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结肠和直肠癌化疗相关贫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治疗结、直肠癌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6 2例结、直肠癌采用以奥沙利铂为主联合方案化疗所致贫血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rhEPO治疗组 34例 ,给予皮下注射rhEPO 4 0 0 0 0U/周。对照组 2 8例 ,不给予rhEPO治疗 ,仅给予五参芪口服液。结果 :治疗后 4周起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 (Hb) ,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总数 (RBC)均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rh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9.4 % ,对照组为 2 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rhEPO 4 0 0 0 0U/周对晚期结、直肠癌联合方案化疗相关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23例复发性宫颈癌给予TP方案化疗:用紫杉醇135~150mg/m^2静脉滴注持续3h,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分曲天用(d1、2),21d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 CR2例(8.7%),PR9例(39.1%),SD8例(34.8%),PD4例(17.4%),总有效率(CR+PR)47.8%。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肌肉及关节疼痛等。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PET-CT指导下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59例在PET-CT定位下行3DCRT的Ⅲ期NSCLC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Cox 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  相似文献   
4.
放射损伤对鼻咽癌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放疗前后鼻咽癌(NPC)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T(Tr)细胞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探讨NPC患者免疫抑制机制和放疗对免疫抑制的影响,为有效提高NPC的治疗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初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后和3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CD4+CD25high T细胞比例.结果放疗前鼻咽癌患者CD3+、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而CD4+CD25high T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76±1.06)%,(2.06±0.98)%,P<0.05];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比较,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减低(P<0.05),而CD4+CD25high Tr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8±1.02)%,P<0.05].结论CD4+CD25high Tr细胞可能是鼻咽癌患者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与鼻咽癌免疫逃逸有关.放疗后外周血CD4+CD25high Tr细胞比例比CD4+/CD8+比值更能敏感反映免疫功能状态,有可能成为鼻咽癌的更有效的免疫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探讨胸部放疗在Ⅳ期NSCL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有远处转移并行胸部放疗的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进行分析,对统计学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用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2年生存率分别为34.2%、12.3%,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Ⅳ期NSCLC预后的因素有是否吸烟、转移灶数、胸部放疗剂量(P=0.021、0.000 1、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数、胸部放疗剂量是系统化疗并行胸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Ⅳ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0.045)。结论:Ⅳ期NSCLC行胸部放疗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并且转移灶数目、胸部放疗剂量是影响其生存的显著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病例摘要 患者48岁,2020年10月初因"接触性阴道流血"至外院就诊,活检病理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盆腔磁共振示:子宫颈占位性病变,符合宫颈癌表现.2020年10月27日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膀胱镜下取活检,病理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合妇检、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宫颈鳞癌FIGO Ⅳ A期(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增敏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前、放疗中癌组织的细胞增殖、凋亡及VEGF的影响。方法41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Ⅱb-Ⅳa期)随机分成两组,增敏组(20例)常规放疗 伊立替康,伊立替康40 mg/m2,放疗第一天开始使用,在放疗后1 h内给予,每周1次,共用5周;对照组(21例)常规放疗。每个病例在放疗前及放疗(10 Gy)后的24 h各取材1次。原位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LI),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计算宫颈局部肿瘤消退50%所需时间(T50)。结果增敏组治疗中及治疗诱导的A-L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4,P=0.034);PCNA的表达增敏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37);VEGF的表达增敏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上升,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25)。增敏组T50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诱导的A-LI与T50呈负相关。结论伊立替康增敏可抑制放疗早期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放疗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使宫颈肿瘤消退50%时间缩短,肿瘤体积缩小更快。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8例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 ,分为两组 ,EPO治疗组 2 8例给予皮下注射rhE PO ,剂量为 15 0 μg/kg ,3次 /周。对照组 30例不给予EPO治疗 ,仅给予五参芪口服液 ,10ml,3次 /日。 结果 治疗后 4周起EPO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总数 (RBC)均明显上升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3% ,对照组为37 1% ,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结论 EPO对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