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催经的效果及副反应。 方法 在全国 8个研究中心共接收了 72 0名妇女 ,平均预期月经延迟 ( 4.9± 1 .7) d。接纳当天给予 1 50 mg米非司酮 ,3 6~ 48h后门诊阴道放置 40 0μg米索前列醇 ,并留院观察 1 h。嘱服药后 1 0 d内随诊。观察指标主要为妊娠、月经来潮。测定血清雌二醇 ( E2 )及孕酮 ( P) ,以分析月经延迟时的周期时相。 结果 在 72 0名妇女中失访 1人。在 71 9名妇女中 ,就诊时已经妊娠 492人 ,其中完全和不完全流产 46 7例 ( 95.0 % ) ;妊娠继续 2 4例 ( 4.9% ) ;异位妊娠 1例 ,作进一步处理。月经延迟 2 2 7名妇女 ,其中月经来潮 2 2 2例 ( 97.8% ) ;月经延迟>45d或停经者 5例 ( 2 .2 % )。服药后副反应中有恶心 9%、呕吐 3 .1 %。血清 E2 与 P显示 ,月经延迟者有 6 0 %仍处于卵泡期水平 ,仅 3 0 %处于黄体期 ;在妊娠组 ,6 0 %血清 P和E2 的水平相当于黄体期水平 ,说明已有极早期妊娠。 结论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催经止孕方法 ,对解决妇女担忧非意愿妊娠有利 ,免除在以后寻求流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用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副作用及避孕以外的其他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68例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期妇女,以3: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屈螺酮组(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573例)和去氧孕烯组(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195例),均服药13个周期,在服药后的第4、7、10和13个周期进行随访,观察身高、体重、月经情况等.在服药前和服药后第7、13个周期完成月经不适问卷(MDQ).结果 屈螺酮组的方法失败率(Pearl指数)为0.208/百妇女年,优于去氧孕烯组的0.601/百妇女年.两组受试者的出血模式相似,发生出血和(或)点滴出血、仅有点滴出血的天数、次数及每次出血最长时间在各个参考时相基本相似.第7个周期与服药前比较,两组受试者用药后在经期水潴留和食欲增加方面的MDQ量表评分变化、月经间期水潴留和身心健康感方面的MDQ量表评分变化,屈螺酮组(分别为-0.297、-0.057、0.033、0.150分)较去氧孕烯组(分别为-0.108、0.023、0.231、-0.023分)改善明显,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异常方面,第13个周期月经前期时,屈螺酮组的改善率(18.0%,89/494)较去氧孕烯组(11.3%,19/168)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房疼痛或触痛方面,在第7个周期经期时,屈螺酮组改善率(12.6%,62/494)较去氧孕烯组(5.4%,9/168)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螺酮组妇女的体重呈下降趋势,去氧孕烯组反之;在第13个周期随访时,两组体重的变化(与服药前比较)分别为-0.28、0.57 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屈螺酮炔雌醇片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具有良好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相似,而在体重变化、经前期症状改善等方面,屈螺酮炔雌醇片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1.5 mg左炔诺孕酮(LNG)肠溶胶囊和口服片剂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和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在全国30个医疗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随机对照性研究。将符合条件并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h内要求紧急避孕的2 880例妇女随机分配于口服1.5 mg LNG肠溶胶囊组(胶囊组)和口服1.5 mg LNG片组(片剂组),门诊随访的方式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在2 880例妇女中失访5例,最终有2 868例纳入效果分析,其中胶囊组1 908例,片剂组960例。每组各有7例妊娠,妊娠率分别为0.37%和0.73%。与片剂相比,胶囊剂的相对危险度为0.5,双侧检验95%的可信区间为0.18~1.43。两种药物可预防91%~95%未经治疗的预期妊娠。随服药时间的延迟,效果有下降的趋势;若服药后再有无保护性生活,妊娠率几乎增加了1倍。服药后24h内及1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片剂组显著高于胶囊组,其中胶囊组无妊娠,片剂组2例妊娠,妊娠率为5.9%。其他方面不良反应及阴道流血发生率较低。胶囊组与片剂组下次月经按期来潮者分别为73.5%和70%,与平时月经相似者分别为84.3%和80.3%,经期在7d内者分别为98.3%和98.7%。结论:1.5 mgLNG肠溶胶囊用于紧急避孕安全有效,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不同用药途径(口服或阴道给药)的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研究,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11个研究中心纳入的625例观察对象进入数据分析,口服组417例,其中孕8~9周198例、孕10~16周219例;阴道组208例,其中孕8~9周99例、孕10~16周109例。第1、2天分别顿服米非司酮100 mg,距首次口服米非司酮36~48 h后,口服组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间隔3 h重复给药400μg,最多4次;阴道组予米索前列醇600μg阴道放置,间隔6 h重复给药400μg,最多4次。主要评价指标为流产有效率,其他评价指标包括胚胎或胎儿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情况、月经复潮时间及安全性等。结果(1)流产有效率阴道组[98.1%(202/206)]优于口服组[94.0%(390/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按孕周分层,孕8~9周流产有效率口服组为95.9%(189/197),阴道组99.0%(96/97);孕10~16周流产有效率口服组为92.2%(201/218),阴道组97.2%(106/109);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6、0.073)。(2)胚胎或胎儿排出时间按孕周分层,孕8~9周口服组为(4.3±7.9)h,阴道组(3.8±2.5)h;孕10~16周口服组为(6.2±4.8)h,阴道组(5.5±3.8)h;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8、0.273);孕8~9周平均为(4.1±6.6)h,孕10~16周平均为(6.0±4.5)h。(3)孕8~9周观察对象胎盘娩出2 h内阴道流血量口服组平均为(63±46)ml,多于阴道组的(55±4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孕10~16周胎盘娩出2 h内阴道流血量口服组为(76±52)ml,与阴道组的(76±6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4)月经复潮时间两组均在37 d左右。(5)研究期间发生5例严重不良事件,其中2例与药物相关;其他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口服组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7.2%(239/417)、36.3%(151/417),高于阴道组的45.4%(94/208)、26.1%(54/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无论口服还是阴道给药均安全有效,这种非侵入性终止妊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作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孕激素(Progestin,P)拮抗剂,其广泛的生理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关于其在常规避孕机制和应用方面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不同方案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终止孕8~16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20例,第1、2天分别顿服米非司酮100mg,首次口服米非司酮36h后给予6种不同方案的米索,观察流产有效率,胎儿排出时间、阴道流血量及安全性等。结果:不同用药方案流产有效率均达90%~100%,胎儿排出时间4.2~9.5h,无统计学差异(P=0.465,0.253);米索一次用药流产率阴道组高于口服组;胎盘娩出后平均出血量2h内67.4ml、2~24h内37.7ml,紧急清宫率11.8%;研究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各组间均无差异(P=0.686);药物流产总体满意度84.6%。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提示米非司酮配伍不同方案米索可能均有效、安全地终止8~16周妊娠,但作为小样本前期研究,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探索优选方案、规范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由比利时妇产科专家Wildemeersch研制,于199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引入我国。后经我国多中心随机比较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吉妮IUD避孕效果可靠,脱落率,特别是远期脱落率低、疼痛发生率低。吉妮IUD最常见的副反应与其他含铜IUD一样,为月经改变。为证实加入吲哚美辛(商品名:消炎痛)的吉妮(吉妮致美)IUD对改善出血副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女,35岁,G_5P_1停经54天,要求药物终止妊娠。于1999年2月11日上午9点15分在我院门诊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00mg,用药20分钟后自觉全身皮肤刺痒,继之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睁眼困难,立即返院就诊。10点45分查体:BP18/12kPa,神清,对答切题,躯干四肢可见大小不等、多发散在风团,头皮、眼睑肿胀、充血,心率84次/分、律齐,双肺未闻干湿性罗音。考虑服米非司酮过敏所致,即刻给予  相似文献   
9.
吉妮IN与TCu380A IUD三年观察结果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正> 吉妮IN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设计独特的新型IUD,旨在降低IUD的脱落率,并减少副反应。我国于1995~1997年对607例妇女随机放置吉妮IN IUD或TCu380A IUD,并进行了12个月的观察,初步显示吉妮IN IUD的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均低于Tcu380A。为进一步了解吉妮IN IUD的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此项研究的2年和3年的临  相似文献   
10.
药铜环165、活性γ-IUD和TCu220C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9年4~10月随机放置药铜165IUD 99例,活性γ型IUD 100例,TCu220C 101例,观察五年三种IUD的脱落率分别为11.1、1.0和1.98;带器妊娠率分别为6.1、2.0和4.95;宫外孕的发生危险性含消炎痛的药铜165和活性γ型与TCu220C相比并未增加,因症取出率γ型和药铜环相似,TCu220C最高11.88;五年内继续存放率,γ型最高87.0,TCu220C74.3,药铜环70.7,γ型与其它两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活性γ型IUD含有消炎痛与铜,经五年观察,临床效果优于药铜环与TCu220C,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