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俊  张烜  钟宝荣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8):2730-2732
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主因“多关节肿痛8个月,咳嗽气短2个月”于2004年11月24日入院。2004年4月患者无诱因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足第一趾关节疼痛、肿胀,并伴晨僵半日。外院查红细胞沉降率(ESR)26 mm/h,类风湿因子(RF)阳性,诊断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多苷30 mg 3次/d治疗1个月,症状无缓解停药。6月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双踝出现肿痛、晨僵,伴四肢肌肉疼痛,近端为主,予甲氨蝶呤12·5 mg 1次/周、柳氮磺吡啶500 mg 3次/d、吡罗昔康治疗,症状仍无改善。9月出现胸闷、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伴咳嗽,白黏痰,无发热、咯血。9月28日外院予地塞米松10…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是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和维持关节慢性滑膜炎症反应的最重要的致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它在 T 细胞依赖的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致炎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TNF-α抑制剂(TNFAI)可改善 RA 患者关节功能,减少 RA临床活动性,并延缓关节损坏的进展[1]。各种 TNFAI 也逐渐用于治疗其他风湿性疾病,如银屑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某些 TNFAI 被证明对难治性 IBD 有效。目前经美国 FDA 批准上市的 TNFAI 类药物共有 3 种,它们是依那西普(Etanercept,商品名Enbrel),英利西单抗(Infliximab,商品名 Remicade)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商品名Humira)。依那西普是 II 型TNF受体(TNFR-II)与 IgG1-Fc 的融合蛋白,用药方式为皮下注射。英利西单抗是由人 IgG1-Fc 和鼠 Ig 可变区组成的嵌合体 TNF-α 单抗,阿达木单抗是人源 IgG1 型 TNF-α 单抗,这2 种药物均经静脉注射给药[1]。TNFAI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反应、感染、肿瘤、淋巴增殖性疾病、神经脱髓鞘病变以及狼疮样综合征[1]。由于风湿性疾病多累及生育年龄女性,同时以 TNFAI 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应用越来越广泛,TNFAI 对妊娠是否有影响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我们复习了2007 年 2 月1日以前 PubMed 中关于上述 3 种 TNFAI对妊娠影响的临床观察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烜  黄力新  聂松青  齐宪荣  张强 《药学学报》2003,38(11):863-866
目的以单纯胰岛素为对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研究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二级结构的变化。方法分别对单纯胰岛素、胰岛素与空白脂质体混合物(样品I)及包裹胰岛素的脂质体(II)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FTIR谱图形状与单纯胰岛素相比基本一致,仅α-螺旋百分比略有下降(由36.09%分别下降到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略有增加(由47.83%分别增加到53.29%和51.36%)。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别(α-螺旋百分比为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为53.29%和51.36%)。结论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的二级结构与单纯胰岛素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新疆大花罗布麻叶中罗布麻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大花罗布麻叶中罗布麻甲素的含量。方法 SupelcosilTMLC18色谱柱 (4.6mm× 2 5 0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 - 0 .1%磷酸水溶液 (40∶6 0 ) ;流速 1ml·min-1;柱温 35℃ ;检测波长 35 8nm。结果 罗布麻甲素和其他组分可达基线分离 ,线性范围 0 .0 2 1~ 0 .12 6 μg(r=0 .9995 ) ,平均回收率为 96 .4 % ,方法精密度的RSD =2 .8% (n =6 )。 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病例摘要患者男,55岁。1997年因腹泻于外院发现血小板(30~35)×109/L,未诊治。2000年5月出现刷牙时易牙龈出血、鼻衄,伴乏力,外院查血小板20×109/L;血肌酐(Cr)正常,尿素氮(BUN)8·2mmol/L;B超:脾厚48mm;骨髓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活检(-),考虑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氨肽素、肌酐治疗,因血小板无明显升高而停药。2002年7月查尿蛋白(+),尿红细胞(ERY)(+),未诊治。2004年10月患者出现腹胀、纳差,尿量减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伴脱发,无雷诺现象、口干、眼干、口腔溃疡、光过敏、皮疹等。11月22日入我院,查血小板13×109/L;血Cr18…  相似文献   
6.
重组水蛭素经蟾蜍肺泡膜的转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瑜  吕万良  胡新  张华  张烜  王学清  张强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7):1318-1322
 目的考察重组水蛭素跨膜转运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对转运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为重组水蛭素肺部给药的体内评价打下理论基础。方法将蟾蜍肺泡膜作为肺液上皮体外模型,装在水平扩散池上,向给药池中加入荧光标记的重组水蛭素(FTTC-rHV2),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给药池初始浓度、不同的转运方向的条件下测定表观渗透系数,同时考察给药池溶液中高渗透压、酸性pH、加入渗透促进剂或者代谢抑制剂时的转运情况。同时监测膜电阻的变化。结果FTTC-rHV2的表观渗透系数具有浓度非依赖性、温度非依赖性和方向非依赖性。酸性pH环境、高渗透压和吸收促进剂使表现渗透系数明显增加,而代谢抑制剂对袁观渗透系数没有明显的影响。3h内膜电阻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膜的完整性得以保持。结论重组水蛭素经蟾蜍肺泡膜的转运是一个非能量依赖、非载体依赖的被动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乙酰丙酮钒在大鼠胃、小肠和大肠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实验,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钒(V)浓度.结果:乙酰丙酮钒在10mg·kg-1剂量下在胃和大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2.853h-1和0.587h-1,AUC分别为158.6ng·mL-1·h和642.7ng·mL-1·h;在不同给药剂量(以钒计)10,25和50mg·kg-1时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1.414,1.664和17.118h-1,AUC分别为1 714.0,4 641.2和5 554.7 ng·mL-1·h.结论:大鼠胃和大肠是乙酰丙酮钒的不良吸收部位,而小肠有较好吸收,吸收方式可能是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方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的疗效。方法 选PBC合并SS患者79例,分为3组:单用熊去氧胆酸组(U组,29例)、熊去氧胆酸+泼尼松龙组(UP组,37例)、熊去氧胆酸+硫唑嘌呤组(UA组,13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结果3种方案对PBC合并SS患者的乏力、瘙痒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种方案治疗后ALT、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TBil、DBil、IgG、IgM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BC合并SS以肝脏受累为主要表现时应以治疗PBC为主,熊去氧胆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治疗未发现优于单用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近2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主要死因构成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1986年1月至201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SLE住院患者的死亡病例.采用x2检验、t检验和Kaplan-Meier 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近25年SLE的住院患者共3554例,死亡252例,女性223例,男性29例,SLE死亡患者占同期SLE住院患者的7.1%;其中女性为7.2%,男性为6.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4);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为SLE 3个最常见的主要死因,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38.5%、17.1%和12.3%,弥漫性肺泡出血、肺动脉高压、冠心病、血小板减少继发出血、肺间质病变、狼疮肺炎、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是SLE的常见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4%、4.4%、3.2%、2.8%、2.4%、2.0%、2.0%、1.2%和1.2%.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主要死因为狼疮肾炎、感染和狼疮脑病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1.4%、25.7%和25.7%;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主要死因为狼疮肾炎、感染和狼疮脑病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27.6%、24.1%和24.1%;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主要死因为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1.6%、21.1%和15.8%;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主要死因为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4.9%、20.6%和7.9%;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感染是最常见的死因,其次为狼疮脑病和肺动脉高压,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60.3%、11.8%和7.4%,主要死因为狼疮肾炎的患者仅1例,占同期死亡患者的1.5%.SLE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最常见,占总死亡人数的32.5%;其中狼疮脑病和感染死亡在发病1年内最常见,分别占狼疮脑病和感染死亡人数的41.9%和32.9%;狼疮肾炎死亡在发病10年后最常见,占狼疮肾炎死亡总人数的32.3%.性别和发病年龄与SLE主要死因有关,冠心病男性死亡患者占50.0%,因冠心病死亡的患者发病年龄50岁以上者占75.0%.结论 1986-2005年,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是SLE的3个最常见死因,2006年至今,肺动脉高压取代狼疮肾炎成为SLE第三大死因.SLE死亡患者死于发病1年内比例最高.SLE患者感染死亡逐渐增多,已成为SLE的最常见死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花罗布麻颗粒中罗布麻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g.L-1磷酸水溶液(40∶60);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58nm。结果罗布麻甲素在0.021~0.21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2.9%(n=9)。结论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大花罗布麻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