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4例浮肩损伤的病例,年龄20-51岁;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12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2例。对于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干骨折者,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对于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者,采用切开复位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全部病例均先复位和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按照Herscovici的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本组病例优7例,良5例,可2例。结论浮肩损伤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加长型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长节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股骨粗隆下长节段骨折采用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结果 10例均获得随访,未出现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内固定失效及明显髋内翻畸形,无骨折不愈合。末次随访时参照Sander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优6例,良3例,中1例。结论国产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长节段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涉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自2009-07—2014-10收集206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研究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采用Schatzker法及罗从风三柱法分别对骨折进行分类,后柱再分为后内侧柱和后外侧柱,筛选出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病历。根据后柱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结果 206例获得随访平均15.6(12~36)个月。150例骨折涉及后柱,其中130例涉及后外侧柱,97例涉及后内侧柱。206例无一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术后12个月复查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复位不良者3例。结论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发病率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合适的切口、内固定方式等,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椎板回植及纤维蛋白封闭剂在椎管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在治疗原发椎管内肿瘤时联合应用椎板棘突回植及纤维蛋白封闭剂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椎板棘突回植术及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椎管内肿瘤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26~55岁。病程1个月~2年。肿瘤位于胸段8例,胸腰段3例,腰段5例。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及下肢不全瘫。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为椎管内髓外硬脊膜内占位性病变。其中单发神经鞘瘤9例,脊膜瘤5例,多发神经鞘瘤、胶质瘤各1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行X线及CT检查,复合体回植物位置良好,无螺钉突破椎板压迫硬脊膜。术后全部获12~42个月随访,疼痛及瘫痪程度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及工作能力。3例患者复查MRI示硬脊膜结构清晰,无明显粘连及压迫征象。14例患者复查CT未见骨不愈合及回植的复合体移入椎管,椎板内侧缘骨质未因过度增生而对硬脊膜产生新的压迫。结论在行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及椎板棘突回植术可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保持椎管的完整性,避免继发性椎管狭窄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伴椎体内裂隙样变(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的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PVP治疗32例OVCF伴IVC,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症状,站立位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中部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角,记录术中骨水泥量、并发症,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术中注射骨水泥量3.5~6.25 ml,平均4.25 ml。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1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率34.4%(11/31)。随访6~18个月,平均10.8月。术前VAS评分(8.3±0.8)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2.4±0.7)分(P=0.000)和末次随访时(2.1±0.6)分(P=0.000)。术前ODI评分(40.5±2.0)%,显著低于术后1周(21.0±1.8)%(P=0.000)和末次随访时(20.0±1.6)%(P=0.000)。术前椎体前缘高度(10.88±1.36)mm,显著低于术后1周(17.72±2.59)mm(P=0.000)和末次随访时(17.25±4.29)mm(P=0.000)。术前Cobb角20.22°±1.84°,显著高于术后1周13.75°±1.24°(P=0.000)和末次随访时13.47°±1.22°(P=0.000)。结论 PVP是治疗OVCF伴IVC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王旭  袁翠华  刘寿坤  陈继良 《吉林医学》2009,30(23):2967-2968
目的:介绍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结合椎管成形术+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8年10月采用后路摘除椎管内肿瘤的同时结合椎管成形术+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椎管内肿瘤23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结合椎管成形术+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椎管内肿瘤,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能预防硬膜外粘连,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AO三叶形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原发胸椎横纹肌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横纹肌肉瘤是发生于肌肉组织中的常见恶性肿瘤 ,但发生于骨的原发横纹肌肉瘤少见 ,而原发于椎体的横纹肌肉瘤更为少见。我院近期收治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17岁 ,因腰背部酸痛伴跛行 2个月于 2 0 0 0年 11月 2 2日入院。查体 :一般状况差 ,T10 棘突处轻度后突畸形 ,脐平面以下触痛觉减退 ,双下肢肌力正常。X线及MRI提示 :T10 椎体呈压缩性改变 ,椎间隙正常 ,见图 1。胸片、腹部B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血沉均正常。考虑T10 椎体肿瘤。行肿瘤刮除 +植骨融合术。术中见肿瘤大小为 3 0cm× 5 0cm× 3…  相似文献   
9.
Pilon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 ,目前多按Ruedi-Allgower分型 ,共分为 3型[1 ] :Ⅰ型 :胫骨远端关节面劈裂骨折无明显关节面移位 ,Ⅱ型 :关节面骨折有移位无粉碎 ,Ⅲ型 :胫骨远端压缩和粉碎性骨折。本院自 1 997年 1月~2 0 0 1年 6月共收治 2 2例Ⅱ型和Ⅲ型Pilon骨折患者 ,其中 1 6例应用AO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应用AO三叶形钢板固定的 1 6例患者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2 1~ 43岁 ,平均 36 1岁。受伤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 2h~ 1 4d。开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