向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结论间歇性低氧可以激活成体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但不足以诱导新生细胞分化,并形成特定神经元表型,提示单纯的损伤因素不能诱导特定神经元的分化。如果联合其他因素如神经营养因子等,可能有利于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并应用于相应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与磁共振(MR)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47例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MR检查和血清MMP-2、MMP-9及MMP-13水平检测.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及MMP-13的水平分别为(242.70 ±78.42)ng/ml、(113.40±108.65)rig/ml及(84.31±47.62)VS/ml.血清MMP-2、MMP-13水平与MR改变无相关性(均P>0.05),MMP-9水平与MR的平均通过时间图(r=0.371,P=0.026)、达峰时间图(r=0.379,P=0.023)、脑血流量图(r=0.447,P=0.006)的异常体积及大血管闭塞(r=0.416,P=0.004)有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与脑MR改变呈正相关,而血清MMP-2及MMP-13水平与脑MR改变无相关性.提示MMP-9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5种不同方法分离人卵巢颗粒细胞的效果,并选择出高效、稳定的分离纯化、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 收集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穿卵时的卵泡液,采用裂解法、裂解+胰酶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包括Precoll+胰酶、Precoll+Ⅰ型胶原酶、Precoll+透明质酸酶)分离颗粒细胞后进行活细胞计数,卵泡生成素免疫组化染色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检测颗粒细胞体外分泌雌激素含量.结果 在使用不同方法分离颗粒细胞时,Precoll+胰酶、Precoll+Ⅰ型胶原酶、Precoll+透明质酸酶3种方法得到细胞数量多于裂解法及裂解+胰酶法(P<0.05).各种分离方法的细胞生长趋势并无明显差异.裂解法、裂解+胰酶法雌激素含量高于Precoll+胰酶、Precoll+Ⅰ型胶原酶、Precoll+透明质酸酶(P<0.05).结论 5种方法均成功分离得到颗粒细胞,但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实验目的不同需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具体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两年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随机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率、病情相关知识掌握率、满意度、血糖控制率等都要比对照组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运用全程无缝护理服务对于患者而言有十分大的好处,可以促进其病情好转,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药在防治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增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沉重的负担。中药以其毒副作用小、协同作用强和整体调节等优势,为PD的中药防治提供了良好前景。该文从抗氧化应激和抗神经细胞凋亡两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药单体或有效成分,在PD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是一种高效抗孕激素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早孕、紧急避孕、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体外实验发现,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及其他肿瘤。本研究将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增生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研究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组织成熟或损伤后不能再生,但这一观念现已被打破.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成人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都有神经干细胞的存在,但大部分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从体内分离神经干细胞、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是目前神经干细胞研究的热点之一. 1 神经干细胞概述 干细胞(stem cell)是指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能够分化成为至少一种功能细胞的早期未分化细胞.根据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大小,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以及只能向一种细胞类型分化的单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属于多能干细胞,在一定微环境中可分化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至少具备3种特性 [1]:(1)缺乏神经系统分化的标志;(2)自我复制能力;(3)多潜能性,即能分化成神经组织的各种细胞.  相似文献   
8.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秋季腹泻的患儿的效果。方法:将185例临床确诊为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87例,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的患儿家长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秋季腹泻的患儿可提高护理质量,便于家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血管内治疗和/或静脉溶栓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入院时和治疗72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变值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分别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 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核心梗死体积对不良预后的预测能力。绘制核心梗死体积和预后不佳的概率以及优势比(odds ratio,OR)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预后不佳随核心梗死体积变化的趋势。结果:共计纳入131例患者,预后良好组83例,预后不佳组48例。基线资料显示,预后良好组核心梗死体积显著小于预后不佳组(P=0.041),预后良好组血管内治疗高于预后不佳组(P=0.040)。预后不佳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2,95%CI:1.004~1.021,P=0.006)、出血并发症(OR=2.296,95%CI:1.028~5.181,P=0.043)、血管内治疗(OR=0.310,95%CI:0.106~0.851,P=0.025)、桥接(OR=0.443, 95%CI:0.203~0.930,P=0.035)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3,95%CI:1.005~1.022,P= 0.003)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核心梗死体积(AUC=0.60,95%CI:0.50~0.71)对预后不佳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非线性曲线表明,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小;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大。结论:核心梗死体积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体外培养诱导成人骨骼肌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对原代培养的成人骨骼肌干细胞进行诱导,探讨其转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4-06/1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实验所用3例成人正常颞肌标本取白于开颅手术患者,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提供,患者知情同意。机械分离加混合消化液处理分离单细胞,体外培养及克隆纯化,培养至第3代时加入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诱导分化,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同时结合普通光线在100倍下随机计数6个视野(大于1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比。 结果:①骨骼肌干细胞培养24h后见少量细胞贴壁呈短的梭形或棒状。培养第3天红细胞开始裂解成细胞碎屑并聚集、悬浮在培养基中.这些碎屑随着换液而逐渐消失。克隆培养的细胞大约于接种后两三周才能铺满孔底,胞体呈梭形.排列规整。②荧光显微镜下胞核蓝染,每个细胞都呈Desmin染色阳性,证明成人骨骼肌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进行克隆培养。③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诱导下,骨骼肌干细胞可分化为形态上类似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④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证实诱导后的骨骼肌干细胞有神经丝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基因表达。⑤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到诱导后的骨骼肌干细胞呈神经丝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反应阳性。⑥诱导后骨骼肌干细胞分化为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的比例为(35.9&;#177;6.3)%,分化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比例为(43.7&;#177;5.3)%。 结论:成人骨骼肌干细胞在体外经诱导分化后形态类似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并且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丝蛋白、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认为成人骨骼肌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