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索机械张力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构建机械张力致小鼠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于两组小鼠背部正中做2 cm长线性切口,术后第4天拆除缝合线,并安装机械牵拉装置,对照组不牵拉,实验组间断牵拉14 d。分别于牵拉14 d后(牵拉结束当天)、牵拉结束后30 d和60 d拍照并取材,HE染色分析两组瘢痕组织的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计数瘢痕组织的细胞数量,分析其胶原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牵拉14 d后,实验组形成了类似于人体瘢痕组织的红色无毛区域,平均面积(3.92±1.24)mm~2,20倍物镜下每视野细胞数为(292±34)个,胶原面积为(0.115±0.015)mm~2;对照组瘢痕区域成线状,其瘢痕面积、细胞数目和胶原含量均小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结束后30 d和60 d结果与牵拉14 d时相近。结论机械张力加载诱导形成的小鼠增生性瘢痕至少可以维持60 d,构建的增生性瘢痕实验模型有利于推动小鼠创伤后瘢痕形成机制探索。  相似文献   
2.
RNA编辑酶ADAR1对淋巴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索ADAR1活性升高对淋巴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构建反转录病毒载体;PCR从小鼠cDNA中放大ADAR1全长基因,连入反转录病毒MIEV载体,感染包装细胞后分泌病毒颗粒;(2)病毒颗粒感染T淋巴细胞CTLL2和B淋巴细胞A20,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3)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果 ADAR1/MIEV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后,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结论 ADAR1在淋巴细胞发挥功能方面起有重要的作用,但哪些物质需要编辑以及具体机制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 30例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与失败教训 .方法 从治愈与死亡病例中回顾与总结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 .如 :诊断明确即行气管切开、吸氧治疗 ,气道冲洗清除气道分泌物 ;皮质激素短期用于肺水肿或严重支气管痉挛时 ,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 .结果 本组 30例中治愈 14例 ,治疗愈率为 46 .6 % ,死亡 16例 ,病死率为 5 3.3% .结论 抓早、抓好各项治疗措施 ,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可提高此类病人的治愈率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体会@陈璧 @贾赤宇 @苏映军 @徐明达 @朱雄翔 @王小仲…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韩军涛  陈璧  刘淑娟  汤朝武  苏映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185-1188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情况,探讨成纤维细胞的最佳培养模型。方法 将正常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NsFb)分离出来并进行原代及继代培养,之后建立不同的成纤维细胞培养系统,分别利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及^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DNA代谢及胶原合成等情况,研究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单层及纤维蛋白胶中培养时细胞的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均明显强于两种胶原凝胶中培养时的情况。结论 以纤维蛋白胶为支架的三维培养系统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条件下创面愈合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GF-AB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TSFB)测定生长曲线,用MTT法观察PDGF-AB对其增殖影响的差异。结果:两种细胞生长曲线存在差异,PDGF-AB对两种成纤维细胞增殖均有明显刺激作用,且均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但作用有差异。结论:PDGF-AB可能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在瘢痕增生性疾病中起  相似文献   
6.
交联型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制及动物复合皮移植实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寻找适合烧伤创面移植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llo-ADM)。方法:将薄中厚小猪皮采用胰蛋白酸等消化,制成含基底膜的ADM,再作组织学等检测和猪复合移植实验。结果:①allo-ADM具有无细胞、无细菌、低毒性等特点。②戊二醛不同交联时间组的ADM,与自体薄中厚皮片重叠移植于猪全层皮肤切除的创面上,皮片成活率为100%,早期观察无排斥反应,外观平整;5wk时组织学结构完整,炎性反应轻,随交联时  相似文献   
7.
用大片自体皮移植治疗大面积Ⅲ°烧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大片自体皮移植对减轻大面积Ⅲ°烧伤患者治愈后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将早期救治与后期的整形、重建、功能与美容修复融为一体外的外科治疗方法。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时,为扩大皮源,我们创用了在同一供皮区和Ⅱ°烧伤初愈区重复大片供皮(刃厚皮片)的技术。结果:1980年至今,45例烧伤总面积50% ̄80%,Ⅲ°烧伤20% ̄50%的患者,采用上述治疗,全部存活,皮片存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蒙  苏映军  陈璧  汤朝武 《医学争鸣》1999,20(5):389-391
目的:研究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我们采用胶原酶二步法灌注一月龄SD雄性大鼠肝脏,制备肝细胞悬液并进行了原代培养,重点研究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对原代短期培养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现为糖原减少、溶酶体增多、线粒体肿大、嵴溶解、内质网扩张及断裂、甚至可见核空泡化、染色质消失。其中以肿瘤坏死因子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为重;若二者联合作用,则肝细胞受损更加严重。结论:内毒素与  相似文献   
9.
体外长期培养人转化角朊细胞系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SV40病毒转化的人角朊细胞系在体外长期培养过程中的细胞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转化细胞系的克隆形成率、细胞生命曲线以及血清、Ca^+对其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角朊细胞相比,转化角朊细胞系于体外形成克隆所需的最低接种密度有所降低,但接触抑制特性仍未丧失。转化细胞在体外已传代培养25代,对血清的依赖性降低,可被Ca^2+诱导分化而形成细胞膜片结构。结论:本研究所观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取第1代、第3 ̄6代RPE,以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比较角蛋白、波形蛋白、肌动蛋白、VⅢ因子和GFAP,HAM45等6种蛋白表达的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传代培养的人RPE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呈阳性;随传代次数增多,角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波形蛋白表达逐渐增强;肌动蛋白、VⅢ因子、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HMB45呈阴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