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患患者179例,观察患者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终板处理情况、钢板类型、植骨及椎体撑开情况等。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有17例患者发生钛网沉陷,沉陷的原因主要为骨密度下降、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术中过度撑开、终板刮除过多、使用非限制性钢板、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螺钉进钉深度过浅和方向不当、钢板放置位置偏斜等。术后所有患者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3.5分(P〈0.01)。162例未发生钛网下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4.4分和4.7分:发生钛网下沉患者中。6例有临床症状者沉陷时和沉陷3个月时的JOA评分为2.9分和3.8分.7例无临床表现者为3.3分和3.9分.4例有临床症状行翻修手术者翻修术后1周和3个月时JOA评分比翻修前提高3.3分和3.7分。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可发生钛网下沉,骨质疏松患者应该避免使用钛网。手术时应尽可能增加钛网与终板接触面积,多保留相邻终板,选用限制性钢板,尽量选择自体骨植骨,避免椎间过度撑开等。防止术后钛网沉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与直肠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直肠普通腺癌29例(普通组)和黏液性腺癌12例(黏液组),术前行常规MR及10个b值(0、10、20、50、100、200、400、800、1 200、2 000 s/mm2)IVIM序列扫描,比较2组肿瘤实质区标准扩散系数(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普通组标准ADC、D、f值均明显低于黏液性腺癌(P < 0.01)。普通组不同病理分级病人间标准ADC、D、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标准ADC、D、f值鉴别诊断普通腺癌和黏液性腺癌的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98×10-3 mm2/s、88.3%、55.7%、0.748,0.81×10-3mm2/s、91.7%、72.9%、0.814,43.00%、75.0%、72.9%、0.758。结论IVIM参数能定量反映不同组织学类型直肠癌细胞密集度及灌注特征,其中以D值诊断与鉴别价值最佳,有助于术前预测和治疗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行后路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32例椎体压缩>2/3并伴脊柱后凸畸形的老年患者行后路脊柱后凸矫正及椎体成形术.对手术前后患椎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3.5个月.手术前,患椎平均剩余高度为27.8 %,脊柱后凸Cobb角25.3°,腰背痛VAS评分8.06,ODI为90%;术后1周,各项指标分别为63.1%,8.5°,3.14,59.7%;手术后3个月,分别为62.7%,8.69°,1.4,31.32%.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行脊柱后凸矫正及开放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5.
6.
7.
韦超料  江波  廖曦 《广西医学》2012,34(2):215-217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对4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症状以气促、心悸、胸闷为常见,主要体征有心脏扩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41例患者中,治疗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8%;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LVEF明显提高,LVD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疗效.方法 将颅脑创伤性脑疝53例,分为单瞳孔散大组22例,双瞳孔散大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术后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CP)、环池显示率、瞳孔回缩率和GCS评分,其结果用t检验分析.结果 颅内压监护:两组患者术后24 h ICP<20 mm Hg的病例比例显著增高,72 h>40 mm Hg比例显著降低;脑池显示率:术后48 h单瞳散大组81.82%,双瞳散大组51.61%;瞳孔恢复率:24 h瞳孔恢复正常,单瞳散大组77.27%,双瞳散大组32.26%;GCS评分:全组术后GCS评分平均(8.02±3.03)分,比术前(4.10±0.82)分提升(3.92±2.2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果:良好/中残64.15%,重残/长期昏迷7.55%,死亡28.30%.结论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能有效扩增颅腔容积,增加侧后方的减压空间,具有缓冲脑干中轴部位的颅内压作用.  相似文献   
9.
CP是男科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达4%~25%,临床多以会阴部和腰骶部疼痛不适以及下尿路异常症状为主,病程易迁延复发。经研究发现免疫异常在CP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CP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的探索具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韦超料 《华夏医学》2000,13(1):60-61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AMI)是内科常见急症、重症。因老年患者生理特征改变 ,往往缺乏典型胸骨后压榨样疼痛 ,而以其他系统症状突出 ,常易误诊、漏诊、贻误治疗 ,能否作出及时诊断对预后影响极大。笔者对我院 1 985~ 1 999年收治的 33例老年非典型 AMI首发症状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其诊断率。1 临床资料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 ,男 2 1例 (6 3.6 % ) ,女 1 2例(36 .4% ) ,年龄 6 2~ 81岁 ,平均 6 8.5岁。1 .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经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及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符合 1 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1 ] 。1 .3 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