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8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599篇
口腔科学   379篇
临床医学   1897篇
内科学   1058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5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80篇
综合类   3546篇
预防医学   1727篇
眼科学   161篇
药学   1444篇
  21篇
中国医学   1215篇
肿瘤学   477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744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725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157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方法 以2021年1—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精神疾病门诊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间段内在相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要求与病例组家庭人口数大致相当、性别相同、年龄±0.5岁、婚姻状态相同且无无精神疾病病史或严重躯体疾病,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为785名。病例年龄18~71岁,以60~71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2.17%,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79.11%。婚姻状态以未婚所占比例最高,56.3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之中的沟通(β'=-0.103)、角色(β'=-0.032)、情感反应(β'=-0.111)、家庭教养中的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β'=-0.203)、母亲偏爱被试(β'=0.081)、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β'=-0.237)、父亲过分干涉(β'=0.181)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精神卫生工作者可从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着手,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和华法林联合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某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0例AP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LMWH治疗,研究组予以LMWH联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脉压水平、卡氏5级评分(KP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O_2、PaO_2、PaCO_2及肺动脉压力、KP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O_2、PaO_2、PaCO_2及肺动脉压力、KPS评分均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MWH联合华法林治疗APE可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者认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和(或)IL-37与CRC的发展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探究IL-35和IL-37在CR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分析IL-35和IL-37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191例CRC患者手术病理蜡块的肿瘤组织,与其匹配的非癌组织是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肠癌手术切缘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将CRC患者的癌组织与非癌组织染色,并运用Image-Pro Plus将IHC染色阳性部分定量分析,结合随访结果,探讨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IL-35和IL-37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癌组织相比,CRC组织中IL-35的表达量减少了50%(P<0.000 1)。CRC组织中IL-37的表达量与非癌组织相比增加了40%(P=0.01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中IL-35(HR=0.39;95% CI:0.16~0.97;P=0.04)的表达水平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IL-35和IL-37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CRC的发展有关,IL-35的表达水平可能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男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男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血精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在防治本病过程中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血精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施治、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他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自治的简单问卷式调查表。了解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结果:DM患者以饮食不当、用药不规范、运动不当、气候变化、情绪波动、原因不明所占比例依次为43%、40%、8%、1%、4%、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因而血糖升高的占45%。结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实施及时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家庭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测查初中学生288名。结果:结果有焦虑情绪者30名,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各因子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情感温暖、理解,母孕期相关。结论:中学生焦虑情绪不容忽视,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重视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4岁。因反复出现双膝肿痛,左膝关节活动障碍3年入院。11年前确诊为血友病A。体检:贫血貌,双膝关节肿胀畸形,以左膝为著,有压痛,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17 m in 25 s,“APTT”延长,凝血因子Ⅷ活性降低。MR I检查:左膝关节囊滑膜增厚(图1),关节腔内见多发结节状T2W I高信号(图2)、T1W I低信号灶(图3),左股骨、胫异常信号灶,左股骨下段近骨骺处骨小梁不连续,关节囊未见明显液体聚积。MR I诊断:左膝关节血友病性关节病。讨论: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第Ⅷ因子缺乏)、血友病B(第…  相似文献   
9.
孙娜  杨人懿  吴庆华  李勇 《西南军医》2006,8(6):102-103
针对现令病案质量审查模式落后、审查结果难于长时间保存和即时查询、病棠环节质量难于监控等弊端,我科自行开发了一套以VB+Access为编辑工具,SQL数据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病案质量审查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对病棠审查结果进行微机录入、保存的同时,可快捷、准确地对病案的质量情况分门别类地进行查询,使医院管理部门能及时地对病案质量进行监控,促进了我院病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及CT引导下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下腰痛患者常规行腰椎X线和MR检查,分别按Modic终板退变标准(0~3级)与Pearce椎间盘退变标准(Ⅰ~Ⅴ级)对终板和椎间盘进行评估.在CT引导下对45例患者中的40例(120个椎间盘)进行造影和疼痛激发试验,并按Dallas椎间盘造影分级系统(DDD)测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与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0例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Modic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earson x^2=43.326,P=0.000),与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 x^2=27.858,P=0.000);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与CT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退变Dallas分级也呈较强的相关性.结论腰椎终板Modic退变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密切相关,而与椎间盘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终板Modic退变可能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