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体信号分子可作用于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开展, 以及新型气体信号分子释放剂的出现, 采用气体信号分子治疗肺动脉高压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对气体信号分子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7例疑似ACS患者在胸痛发作3h内采取静脉血测定PAPP-A、IMA及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2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0倒,ACS组40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7例.[结果]①ACS组中PAPP-A及IMA含量(16.19±2.13 mIU/L,0.608±0.097ABSU)明显高于SAP组(4.720±1.960 mIU/L,0.436±0.022 ABSU)及对照组(4.390±1.150 mIU/L,0.246±0.135 ABSU)(P<0.001),IMA与PAPP-A呈显著正相关(r=0.80,P<0.01).②PAPP-A及IMA对检测ACS早期的灵敏度分别为85%及80%,两者联合灵敏度达95%.[结论]PAPP-A及IMA在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可能是ACS早期的预测因子,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CS早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与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方法,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A组:狭窄90%~94%;B组:狭窄95%~99%;C组:狭窄100%。采用Rentrop标准评价CCC形成,将266例患者分为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对CCC形成组者,按Werner冠状动脉侧支连接(CC)标准评价CCC功能,分为CC 0级、CC 1级、CC 2级3组,比较分析266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CAD患者、401支冠状动脉CCC形成和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组CCC形成比例高于A与B组(P<0.05 ), B组CCC形成比例高于A组(P<0.05); 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MI、血清HDL-C及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CC形成患者中,CC 2级组血清HDL-C最高、LDL-C最低,CC 0级组血清HDL-C水平最低、LDL-C最高(P<0.05)。结论:在严重狭窄冠状动脉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CCC形成与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CCC形成比例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AD患者,血清HDL-C及LDL-C水平与CCC的形成无关;但与CCC功能有关,HDL-C水平高者CCC功能好,而LDL-C水平高者则CCC功能差。  相似文献   
4.
血清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者和非冠心病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进入回归方程,提示血清直接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其相关强度与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FBS)相似。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胆红素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方法 收集128例NSTEMI患者,根据不同用药方式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n=39)、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组(B组,n=46)和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组(C组,n=41)。治疗4周后,比较3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4周后,A组复合项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周后,B组和C组血小板聚集率、血Fib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血小板聚集率、血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剂量和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均可减少NSTEMI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增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且小剂量的替罗非班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共有5例行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而再行永久性心脏起搏 器植入。局麻下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将专用左室电极置入后静脉、侧后静脉或心大静脉起搏心室。5例患者均手术成 功,术中起搏参数满意。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起搏器参数理想。对于三尖瓣机械瓣 置换术后的患者,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室专用电极起搏心室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方法,可避免再次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参照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血塞通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3组受检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IL-6水平,而对hs-CRP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内皮素 (ET)的水平以及硝酸甘油的影响 ,探讨硝酸甘油的扩血管和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4 0例正常人和 4 0例CHF患者外周静脉血浆中CGRP和ET的基础值 ;给予CHF患者以硝酸甘油 2 5~ 5 0 μg /min静脉滴注治疗 ,并在治疗后不同时间采血测CGRP和ET的浓度。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前CHF患者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 (P <0 .0 0 1 ) ,ET 1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0 1 ) ;②CHF患者治疗后CGRP浓度升高 (P <0 .0 0 1 ) ,而ET的浓度下降 (P<0 .0 0 1 ) ,伴随有平均动脉压 (MAP)的明显降低 (P <0 .0 0 1 )。结论 :硝酸甘油治疗CHF能促进CGRP的释放 ,不仅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 ,而且可改善神经内分泌的失衡 ,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地尔硫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PTCA/Stenting)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AMI急诊PTCA/Stenting后再通的梗死相关动脉存在无再流现象者34例。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16例患者(尿激酶组),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30×104~50×104U,2002年5月至2005年8月18例患者(地尔硫卓艹组),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艹0.5~2.0mg,15~30min内注完;注射完毕15min再行冠状动脉造影,评定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无明显变化,地尔硫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明显增加(1.0vs.2.44,P<0.01)。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地尔硫组高于尿激酶组(2.44vs.1.43,P<0.05),达TIMI3级患者地尔硫组明显多于尿激酶组(66.7%vs.12.5%,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地尔硫0.5~2.0mg能有效改善AMI急诊PTCA/Stenting术无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A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合并冠状动脉狭窄(B组)及冠状动脉狭窄(C组)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分布、心肌缺血改变的差异。结果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差异无显著性;病变血管分布A组多累及右冠脉,B组、C组多累及左前降支,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心绞痛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与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A组低于B组、C组(P<0.05,P<0.01);LVED值A组小于B组、C组,EF值A组高于B组、C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心肌缺血的影响较冠状动脉狭窄低,但并非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