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清热止血方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卵白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复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4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11)、清热止血方组(3.17 mg/kg,n=11)、雷公藤多苷组(4.69 mg/kg,n=11)、联合组(清热止血方3.17 mg/kg+雷公藤多苷4.69 mg/kg,n=11)、激素组(醋酸泼尼松2.34 mg/kg,n=10),另设空白组(n=9)。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2次/d,连续灌胃4周。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病变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中TXNIP、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搜集整理多年来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中英文文献,以了解演变过程及研究热点,为研究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1年9月28日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研究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图谱显示,并结合文献查阅对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最终纳入中文文献 1263篇,英文文献448 篇。张君、SUZUKI分别是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研究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岛县立医科大学分别是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研究显示机构之间缺少良好的交流合作;对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中、英文文献里的关键词分析,主要表现在发病人群、临床表现、 肾脏病理分型、治疗方案、结局及预后,中文文献更加强调中医药的应用,例如儿童发病,症见皮肤紫癜、血尿,治则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药为雷公藤等,英文文献更注重实验室检查,例如凝血功能、牛津分型、结局及预后等结论: 图谱直观展示了自1976年至2021年9月28日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近45年的研究情况,明确了当前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但是仍存在一些研究不足,需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且加强作者及机构间的合作,为今后研究紫癜性肾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韩姗姗  丁樱  代彦林  张霞  王龙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2):4137-4144
背景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部分可累及肾脏发展为紫癜性肾炎(HSPN),影响预后。因此在HSP的发病早期寻找肾脏损伤的预测因子十分必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HSP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然而未见系统的循证研究。目的 全面搜集相关文献,评估HSP发病早期脂质代谢异常是否能作为HSPN的预测因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2-10。收集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诊断标准、性别、年龄、例数(HSPN组/非HSPN组)、观察指标〔两组人群起病时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M(ApoM)〕、研究类型、发生情况(初发/复发)、病程、随访时间,运用纽卡斯尔-沃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5 312例患者,失访26例,纳入HSP患儿5 286例,其中1 997例发展为HSPN,NOS评分均≥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HSPN组患者起病时的TC水平〔WMD=0.72,95%CI(0.51,0.92)〕、TG水平〔WMD=0.61,95%CI(0.45,0.77)〕、LDL水平〔WMD=0.65,95%CI(0.41,0.89)〕高于非HSPN组,ApoM水平〔OR=0.32,95%CI(0.12,0.85)〕低于非HSPN组。结论 高水平的TC、TG和LDL可能是HSP发展为HSPN的预测因子,HDL水平与HSPN关系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ApoM有望成为HSPN的新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代彦林  吕晓颖  高敏  李雪军  王龙  丁樱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9-13,后插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丁樱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用药、配伍规律及其治疗思想.方法 搜集其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门诊治疗紫癜性肾炎的医案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软件Excel 2013进行药物频数统计,SPSS Modeler 14.1的Apriori建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SPSS Statistics 2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非肾病水平的蛋白尿)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分层随机对照试验方案,将诊断为HSPN的316例患儿分为中医组(轻型132例、重型83例)和西医组(轻型60例、重型41例)。中医组的治疗方案为雷公藤多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清热止血方,中医轻型组的雷公藤多苷起始剂量为1.5 mg/(kg·d),中医重型组的雷公藤多苷起始剂量为2 mg/(kg·d)。西医轻型组的治疗方案为低分子肝素钙+贝那普利+双嘧达莫+中药模拟剂,西医重型组在西医轻型组的基础上加用泼尼松。治疗12周,随访36周,比较4周、12周2个治疗节点的尿蛋白、尿红细胞疗效;此外,在随访结束48周时统计复发率,12周治疗期结束后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尿蛋白疗效方面,4周和12周时,中医组较西医组、中医轻型组较西医轻型组、中医重型组较西医重型组可降低尿蛋白(P<0.01)。尿红细胞疗效方面,4周和12周时,中医组较西医组、中医轻型组较西医轻型组、中医重型组较西医重型组可降低尿红细胞(P<0.01)。复发率方面,中医组与西医组、中医轻型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文献挖掘探讨中药减轻雷公藤雌性生殖毒性的规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规避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以“雷公藤、中草药、生殖”为主题,检索自198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人工筛选文献,用Excel2021数据透视表统计中药的药味、药性、归经和功效分类,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归纳总结符合纳入标准的43篇文献,共涉及84味减轻雷公藤雌性生殖毒性的中药,使用频率≥1%的有熟地黄、菟丝子、当归、枸杞子等28味中药,性味归经以甘、辛、苦3味,温、平、微温3性,肝、肾、脾3经占据前3,补阳药占21.88%,补血药占16.96%,补阴药占12.50%,补气药占10.49%,活血调经药占9.15%。药物关联分析得出21个常用药物组合。对频率≥1%的28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出7个新处方。结论 雷公藤雌性生殖毒性的减毒用药规律中,熟地黄-菟丝子是高频药物中最常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肾小球新月体病变是紫癜性肾炎(HSPN)重要的病理表现之一,随着HSPN发病率的升高,减少或延缓肾损伤的发生已成为防治HSPN的共识."久病入络"理念来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强调了病久入络,由气至血的传变规律,阐明了络脉损伤、络脉瘀阻等病理变化.HSPN属于"络病"范畴,病变部位在于肾络(肾小球毛细血管),肾络纤细...  相似文献   
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出血和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西医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为临床一线用药,但治疗效果欠佳,费用较高,且容易反复。丁樱教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治疗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为大法,以自拟"升板方"为基础,必要时联合激素,每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9.
丁樱教授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认为热瘀互结、动血伤络是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之标,气阴两虚、热瘀耗血是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之本,将病机概括为“热”“瘀”“虚”。并提出了“凉血散血”的治则,研制了院内制剂清热止血方,临证中强调以清热凉血釜底抽薪、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滋阴养血增水行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标记定量(TMT)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双补丸减轻雷公藤多苷片致雄性生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4周龄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组(12.5 mg·kg-1·d-1)和双补丸组(3.125 g·kg-1·d-1),每组7只,连续灌胃12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附睾组织病理情况;采用TMT标记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应用Western Blot验证富集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病理结果表明,双补丸能显著减轻雷公藤多苷引起的睾丸、附睾病理损伤,增加生精细胞及线性精子数量。蛋白组学共鉴定出蛋白质7 381个。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有34个差异表达蛋白,经双补丸干预后有21个差异表达蛋白显著回调,其主要涉及与生殖相关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双补丸可显著上调与生殖密切相关的PI3K-Akt通路上磷酸化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