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围术期酸碱和生化的变化。方法:7例病人行原位肝移植术,在无肝期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监测围术期酸碱和生化指标。结果:(1)与术前相比,pH各期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BE和SBC在转流60分钟及关腹时降低;与转流前期相比。pH以后各期变化不大。术期pH在7.35~7.45范围之内;(2)血糖在各期都升高,血钙降低,体温逐渐降低;(3)血钾在肝血管开放后一过性增高,由3.17mmol/L升至3.53mmol/L。结论;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酸碱和生化变化轻微,避免了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高血钾,但体温和血糖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哌库溴铵预注效果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哌库溴铵(pipecuronium)是一种长效的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由于其起效较慢,应用预注法行诱导插管可望缩短其插管时间,确切效果尚有不同看法。文献报道预注效果主要取决于预注量(PD)、预注时间(PI)及插管时间(ID)三者的合理搭配[1]。本文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2年4月以来选择了盆腔手术病人40例,对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两种不同的注药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与分组:40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2~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上腹器官簇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4例杂种猪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的术中、术后生理学指标变化。平均冷缺血时间为154±26分钟,平均转流时间64±13分钟。受体平均手术时间222±31分钟。受体术中平均失血1600±210ml,平均输血935±65ml。手术结束后20分钟平均体温33.14±1.83℃,下降3±1.53℃。手术前后血pH、HCO-3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改变显示大部分受体(10/14)术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8例有呼吸性代偿。所测11例受体手术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血氧含量有所下降。3例移植物单纯用Colins液灌注而不做灌洗者出现高血钾症。血流动力学以无肝前手术开始后20分钟值为对照,测得转流早期、开放后早期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心输出量有较大变化。认为在术中减少出血、维持体温正常、维持酸碱平衡以及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不同注药方式效果观察吴昌彬,陈秉学,王彪,邓天忠(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州、510080)主题词麻醉,硬膜外;注射,硬膜外;剂量效应关系,药物中图号R614.42为探讨如何改善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我科从1992年4月以来,...  相似文献   
6.
36例择期手术术中需行控制性降压的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其中 TNG 组12例,SNP 组11例,ATP 组13例。降压期间观察到的各项变化有:MAP 分别比降压前下降26.01%(TNG)、28.42%(SNP)和30.57%(ATP);SV 分别减少24.42%(TNG,P<0.05)和28.15%(SNP,P<0.001);HR 分别增快21.20%(TNG,P<0.001)和21.60%(SNP,P<0.001);ATP 组的 SV 基本无变化,HR 增加9.9%(P>0.05);SNP 组血气分析的 BE 值负值增加;SNP 组和 ATP 组各有1例心电图 ST 段明显下降,停药复压后即恢复正常。结果表明:TNG 和 SNP 降压时前负荷降低,SV 下降 HR 增快,而 ATP 对 SV 和 HR 影响均不明显,似乎是个好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4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吸入-静脉复合全麻,分别给予肌松药潘可罗宁和卡肌宁,用四个成串刺激尺神经监测肌松程度,连续心电示波监测.手术结束后给予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残余肌松作用,并连续监测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结果显示手术结束时所有病人仍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此,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者术毕仍以选用拮抗为安全.本研究证明,选用0.04mg/kg新斯的明与0.02mg/kg阿托品混合静脉注射,不论在进行拮抗时的肌松阻滞程度何种水平,大多数的病人能在16分钟内使TR恢复到≥0.7:但若TR<0.5时行拮抗.其恢复时间较TR>0.5时拮抗长,尚需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的向环路内注入地氟醚(desflurane,Des)的方法,比较其Des浓度变化规律.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间断组和连续组各15例,间断组:在时间(min)的平方[1(12),4(22),……n 2 min]点时将单位剂量的Des在 1 min 内注入环路内.连续组:则在时间(min)的平方间隔期[0-1,1-4,n2-(n+1)2 min]内将单位剂量的Des匀速注入环路内.结果①间断组中Des的最高吸入浓度(10.0±1.0)%明显高于连续组(8.5±0.3)%,最低吸入浓度(5±0.5)%则明显低于连续组(6.5±0.2)%(P<0.05);②间断组Des全程浓度波动大,起伏不定,而连续组仅前 15 min 有少许波动,以后则平稳.结论两种方法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连续法可获得比较稳定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9.
邓天忠  陈秉学 《广东医学》1997,18(12):795-796
对6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在无肝期采用左侧股静脉和门静脉至左侧腋静的体外表脉-静脉转流,转流量为400~800ml/min围术期分别在转流前,转流期30分钟和60分钟,开放后新肝期30分钟,术毕等采动脉血作酸碱和生化检查。结果显示:BE在转流60分钟有所下降(P〈0.05),Ca^2+在开放后30分钟显著下降(P〈0.05),其它指标如pHK^+等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体外静脉-静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人工心肺机的性能和体外循环的管理技术更是决定治疗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复杂的心内手术会使操作时间延长,如何才能做到体外循环安全可靠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院近年来在体外循环手术的人工心肺机管理工作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不少教训。在45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曾因电源中断、人工心机变压器烧毁、氧合器漏血或因氧合器组件粘合不密闭漏氧而产生大气泡,动脉泵管或过滤网袋破裂及机血凝固等27例意外(占5.9%,见表1)。其中25例经及时处理转危为安,2例死亡(占意外的7.4%。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