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NA重组技术的出现,开创了一门新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即基因工程蛋白质纯化技术。其原理是将易于纯化的“标签”加在目的蛋白上构成融合蛋白,利用所加标签特性,来纯化目的蛋蛋,最后将标签去掉,达到纯化目的蛋白质的目的。本文将简要地说明该技术基本原理,介绍几种标签类型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螺旋CT资料,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显示方法.结果全组病例显示椎体骨折36例,椎体骨折伴椎管狭窄13例,小关节脱位12例.多层螺旋CT 能很好地显示相应的骨折、脱位及椎管情况,尤其是MPR 及MIP 对椎体骨折显示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MPR、MIP能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需要经过一较长时间的糖尿病前期,在前期预测糖尿病的发生,筛选T1DM病的高危人群.及时进行免疫干预治疗是预防T1DM的关键,因而T1DM的早期诊断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3例95足,随机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切开组)42例48足和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组(撬拨组)41例47足,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跟踪随访1年,评价X线影像学指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 临床指标比较,撬拨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切开组(P<0.05);放射学指标比较,两组跟骨高度、宽度及Bohler角、Gissane角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aryland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疗效均较好,优良率分别达到87.5%及91.49%,但两组间比较其评分、疗效分布情况及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撬拨组切口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组(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其出现切口异常的概率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低,故临床上可以更多考虑此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藻糖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对疑为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进行鉴定及检测结果比对,探讨一种便于临床采用、快速且廉价的检测光滑念珠菌的方法。方法:收集近3年真菌培养阳性菌株,选出在科玛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孵育48 h后疑为光滑念珠菌200株,比较科玛嘉显色结果,经过37 ℃和42 ℃分别孵育3 h、6 h、24 h海藻糖发酵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待测菌株到种。分析不同待测菌株对于发酵海藻糖的能力,评价海藻糖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方法的最佳时间和温度,评估并比较科玛嘉显色和海藻糖发酵试验对于鉴定光滑念珠菌的诊断效能。结果:200株待测菌株中,仅有光滑念珠菌有快速发酵海藻糖的能力,42 ℃孵育3 h为海藻糖发酵试验的最佳条件。快速海藻糖发酵试验的正确率为99.00% (198/200),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达到98.66%(147/149)和100.00%(51/51),相比较而言, 科玛嘉显色对于鉴定光滑念珠菌的正确率为79.50%(159/200),敏感性和特异性仅为89.93%(134/149)和49.02%(25/51)。与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方法比较,海藻糖发酵试验具有更好的时间 效益比值。结论:快速海藻糖发酵试验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在3 h获得鉴定结果,费用低廉,具有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开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四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联合测定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IG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克罗恩病(CD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例UC组和20例CD组以及10例肠道疾病组患者和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ANCA、ASCA、IGA、PAB水平.在四个组中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0%、25%、10%和0%,UC组显著高于后三组(P<0.05);而ASCA的阳性率分别为15%、60%、10%和0%,CD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IGA阳性率分别为30%、65%、10%和0%,CD组亦显著高于二个对照组(P<0.05),但与u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NCA /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5%、90%、84.6%和66.7%,而ASCA /ANCA-的诊断CD分别是35%、95%、87.5%和59.4%.IGA /ANCA-的诊断cD分别是45%、95%、90%和63.3%;AN-CA、ASCA和IGA阳性有利于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却不能敏感地筛选;ANCA、ASCA和IGA联合检测可作为UC和CD鉴别诊断,是IBD非创伤性鉴别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监测某口腔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s)感染的情况,为口腔专科医院住院病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制定隔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口腔专科医院住院病区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共检出的70例次多重耐药菌病例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种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检出病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次数的0.79%,其中院内感染34例次,社区感染36例次,感染部位仅涉及手术切口和肺部,感染率分别为68.57%和31.43%。多重耐药菌病例发生与疾病种类、外伤史、外院住院史等相关,多重耐药菌分离出13种病原体,主要病原体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N)、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ESBLs大肠埃希菌(ECO)、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要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早期识别的能力,加强对社区感染病例的监测,特别是有外伤史和戴气管套管的患者,尽早将分泌物或痰送细菌培养,做好预防;要督促医院相关科室定期发布耐药菌变迁及药敏结果,以便医务人员根据结果更好地选择抗菌药物;要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时对已发现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口腔黏膜病初诊患者唾液真菌培养标本中红酵母属的检出率、病原学及分离人群特征,探讨其在口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中医黏膜科唾液真菌培养阳性病例,分析红酵母菌的检出状况.30株菌落数> 200 CFU/ml的红酵母菌经API 20C AUX系统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测序鉴定到种,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分离人群的临床特征.结果 2010年和201 1年红酵母属的检出率(占全年唾液培养阳性标本的百分比)分别为2.5%(78/3113)和2.9%(82/2823);30株红酵母菌中2株为黏红酵母菌,28株为胶红酵母菌,对唑类药物抑制90%受试菌时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氟康唑>128 mg/L;伊曲康唑>4 mg/L;伏立康唑=4 mg/L.携带红酵母属的病例以口干[30%(9/30)]和高血糖患者[30%(9/30)]居多.结论 红酵母属可分离自口腔黏膜病患者唾液,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差,其携带可能与口腔及全身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微创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8月-2018年8月期间5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固定术,观察组则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机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手术前2组患者的数据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