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桡骨背侧T型钢板?尺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76例;疗效评价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3年,按改良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7.37%?无患儿出现肌腱卡压?断裂现象?结论:桡骨背侧T型钢板?尺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调查婴儿期急诊患儿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儿资料,1岁以内就诊并拍摄胸腹部X线平片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CS患者。统计其人口统计学特征、椎体及肋骨畸形位置和类型、椎管内畸形以及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情况。结果:共有46318例婴儿期急诊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9643例,女16675例,就诊时年龄124±127d(1~365d)。其中83例确认有CS,患病率为1.8‰。83例CS患者中男52例,女31例,男女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就诊年龄为1~365d(72±95d),就诊原因:呼吸系统相关主诉34例(41%),消化系统相关主诉45例(54%),哭闹4例(5%)。畸形部位:主胸段(T6~T11)62例,上胸段(T1~T5)37例,胸腰段(T12~L1)23例,腰段(L2~L4)11例,腰骶段(L5~S1)1例。单节段畸形患者34例(41%),随着畸形累及节段数增加患者呈递减趋势。23例(27.7%)患者合并肋骨畸形,其中19例存在主胸段肋骨畸形,13例患者连续3根及以上肋骨畸形。3例患者存在椎管内异常。37例(44.6%)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其中7例合并两种系统畸形。最多见的合并畸形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6例,19.3%)和先天性肛门闭锁(20例,24.1%)。结论:婴儿期急诊患者中CS患病率为1.8‰,椎体畸形及肋骨畸形最好发的区域为主胸段。合并严重肋骨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或消化系统畸形的CS患儿因相关症状出现较早、就诊及时,其脊柱畸形容易被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28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8例?切开复位时23例同时行尺骨近端截骨逆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17例行环状韧带重建手术,19例以细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随访采用Broberg-Morry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周~3年2个月,按Broberg-Morry标准评定,术后优良率达92.86%,疗效满意?结论:陈旧性孟氏骨折对儿童肘关节功能?外观均有较大影响?切开复位时,桡骨头能否顺利复位决定尺骨是否需要行截骨矫形?肱桡关节克氏针固定?环状韧带重建能够维持桡骨头复位的稳定?桡骨头脱位时间和患儿年龄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总结万向椎弓根螺钉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矫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2009年4月期间本科使用万向椎弓根内手术矫形的66例重度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41例;平均18.2岁.侧凸主弯Cobb角平均113.4°(80°~165°),后凸角度平均90.5°(49°~165°),旋转Ⅱ-Ⅳ度.手术行后路矫形38例,截骨矫形28例,其中二期手术矫形1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安全完成矫形手术,手术时间3.5~6.5 h,平均5.6 h,出血450~3 300 ml,平均1 577 ml.术后出现一过性单侧下肢不全瘫1例,给予甲强龙冲击、神经营养治疗3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侧凸Cobb角平均42.9°,矫形率62.1%,后凸角度平均32.3°,矫形率64.3%,身高平均增长8.9 cm.[结论]万向椎弓根螺钉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矫形率.  相似文献   
6.
万向椎弓根钉在不同矢状角下把持力的生物力学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万向椎弓根螺钉在不同矢状轴成角下对连接棒把持力的变化及与固定钉的抗拔出力比较。方法取Bonovo公司阿尔卑斯(ALPS)5.5系统万向钉、5.5连接棒共24件,平均分为3组,按矢状轴成角0°(A组)、20°(B组)、-20°(C组)组装螺钉与连接棒,对照组(D组):市场上常用的威高5.5固定钉、5.5连接棒共8件,体外组装。采用拉力测试机器测试连接棒的横向拔出力。结果 B组及C组椎弓根螺钉拔出力最大,且基本相同,A组万向螺钉组拔出力其次,D组拔出力最小。B、C组与A组、A组与D组之间最大拔出力进行比较,提示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向椎弓根螺钉对连接棒的把持力大于固定螺钉,矢状轴成角对连接棒把持力大于无成角,且与矢状轴成角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备导航模板,实现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髋臼方向精准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单侧髋关节脱位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左侧5髋,右侧7髋;年龄1.5~5.0岁(平均2.3岁)。依据CT数据,使用Mimics软件将健侧髋关节镜像到对侧,将患侧髋关节行计算机辅助模拟Salter骨盆截骨术,旋转患侧髋关节与健侧髋关节镜像重合,根据术中可暴露的骨盆表面形态设计导航模板,通过快速成型技术打印模板,指导手术。比较术后患侧髋臼指数(AI)与术后健侧AI、患侧中心边缘角(CEA)与健侧CEA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12例髋关节脱位患儿,建立了制作Salter骨盆截骨术的个性化导航模板的方法。患儿手术时间为40.2~64.5 min[(50.6±8.5)min];术中出血量为35~60 mL,平均52 mL。患儿术后检查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无一例患儿出现感染、导板异物残留等并发症。术前患侧AI[(38.4±2.8)°]与健侧AI[(21.6±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7,P<0.05);术前患侧CEA[(-5.8±12.6)°]与健侧CEA[(21.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8,P<0.05);术后患侧AI[(21.7±0.8)°]与健侧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7,P>0.05);术后患侧CEA[(21.2±2.6)°]与健侧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5,P>0.05)。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备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Salter骨盆截骨术中精准地行髋臼旋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