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48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597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36篇
  4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浆置换预防ABO血型不合的儿童骨髓移植中溶血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血浆置换预防ABO血型不合的儿童无关供者骨髓移植中的溶血。方法采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机,对2例ABO血型主侧不合的儿童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的受者以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方式置换血浆。结果血浆置换后,相应供者血型特异性的凝集素清除效果好,骨髓输注后未发生严重溶血反应。结论血浆置换可以预防ABO血型不合的儿童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的受者溶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FK506-壳聚糖膜片与培养的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生长状况和纯度较好的第3代雪旺细胞,分别传代接种于含有FK506-壳聚糖膜片、单纯壳聚糖膜片的培养皿中培养,以盖玻片作为对照组.计算3组雪旺细胞倍增时间、雪旺细胞纯度;用MTT法比较不同膜片上雪旺细胞的生长活力,绘制生长曲线;S-1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雪旺细胞倍增时间对照组为5.9 d,单纯壳聚糖膜片及FK506-壳聚糖膜片组均为4.0 d;雪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0%、89%,93%;雪旺细胞增殖情况以FK506-壳聚糖组最佳,单纯壳聚糖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各组雪旺细胞均呈S-100阳性,FK506-壳聚糖组与单纯壳聚糖组雪旺细胞排列呈典型的漩涡状或栅栏状.结论 FK506-壳聚糖膜片具有更显著的组织相容性与生物功能性,并保持了雪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肱骨头粉碎骨折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螺钉克氏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四部分骨折患者22例,术后用ConstantFunctionalScore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人工肱骨头置换组优于LCP固定组(P<0.05),两者均优于螺钉克氏针内固定组(P<0.01)。结论对于年龄偏年轻,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LCP内固定应考虑为首选;对于严重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2-DE-MAIDI-TOFMS/MS技术研究Z24对Wistar大鼠连续5d灌胃给药血浆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进一步分析Z24对大鼠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每组6只,每天以不同剂量的Z24(0、50、100和200mg/kg),麻醉动物后取血,分离血浆,一部分用于生化指标检测,一部分用于血浆蛋白质组分析,处死动物后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2-DE分离血浆蛋白,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利用ImageMaster2DPlatinum5.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确定发生表达变化的差异蛋白点(P<0.05),选取分离好且呈一定剂量关系的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MS/MS-MS方法获取差异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和序列信息,在IPI-RATv3.23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以C.I.%>95%作为判断依据鉴定差异蛋白,检索差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分析Z24对大鼠肝毒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血浆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mg/kg组ALP、Tch含量升高(P<0.05),100mg/kg组ALP、TG、Tch含量升高(P<0.05),200mg/kg组ALT、AST、ALP、AL、TBI、TG和Tch含量升高(P<0.05);AST、ALP、TBI和Tch含量变化呈剂量-效应关系。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动物肝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空泡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且病变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剂量下Z24已引起了大鼠肝损伤。2-DE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100和200mg/kg组分别有90、111和160个蛋白点发生明显的表达改变(P<0.05),其中100和200mg/kg组同时改变的蛋白点有34个,50、100和200mg/kg组同时改变的蛋白点有38个;对其中的29个差异蛋白点进行了质谱分析,有16个蛋白点经数据库检索后鉴定出相应蛋白,去冗余后包括11种蛋白,包括表达上调的载脂蛋白E、精氨琥珀酸合成酶、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前体、丛生蛋白前体、触珠蛋白、肌动蛋白前体以及表达下调的胎球蛋白等。结论载脂蛋白E表达上调提示脂类代谢出现紊乱,丛生蛋白与细胞凋亡有关,精氨琥珀酸合成酶与鸟氨酸循环有关,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功能是输送肝内储存的视黄醇(VitA)到周围组织,这些蛋白质表达的改变提示Z24的肝脏毒性作用与脂类代谢紊乱及细胞凋亡有关,进而引起了肝脏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DMD/BMD)是由营养不良性基因突变引起的X 连锁性疾病。应用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检测突变 ,在常规诊断实验中很难实现 ,主要是由于基因的大小和结构所决定的。这段基因长度为 2 4Mb ,包括 79个外显子 ,这些外显子由 14kb的mRNA编码。每个外显子均 <2 0 0bp ,而内含子却在 10 9bp到 2 0 0kb以上变化不等。由于发生新突变 (约占DMD的 1/ 3) ,基因重组率高于正常水平 (约 10 % ) [1 ] 以及种系镶嵌现象 ,进一步阻碍了其研究[2 ] 。1 策 略建立一套固定的基因诊断程序来分析所有的DMD/BMD是…  相似文献   
6.
梁杰雄  文纯 《普外临床》1997,12(3):174-175
作者报告了17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患者急腹症外科处理的方法与结果。其结果表明在抗凝期间行急腹症手术,可以通过暂停抗凝药物,注射维生素K1,逆转抗凝作用,合理地解决抗凝,外科急腹症及心脏瓣膜血栓形成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张力带法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带法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吕德成,汤欣,孙立众,吴春明,黄辽江,姜长明掌、指骨骨折在手外科中比较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固定,从而影响手的功能锻炼,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确保外伤后手的功能恢复,治疗上应力求缩短制动时间,尽早进行功能...  相似文献   
8.
例 1 男 ,6个月 ,因“头控差 3个月”入院。第 1胎第 1产 ,足月顺产 ,出生体重 3.1kg ,出生情况良好。生后 3个月起被发现不能抬头 ,四肢主动运动少。体检 :体重 7.3kg ,头围 4 0cm ,神志清 ,营养可 ,反应迟钝 ,哭声弱。前囟已闭 ,左眼内斜视 ,有视物跟踪 ,对声音有反应。颈无  相似文献   
9.
我军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医用箱组的WXX 2000通用箱,自装备部队以来,我部进行了多次试装,现将试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PAH)对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心肌细胞原位末端标记、左心室心肌凋亡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半定量分析和HPLCRIA法分别检测了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因各种原因引起缺氧和缺氧合并PAH[PASP>30mmHg,PAMP>20mmHg(1mmHg=0.133kPa)]死亡的17例患儿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5种相关凋亡基因蛋白表达及心肌Ang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缺氧组的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凋亡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缺氧合并PAH组与缺氧组却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缺氧及缺氧合并PAH组心肌组织Ang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合并PAH组高于单纯缺氧组,2组相比较P<0.05。缺氧和缺氧合并PAH患儿心肌组织AngⅡ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3,P<0.01,0.551,P<0.05)。结论:缺氧是引起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而PAH的形成并未进一步使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加重,缺氧与AngⅡ在引起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