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指端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端包括指腹软组织、指骨、甲床及其支持结构,因其位于手指最远瑞,所以在手外伤中较常见。由于损伤机制的不同,所造成的损伤类型亦呈多样性,且由于外观与功能上的特殊性,对指端损伤治疗的要求很高,我们就指端损伤的类型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鉴于甲床结构的特殊性,甲床损伤不存本篇介绍之列。  相似文献   
2.
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舟骨骨不连是舟骨骨折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治疗首选切开复位植骨术。手术入路既可位于舟骨背侧也可在其掌侧,前者术野较大但易损伤舟骨背侧滋养血管,后者方便矫正舟骨成角移位但术野不大,各有优缺点。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们采取舟骨外侧入路,实施桡骨茎突切除以及磨除硬化骨,骨折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指屈肌腱腱鞘内含5个环状滑车,4个交叉滑车,约束指屈肌腱紧贴指骨掌面及指间关节屈伸运动轴滑动,确保手指关节能充分屈曲。其中,第2环状滑车(简称A2)作用最突出,其次是第4环状滑车(简称A4)。滑车损伤可致指屈肌腱远离指骨、绷起呈“弓弦”状,手指屈伸运动功能障碍,指间关节屈曲挛缩,需要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4.
指屈肌腱滑车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2.3筋膜移植重建滑车术 2.3.1Cleveland术式 1933年由Cleveland最先报告:一名妇女右手中指在感染扩创之后屈伸运动障碍,移植中指浅屈肌腱修复深屈肌腱,同时又移植阔筋膜,折叠成条状,光面朝向移植肌腱重建A2和A4滑车,两端缝合固定于指骨两侧的骨膜及瘢痕组织。术后手指主动背伸、被动掌屈功能练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动力型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8例动力型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手术的临床结果(其中改良Bunnell法14例,Brand法4例).术后按疗效功能评定标准和Brand手功能评定标准,得出术后疗效的优良率.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18例术后疗效总优良率为33%.结论 动力型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术的适应证为单纯尺神经损伤者,其他复合性损伤术后疗效较差.同时应注重移位动力肌的选择、止点缝合张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次大面积肺栓塞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体征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次大面积肺栓塞治疗中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病情危重,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2年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治疗腕骨内腱鞘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应用腕关节镜治疗腕骨内腱鞘囊肿5例,其中月骨3例,舟骨1例,三角骨1例。主要症状为腕部不适、疼痛,伴握力下降和活动度降低。 X线平片及CT显示腕骨内圆形或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有硬化缘。 MRI显示病灶内为液体。采用腕关节镜下病灶刮除+自体松质骨或注射型人工骨移植术治疗,术后腕关节功能位固定3周。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平均6.8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植骨愈合满意。患者腕关节疼痛及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均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是慢性腕关节疼痛原因之一,腕关节镜技术在腕骨内腱鞘囊肿的治疗中,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RT)在智能仿生假肢信号识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MRT技术治疗4例肢体远端截肢患者,均为男性,其中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水平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处、腕掌关节和腕中关节;下肢截肢患者1例,截肢水平位于小腿中远1/3处。MRT手术是利用残端肢体内的肌肉、肌腱进行移位,将4~6根肌腱锚定在皮肤不同区域,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牵拉肌腱,使不同区域皮肤发生明显形变。术后观察项目包括皮肤形变、电容信号数据及并发症情况等。在进行电容信号测量时,嘱患者分别执行抓握、屈腕、伸腕、屈指、伸指,或踝背伸与跖屈、伸趾和屈趾动作,利用电容传感测量系统采集患肢形变信息并进行分析。 结果 4例患者均获随访,共有20处部位接受MRT手术。术后3个月时患者均能主动控制相应肌肉收缩并产生皮肤形变,有效形变率为80%(16/20)。电容信号测量结果分别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判别分析(QDA)两种分类器对各种动作进行识别,发现上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7.27%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下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32%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术后有1例患者创面不愈,经多次换药后愈合。 结论 MRT能有效将人体运动意图进行输出,增加了运动信号源的数目及强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智能仿生假肢,为人机交互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动无关,原因可能还是神经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患的炎性反应所致。2003年Yasunaga报告3例正中神经内骨间前神经束的多发狭窄,支持上述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