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心肌营养素-1(CT-1)和糖蛋白130(GP130)在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与心室重构的关系,以及替米沙坦对心室重构及CT-1和GP130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周制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VH)(10只)和替米沙坦组(Tel)(10只),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替米沙坦组灌胃给药(3 mg·kg-1·d-1),连续4周.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的CT-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GP130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肥厚组SBP、DBP和MBP显著升高(P=0.022,0.011,0.013),LVMI和RVMI亦明显升高(P =0.010,0.017);心肌组织AngⅡ含量、CT-1 mRNA和GP13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32,0.021).相关分析表明,心肌组织中CT-1 mRNA和GP130的蛋白表达与AngⅡ及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替米沙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较肥厚组显著降低(P =0.041,0.021,0.019),降低LVMI和RVMI(P=0.038,0.042),血浆AngⅡ含量显著增加,心肌AngⅡ含量显著降低(均为P<0.01),CT-1 mRNA和GP130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29,0.018).结论 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中CT-1 mRNA及其受体GP130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替米沙坦逆转心室重构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T-1及受体GP130蛋白的过度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评价艾格列净对比安慰剂或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gov、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数据库,搜集关于评价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10月31日。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包括4 7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与安慰剂比较,艾格列净5 mg能明显降低HbA1c(%)水平[WMD=-0.68,95%CI(-0.87,-0.49),P<0.000 01]、提高HbA1c<7%达标率[OR=2.82,95%CI(2.21,3.60),P<0.000 01]、降低空腹血糖(mmol·L-1)水平[WMD=-1.49,95%CI(-1.80,-1.18),P<0.000 01];与安慰剂或阳性药物比较,艾格列净5 mg能明显降低体重(kg)[对比安慰剂:WMD=-1.98,95%CI(-2.44,-1.53),P<0.000 01;对比阳性药物:WMD=-2.68,95%CI(-4.04,-1.33),P=0.000 1]。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或西格列汀比较,艾格列净5 mg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率(P>0.05);与格列美脲比较,艾格列净5 mg能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OR=0.18,95%CI(0.12,0.28),P<0.000 01];与安慰剂或阳性药物比较,艾格列净5 mg不会增加尿路感染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但能明显增加生殖器感染发生率[与安慰剂比较:OR=3.56,95%CI(1.83,6.94),P=0.000 2;与阳性药物比较:OR=8.66,95%CI(3.54,21.17),P<0.000 01]。艾格列净15 mg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结果与5 mg的相似。结论:艾格列净能有效降低血糖且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同时能降低体重。尽管艾格列净会增加生殖器感染的发生率,但其总体耐受性较好,不会增加尿路感染、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鉴于纳入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小,上述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随访时间长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发生于老年人,造成持续性腰背部剧烈疼痛,椎体变形,脊柱后凸,如果引起神经症状可导致双下肢不全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传统的保守治疗不但恢复时间长,而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本研究拟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腰椎微创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1月采用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症共122例。其中男77例,女45例,年龄45-70岁,平均57.8岁。采用Quadrant 微创通道下减压、椎间融合、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或)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椎间融合情况,术前与术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Nakai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22例患者手术的情况:单节段,手术切口长度3.0-3.5cm,平均3.2cm;手术时间105-247min,平均137min;出血量60-250ml,平均106ml;双节段,手术切口长度4.0-4.5cm,平均4.2cm;手术时间156-294min,平均188min;出血量90-380ml,平均157ml。1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与ODI值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椎间骨性融合(95.5%),3例可能融合(2.7%),2例未融合(1.8%)。根据Nakai分级,优83例(74.1%),良20例(17.9%),可6例(5.4%) ,差3例(2.7%),优良率(92.0%)。结论:微创通道下减压椎间融合结合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T-1mRNA和gp130在高血压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意义,以及替米沙坦对心肌营养素-1(CT-1)和糖蛋白130(gp130)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周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心肌肥厚组和替米沙坦组,另设10只作为假手术组。替米沙坦组灌胃给药3 mg/(kg.d),连续4周。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的CT-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gp130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CT-1mRNA和gp130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心肌肥厚组比较,替米沙坦组CT-1mRNA和gp130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中CT-1mRNA及其受体gp130的过度表达与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替米沙坦逆转心室重构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T-1及受体gp130的过度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了解医院自制内服制剂在放置过程中的质量情况。方法 对我院自制的内服制剂颠茄合剂共10批次进行了存放中的含量测定和动态微生物限度监测。结果 存放1年后的本品的含量仍达到93.5%以上(规定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微生物限度检查为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控制菌数均为0个。结论 存放1年后的我院自制的内服制剂-颠茄合剂的含量和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周造成后负荷增高型大鼠模型,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肥厚组和替米沙坦组,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替米沙坦组灌胃给药(3mg·kg-1·d-1),连续4周。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放免法测定心肌和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的CT-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肥厚组SBP、DBP和MABP显著升高(P<0.05),LVMI和RVMI亦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CT-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替米沙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P<0.05),降低LVMI和RVM(IP<0.05),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CT-1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大鼠表达上调的CT-1参与心室重构;替米沙坦下调CT-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防治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正>尼古拉综合征(Nicolau syndrome,NS),又称药物性皮肤栓塞或青斑样皮炎,是一种因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所引起的罕见皮肤不良反应[1]。该病于1925年首次报道,一患者臀部肌肉注射铋剂治疗梅毒时出现了该不良反应[1]。NS通常表现为注射后注射部位立即出现疼痛,随后出现红斑样肿胀、出血性斑块,偶可出现注射部位坏死。根据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