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次大面积肺栓塞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体征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次大面积肺栓塞治疗中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RT)在智能仿生假肢信号识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MRT技术治疗4例肢体远端截肢患者,均为男性,其中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水平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处、腕掌关节和腕中关节;下肢截肢患者1例,截肢水平位于小腿中远1/3处。MRT手术是利用残端肢体内的肌肉、肌腱进行移位,将4~6根肌腱锚定在皮肤不同区域,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牵拉肌腱,使不同区域皮肤发生明显形变。术后观察项目包括皮肤形变、电容信号数据及并发症情况等。在进行电容信号测量时,嘱患者分别执行抓握、屈腕、伸腕、屈指、伸指,或踝背伸与跖屈、伸趾和屈趾动作,利用电容传感测量系统采集患肢形变信息并进行分析。 结果 4例患者均获随访,共有20处部位接受MRT手术。术后3个月时患者均能主动控制相应肌肉收缩并产生皮肤形变,有效形变率为80%(16/20)。电容信号测量结果分别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判别分析(QDA)两种分类器对各种动作进行识别,发现上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7.27%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下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32%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术后有1例患者创面不愈,经多次换药后愈合。 结论 MRT能有效将人体运动意图进行输出,增加了运动信号源的数目及强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智能仿生假肢,为人机交互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动力型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8例动力型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手术的临床结果(其中改良Bunnell法14例,Brand法4例).术后按疗效功能评定标准和Brand手功能评定标准,得出术后疗效的优良率.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18例术后疗效总优良率为33%.结论 动力型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术的适应证为单纯尺神经损伤者,其他复合性损伤术后疗效较差.同时应注重移位动力肌的选择、止点缝合张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用钩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mallet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应用钩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mallet骨折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2月,应用钩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25例mallet骨折患者,其中Ⅰ B型18例,ⅡB型7例.采用2.0 mm Medicon微型直钢板制备1孔钩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术后行限制性远指间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2~18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周.术后疼痛程度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评价:优14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钩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mllet骨折,复位牢固可靠,内固定物不固定骨折块和关节,允许早期关节活动,有效降低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是治疗撕脱骨折块大于末节指骨基底关节面1/3 mallet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指甲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对124例指甲下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介绍治疗方法与疗效,以及常见的并发症.结果 指甲下肿瘤良、恶性均有,以良性多见,其中血管球瘤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少见,为恶性黑色素瘤及鳞状上皮细胞癌.结论 指甲下肿瘤种类多,因指甲系统特殊的解剖与生理特点,应重视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1915年Slomann将肱三头肌长头移位到肩峰,替代瘫痪的三角肌中部纤维;1932年0ber将肱二头肌短头加了进来,取得较好疗效。Haas认为单用三头肌重建外展,肌力明显不足,疗效差,可辅以二头肌短头或胸大肌。以后,Davidson(1936)、Harmon(1950)和Leffert(1988)等人相继实施了此术,均有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病情危重,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2年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治疗腕骨内腱鞘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应用腕关节镜治疗腕骨内腱鞘囊肿5例,其中月骨3例,舟骨1例,三角骨1例。主要症状为腕部不适、疼痛,伴握力下降和活动度降低。 X线平片及CT显示腕骨内圆形或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有硬化缘。 MRI显示病灶内为液体。采用腕关节镜下病灶刮除+自体松质骨或注射型人工骨移植术治疗,术后腕关节功能位固定3周。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平均6.8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植骨愈合满意。患者腕关节疼痛及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均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是慢性腕关节疼痛原因之一,腕关节镜技术在腕骨内腱鞘囊肿的治疗中,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腕关节镜辅助微创复位固定治疗月骨周围脱位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至2014年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的5例月骨周围脱位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8个月(10~32个月)。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握力、Mayo腕关节评分、Quick DASH(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评分和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影像学评估内容包括腕关节力线恢复和保持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关节炎表现。结果: 患侧平均屈伸活动度为健侧的84%,握力为健侧的90%; 平均Quick DASH评分为1, PRWE评分为5。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术后功能5例患者平均得分92分,均为优,最后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术后腕关节力线都得以恢复和维持,未见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征象。结论:腕关节镜辅助微创复位和固定治疗月骨周围脱位的早期随访结果满意,可能是一个有效和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治疗慢性远尺 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不稳定的初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8年 10月至 2009年 6月, 应用 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 6例慢性 DRUJ不稳定患者。平均年龄 22岁。男 4例, 女 2例。术中取腕背第四、五伸肌鞘管间纵行切口。切开鞘管, 显露 DRUJ背侧部分。横野L冶形切开远尺 桡背侧关节囊, 显露 DRUJ和三角纤维软骨盘。于桡骨远端尺背侧, 距离月骨窝和乙状切迹各约 5 mm 处钻孔。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做掌侧纵行切口, 切取全长掌长肌腱, 将其一端通过桡骨隧道穿至掌侧, 再用止血钳经三角纤维软骨盘下方透过掌侧关节囊, 将其引至背侧。在尺骨颈和茎突隐窝之间钻孔。将 肌腱两个断端经尺骨隧道引至尺骨颈处, 再把其中一端绕过尺骨颈。将前臂置于中立位, 抽紧缝合肌腱。 术后长臂石膏固定前臂于中立位。 4周后更换为前臂石膏, 继续制动 4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 9~24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术后没有感染及感觉神经支损伤等并发症。疼痛减轻, 握力增加。采用改 良 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 术前平均 69分, 术后平均 95分。 5例患者对手术结果 满意。结论 韧 带解剖重建术适用于无骨性关节炎的慢性 DRUJ不稳定, 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