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鹭鸶咯口服液对小鼠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岩  刘振龙 《现代免疫学》1995,15(6):355-357,362
我们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观察了鹭鸶咯口服液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和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g/100ml)和16%两个药物浓度,该药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均无毒性,且刺激其大量增生。对于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在体内外作用均显著。在8%、16%、32%三个药物浓度上,该药物对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制约执业药师合理流动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药学服务最薄弱的环节——社会零售药店中执业药师非常缺乏的现状,就制约执业药师流向零售药店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振龙  张利 《今日药学》2008,18(4):81-82
通过对药品检验系统的基本情况、存在弊端以及发展形势和要求进行分析,阐述了引入检验员制度的战略意义,并结合药检工作实际,提出了引入检验员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了阿拉伯—甘露聚糖制剂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发现制剂不仅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活性,而且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杀伤小鼠S180肿瘤细胞的作用.提示制剂有可能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提高巨噬细胞杀伤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解决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骨破坏及炎症损伤两大难题,拟克隆入骨保护素功能区与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肽段融合基因,进一步观察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鉴定活性.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9在首都医科大学免疫学系实验室完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总RNA中扩增骨保护素成熟肽段编码区基因,构建pGEM-TEasy-骨保护素重组质粒.以此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骨保护索-热休克蛋白70功能区DN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骨保护素-热休克蛋白70,将其转化E.coli.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后收集菌体蛋白,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免疫印迹鉴定该融合蛋白的表达,以破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及抑炎实验检测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①实验最终获得人骨保护素全长基因片段,人骨保护素-热休克蛋白70功能区DNA片段已被正确插入到pET-28a载体中,转化菌株可表达人骨保护素-热休克蛋白70融合蛋白.②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约在Mr22000处有蛋白的超表达,而未诱导菌株未发现有此条带.③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表明,融合蛋白能与抗人骨保护素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④破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能够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数量,具有体外抑制骨破坏的生物活性.⑤抑炎实验表明,融合蛋白具有显著减轻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模型炎症反应程度的作用,说明融合蛋白中热休克蛋白70具有抑制炎症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在E.coli.BL21(DE3)中表达了骨保护素-热休克蛋白70融合蛋白,体外功能实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与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治疗老年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随机分为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组与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组,其中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组17例,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组11例。比较2组术后1 d,2 d,3 d,14 d,3个月OM线上第5层面的中线偏移值。并比较两组引流液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组与单腔引流管单纯引流组中线偏移距离术前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 d两组中线偏移距离仍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2 d,3 d,14 d,3个月中线偏移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引流液清亮需要的中位时间为2 d,无1例复发。对照组引流液清亮需要中位时间为3 d,2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型双腔引流管+持续灌注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对流感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表达至关重要。编码聚合酶各亚基的基因序列高度保守的特点使其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抗流感药物靶标。本研究通过构建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依赖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在细胞水平上建立了以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流感药物筛选模型。特异性评价和统计学分析表明,该筛选方法灵敏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针对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抗流感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8.
海星甾醇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海星甾醇C01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方法:麻醉大鼠股静脉快速iv5?Cl2诱发室颤(VF),记录大鼠的VF发生和死亡数,小鼠尾静脉ivCaCl2-Ach混合液(10ml/kg)诱发小鼠房颤(扑),记录房颤(扑)的发生率;麻醉大鼠冠脉结扎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记录结扎5min和再灌期各时间点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比较ST段的变化,电刺激致家兔室颤,记录室颤阈值。结果:海星甾醇C801显著降低了CaCl2诱发VF的发生率,抑制小鼠房颤(扑)的发生,对大鼠结扎期 再灌期各个时间点都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减轻结扎造成的心肌缺血及再灌所致的心肌损伤,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家兔室颤阈值,降低VF的发生。结论:C01能对抗多个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实验模型,提示C01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测rAAV2-BPI1-199-Fc 1重组病毒(rAAV-BF)感染对不同品系小鼠的抗细菌感染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Dot-blot、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改良ELISA方法和内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重组BPI1-199-Fc 1(rBF)蛋白在CHO细胞和小鼠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中内毒素含量的变化;建立最小致死量(MLD)E.coli致死模型,检测rBF基因转染小鼠对MLD E.coli感染的抵抗作用。结果(1)rBF蛋白在CHO细胞和两品系小鼠骨骼肌细胞中成功表达,血清中rBF蛋白具有中和内毒素和杀伤E.coli 的作用;(2)在MLD E.coli腹腔感染后,两品系小鼠rAAV-BF感染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小鼠;基因转染组小鼠血清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空载体对照组;rAAV-BF感染与头孢呋辛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菌作用,两品系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纯rAAV-BF感染组。结论rAAV-BF感染组小鼠对致死性E.coli感染具有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HIV-1蛋白酶 (PR) 活性的严格调控对于病毒的生存至关重要。在病毒蛋白表达及病毒颗粒装配过 程中, 处于病毒前体蛋白Gag-Pol中的蛋白酶必须以无活性状态存在, 避免前体蛋白Gag-Pol和Gag被提前酶切加工 (前体蛋白早成熟化)。干扰HIV-1蛋白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特异性的激活前体蛋白中的蛋白酶, 诱导前体蛋白早成熟化, 就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根据这一设想, 运用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建立细胞水平的HIV-1前体蛋白早成熟化激活剂筛选模型, 并通过3 000个化合物的试验性筛选对筛选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灵敏可靠, 特异性高, 重复性好 (Z' 因子为0.9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