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3篇
  免费   1652篇
  国内免费   905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305篇
妇产科学   187篇
基础医学   1094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3794篇
内科学   1808篇
皮肤病学   252篇
神经病学   508篇
特种医学   8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355篇
综合类   7248篇
预防医学   2778篇
眼科学   277篇
药学   2740篇
  36篇
中国医学   2772篇
肿瘤学   630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717篇
  2022年   681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749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684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1638篇
  2013年   1286篇
  2012年   1385篇
  2011年   1468篇
  2010年   1409篇
  2009年   1288篇
  2008年   1305篇
  2007年   1270篇
  2006年   1218篇
  2005年   1073篇
  2004年   952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517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412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将胶原酶Ⅳ注入SD大鼠右侧 纹状体中建立脑出血模型,通过免疫印迹和ELISA 等方法测定大鼠脑出血后48 h 的Sirt2 的表达及炎症变化。利 用Hemin 诱导PC12 细胞损伤模拟体外脑出血模型,并检测Sirt2 及炎症变化;采用短发夹RNA(shRNA)-Sirt2 沉 默Sirt2 在PC12 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炎症的影响。结果:手术后48 h 脑出血行为学评分最低。脑出血组Sirt2 的表达 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脑出血组IL-6、IL-1β 表达显著升高。结论:脑出血可以促进Sirt2 的表达和炎症反应,降低 Sirt2 的表达可减缓炎症反应。 关键词 脑出血;沉默信息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消通益方联合常规西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CI术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消通益方,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P<0.05)。2组患者治疗后ST段及T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hs-CRP逐渐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7、14、30d时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消通益方联合西药治疗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hs-CRP水平来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从而稳定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变异弓状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60例弓状线变异患者资料,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弓状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影像记录弓状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 结果低位弓状线50例(83.3%),位于脐下8~12 cm,表现为不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向下呈逐渐变薄、变少的散在纤维。无弓状线10例(16.7%),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弓状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含有后鞘)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30±15)min,术中腹膜损伤率8.3%(5/60)。术后发生血肿3例,血清肿2例,皮下气肿3例,无慢性疼痛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低位和无弓状线患者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骼疾病,绝经后女性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骨折风险评价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是一款研究、应用广泛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近年来研究表明,虽然FRAX?尚不完美,但对女性人群的骨折具有合理的预测能力,结合其他骨折危险因素对该工具进行调整、改进的研究也多见报道。设立符合本国国情的FRAX?阈值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使用该工具和进行临床决策。美国设立了固定的FRAX?阈值,英国则是按年龄分层的阈值。国内对FRAX?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暂无特异的干预阈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工具在我国的推广使用。笔者回顾了国内外FRAX?对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能力、骨量异常的诊断能力、在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人群中的应用和干预阈值的研究等最新成果,为临床医生了解FRAX?的研究进展、探索针对我国人群干预阈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在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51例进行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温度差异将患者分为A组(18~22℃,20例)和B组(23~28℃,31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时间均比A组降低(P<0.05),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减少(P<0.05)。结论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的不同温度,中低温(23~28℃)显示出更少体外循环机工作时间和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