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尔硫卓联合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并慢性快速房颤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联合小剂量地高辛对心力衰竭并慢性快速房颤患者血压、心室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心功能Ⅱ~Ⅲ级慢性房颤患者 10 6例 ,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5 0例 ,单用地高辛 ,治疗组 5 6例 ,地尔硫卓与地高辛联用 ,其余治疗二组相同 ,7~ 10d为一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输出量 (CO)。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室率明显下降 ,控制满意 ,血压、LVEF及CO变化二组相似。结论 :地尔硫卓联合小剂量地高辛治疗心衰并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心室率较单用地高辛效果更好 ,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内膜夹层12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CS)17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少。初步结果提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选择性应用CS,有益于PTCA后急性并发症的防治,亦可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早期血运重建,11例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血流为TIMI3级,残留狭窄15.5±8.8%,1例并发血管内膜夹层形成行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死亡。结果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实现稳定有效的血运重建,有利于减少心肌梗塞面积及心脏泵功能损害、降低再梗塞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乏(Valsalva)氏试验是令病人深吸气后闭住口鼻用力拼气10秒钟,并观察其心率、心音、杂音及血压的变化。若病人不能完成此试验,可将一手压其腹中部,并令其向压迫的手挺腹,可达同样的目的。由于拼气时胸腔内的压力突然增高,以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及血压随之下降;并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但在停止试验后,心排出量回复正常,并有短暂的血压升高及反射性的心率减慢。当心力衰竭及大的自左向右分流存在时,由于肺静脉充血,左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生长因子的过量表达是影响内膜增生/血管重塑的重要因素。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有明确的防治再狭窄的作用。该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实验性大鼠再狭窄模型动脉TGF-β1、PDGF-BB蛋白内膜表达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探讨血府逐瘀汤防治PTCA再狭窄的机制。方法取32只雄性SD大白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其中对照组和剂量组采用Fishman干燥空气法,构建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依据血府逐瘀汤剂量[1.5、3.0和6.0g/(kg·d)]分为小、中、大剂量组。灌喂2周后取血,处死后获取颈动脉再狭窄节段,分别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TGF-β1和PDGF-BB免疫组化测定(S-P法),使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血管腔面积的定量测定。结果腔面积在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分别为0.041、0.019和0.009),大剂量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66548.7167±22214.5339)μm2vs(302922.6520±20346.8768)μm2,P=0.284;经直线回归分析,腔面积和血府逐瘀汤剂量之间r=0.424,P=0.039。TGF-β1在对照组和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DGF-BB对照组和给药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防治再狭窄的产生,其作用可能与其通过降低TGF-β1表达水平有关,与PDGF-BB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6.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⒇李传昶欧淑其蒲晓群吕引祝郑昭芬陈凡邓金华孟霜媛(附属湘雅医院心内科长沙410008)关键词二尖瓣狭窄;气囊扩充术中图号R541.21984年,日本学者Inoue首先报道应用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内皮素 (ET)的水平以及硝酸甘油的影响 ,探讨硝酸甘油的扩血管和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4 0例正常人和 4 0例CHF患者外周静脉血浆中CGRP和ET的基础值 ;给予CHF患者以硝酸甘油 2 5~ 5 0 μg /min静脉滴注治疗 ,并在治疗后不同时间采血测CGRP和ET的浓度。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前CHF患者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 (P <0 .0 0 1 ) ,ET 1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0 1 ) ;②CHF患者治疗后CGRP浓度升高 (P <0 .0 0 1 ) ,而ET的浓度下降 (P<0 .0 0 1 ) ,伴随有平均动脉压 (MAP)的明显降低 (P <0 .0 0 1 )。结论 :硝酸甘油治疗CHF能促进CGRP的释放 ,不仅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 ,而且可改善神经内分泌的失衡 ,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不少临床工作者在处理心力衰竭时,常以硝苯吡啶与地高辛合用。而前者易诱发洋地黄中毒现象鲜为人知,有关报告甚少。笔者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刘×,男,22岁,住院号308221,因劳力性心悸,气促6年,症状加重1月,于1987年8月17日入院。6年前患者在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常服地高辛0.25mg/日,症状即缓解。入院体查:半坐卧位,呼吸32次/分,脉搏100次/分。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双肺基底部可闻少量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40次/分,节律绝对不齐,心尖区可闻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肝于右肋下2cm。下肢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工心脏起搏术已在国内普遍应用。我院自1982年4月至1986年1月安置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13例次,现对其临床疗效与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 安置埋藏式起搏器的指征按国内统一规定,即①心脏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及三束支传导阻滞,有症状尤其有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力衰竭者,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极慢引起心力衰竭、意识模糊或心绞痛等症状,或有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者;③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心室停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