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胰肠结合部位于上腹深部腹膜后的胆胰十二指肠区域的核心部位.术中采用金属探条或取石器械施行胆总管远端探查、扩张、取石时,可意外地发生术中不易被术者发现的胆胰肠结合部损伤.胆胰肠结合部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尽管损伤仅仅发生在几个厘米的狭小范围内,却可累及胆胰肠结合部的多种解剖结构,引发特殊的、早期较隐匿的严重病变,发展成难诊、难治的复杂病程.本文重点论述近年来已被学术界重视,发生于胆胰肠结合部的医源性损伤.这种损伤的诊断具有迷惑性,病变进展的严重性,以及漏诊后治疗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报告应用金属探条行胆总管探查致壶腹部及其周围损伤3例。分析原因多由于探查时用力不当、不循解剖特点所致。如在术中及时发现,予修补、胆胰管置管引流及腹腔内有效引流,同时辅以全身支持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长皮膏治疗四肢伤创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71例四肢伤创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长皮膏油膏纱布外敷,对照组36例采用西药凡士林油膏纱布外敷,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第5、10、15天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第15天愈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最短为9d,最长为26d,平均为(18.34±4.35)d;对照组最短为11d,最长为40d,平均为(21.97±6.8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长皮膏治疗四肢伤创面的疗效优于凡士林油膏,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胆胰肠结合部位于上腹深部腹膜后的胆胰十二指肠区域的核心部位.术中采用金属探条或取石器械施行胆总管远端探查、扩张、取石时,可意外地发生术中不易被术者发现的胆胰肠结合部损伤.胆胰肠结合部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尽管损伤仅仅发生在几个厘米的狭小范围内,却可累及胆胰肠结合部的多种解剖结构,引发特殊的、早期较隐匿的严重病变,发展成难诊、难治的复杂病程.本文重点论述近年来已被学术界重视,发生于胆胰肠结合部的医源性损伤.这种损伤的诊断具有迷惑性,病变进展的严重性,以及漏诊后治疗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肝外胆管损伤即时修复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损伤即行修复术中新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肝外胆管损伤13例资料,其中10例损伤发生于肝外近侧各段胆管。该10例中除1例左、右肝管汇合部“点状”损伤仅行局部吸引引流外,另9例的处理中均采用由细线稀疏缝舍、短期胆管内支撑,以及局部持续吸引引流组成的“技术链”;13例中另3例均为胆道探条致胆总管远端穿通伤(PIDC),该3例均行Oddi’s括约肌成形术(OSP),并经壶腹部直视下缝合戳孔(SHDC)。结果:肝外近侧胆管损伤的10例,术后均无胆瘘及胆道狭窄等近、远期并发症发生。在并发PIDC的3例中,2例术后无并发症治愈,另1例术时行胆道造影(10CG)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及ARDS,该例经相应治疗后也获治愈。该3例中1例术后3年因屡发逆行性急性胆管炎而再行胆-肠Roux-Y吻合术。结论:采用“技术链”处理肝外近侧胆管损伤可获理想治疗效果;对并发PIDC患者不宜采用10CG进行诊断,如伴oddi’s括约肌狭窄或壶腹部结石嵌顿选行OSP及SHIDC手术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紧急处理与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2年间经治的ACS6例的临床资料。6例中4例行急诊腹腔减压并治疗原发疾病。另2例行保守治疗。结果 行急诊手术的4例均获救治,各例经腹腔减压后各种紊乱的生理指标即时恢复正常;保守治疗的2例均死亡。结论 急诊行腹腔减压是治疗ACS的唯一的有效方法。针对各种可以导致腹内压异常升高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预防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结合临床难题对腹腔脏器的大体解剖学进行再研究,会获得一些有助于推动临床进展的新认识~([1-2])。笔者对20具尸体的"胆胰十二指肠区域"标本进行研究~([3-4]),并结合有关胰腺手术时的观察,得到了有关胰头形态及其与胰颈部之间连接结构等特点的新认识。对胰腺标本的多个部位作垂直切面,并分别测量每个胰腺切面上的主胰管与胰腺背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术中 12例Mirizzi综合征的确认 ,提高术前和术中对该征的认识。方法 分析 12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均表现为单纯胆囊结石伴间歇性黄疸、胆管炎反复发作。术前确诊 2例 ,术中确诊 10例。根据术中所见 ,按Csendes分型 ,Ⅰ型 9例 ,Ⅱ型 2例 ,Ⅲ型 1例。急诊手术 8例 ,择期手术 4例。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 5例 ,加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 5例 ,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2例。结果 除加作T管引流者中有 1例术后发生胆总管狭窄外 ,余术后均恢复顺利 ,无并发症。结论 该综合征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 ,但病史特点和影像学检查及Csendes分型对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外胆管近端损伤即时处理的若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肝外胆管近端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稀疏缝合、吻合部短期内支撑,以及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技术治疗5例肝外胆管近端损伤的临床资料,并对各例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5例术后早期均未发生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经长达8个月至10年的随访,各例均无与胆道有关的不适症状及黄疸;B超复查各例均无肝组织萎缩及硬化征象,肝内、外胆管无扩张、无结石;肝功能均正常。结论 肝外胆管近端损伤后即时,在行修复手术及治程中,联合应用缝合、支撑、吸引技术可有效预防肝管-肝管吻合及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胆肠吻合术后胆管炎再手术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胆道疾患的发病率正渐趋增多,经常施行的各种胆肠吻合术也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修饰与改进。我院曾收治在外院施行过不同胆肠吻合术2例,该2例术后均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及黄疸等急性胆管炎症状,且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我们结合病史及检查,在确切了解术后屡发急性胆管炎的真实原因之后,分别进行再次胆道重建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