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口腔颌面部症状为首发的颌骨转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jaw,MAJ)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20年符合纳入标准的MAJ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14例分别源于肺(6例)、肝(4例)、肾(2例)、前列腺和贲门(各1例).骨质改变分为5型:溶骨型占5/14,边缘呈浸润型改变;混合型占4/14,边缘大多呈虫蚀状改变;成骨型占1/14,边缘呈硬化型改变;类囊型及牙槽骨吸收型分别占3/14、1/14,边缘均呈地图型改变.结论:MAJ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的下颌骨后部.首次将其在传统分类基础上,新增类囊型及牙槽骨吸收型.MAJ以进展迅速的溶骨型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及局限性软组织肿块,且颌骨无明显膨隆及颏部麻木综合征为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贾继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并兼任多个国内外肝病学术团体及杂志的重要职务。其主要科研方向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以及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及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1-溴丙烷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溴丙烷染毒组、低剂量牛磺酸干预组、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牛磺酸对照组.1-溴丙烷采用玉米油稀释,经口染毒,剂量800 mg/kg,染毒15~2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实验21 d处死动物,迅速分离大脑皮层及海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中牛磺酸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复合体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溴丙烷染毒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降低(P<0.01);与1-溴丙烷染毒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HPLC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溴丙烷染毒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牛磺酸含量明显降低(P<0.001,P<0.05),与1-溴丙烷染毒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脑组织牛磺酸含量明显升高(P<0.001,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溴丙烷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复合体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0.05,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复合体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趋势有明显逆转,与1-溴丙烷染毒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01).结论 补充牛磺酸可抑制l-溴丙烷诱导大鼠大脑的神经细胞凋亡,维持大脑线粒体正常功能,进而改善1-溴丙烷致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贫血类型对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体检人群中筛选出388例老年贫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贫血病人按红细胞体积及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种类型,同时纳入65例老年正常血红蛋白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4组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及正细胞性贫血组的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游离三碘原氨酸(FT3)水平下降,TSH水平升高,但大细胞性贫血组及正细胞贫血组与正常对照组的FT4、FT3及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组内比较发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的FT4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贫血病人,FT3水平则较另2组贫血病人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在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不同贫血类型老年病人间,其甲状腺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不同贫血类型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HBV治疗适应证变化对治疗率和需要治疗人群特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中国消除乙肝临床研究平台(CR-HepB)数据库中未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病毒学、血液学及血生化信息。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在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40例未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4%为男性,68.7%年龄为30~59岁,46.8%临床分期不确定。根据2015年版、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2022年版专家共识,分别有625例(17.2%)、1333例(36.6%)、和2890例(79.4%)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2022年版共识新增需治疗患者1557例,其中1424例(91.5%)符合男性ALT>30 U/L、女性ALT>19 U/L的治疗阈值。2022年版专家共识新增需治疗患者的ALT、HBV DNA水平、APRI和FIB-4评分显著低于2019年版指南新增需治疗患者(P值均<...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9年8月8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09年5月5日因原发性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在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基泼尼松龙三联方案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009年7月5日患者出现间断发热、腹泻,无咳嗽、咳痰、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温波动在37.3~38.4℃.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术后无明确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7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8 mm Hg(1 mm Hg=0.133 kPa);腹部平坦,上腹部可见"人"字形手术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T管固定在位,引流通畅;腹软,无柔韧感,未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下颌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诱导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探讨神经炎性反应在1-BP致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BP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