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侧后牙缺失咀嚼肌酶组织化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一侧后牙缺失后咀嚼肌肌纤维类型构成、纤维粗细和酶活性的变化,利用图像分析仪对一侧后牙缺失后小型猪咀嚼肌酶组织化学改变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两侧咀嚼肌酶组织化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时间迁延,各肌变化发展趋向不同,一侧后牙缺失后1个月,失牙侧嚼肌和下颌舌骨肌以I型纤维为多,所有肌肉纤维直径均增大,翼外肌I型纤维和各肌II型纤维酶活性均升高;至3个月时各肌均以I型纤维占优势。咬合紊乱会引起咀嚼肌酶组织化学特征的明显改变,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时肌肉的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间苯三酚-萜烯为桉属Eucalyptus L.Herit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独特的聚酮-二萜骨架,抗癌活性显著,是抗癌先导化合物的潜在来源。综述桉属植物抗癌活性天然间苯三酚-萜烯类化合物的结构、作用机制,为间苯三酚-萜烯类抗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S- 亚硝基化是指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衍生基团连接到半胱氨酸(cysteine,Cys)硫醇上生成S- 亚硝基硫醇(S-nitrosothiol,SNO)的过程,其作为可逆的翻译后修饰有助于信号传导,在神经系统中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将从S- 亚硝基化的调节机制及其与神经系统性疾病发病过程和治疗的关系进行概述,以期为未来该类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胶质瘤生物学标志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60%~70%.因多数呈漫润性生长,手术不易全切,复发率高,预后普遍较差,恶性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仅13个月.寻求有效治疗手段,改进治疗策略,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是改善胶质瘤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对病理诊断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统(CNS)WHO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种类及发病率、年龄和性别分布、好发部位、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等一般特征。同时简要介绍了该组肿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表现和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该组肿瘤上述特征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改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视神经炎病因学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了解临床首诊为视神经炎患者的病因分布,并与西方国家视神经炎病因进行比较。 方法 对204例初诊为视神经炎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科和神经内科检查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参照国际认可的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学诊断。 结果 113例视神 经炎患者中83例(73.5%)符合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ON)。鼻窦炎在该组疾病中较为常见但仅为4例视神经炎患者的可能病因。发现结核性脑膜炎导致的视神经炎2例和梅毒性视神经炎1例。23例(20.4%)患者病因未明。 结论 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是视神经炎最常见的病因类型。尽管存在某些病因学和预后方面的不同,该组视神经炎患者的病因分布与西方国家报告较为相似。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367-369)  相似文献   
7.
<正> 腺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常常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肺炎。关于腺病毒肺炎和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而肺组织中巨细胞病毒形态的电镜观察,尚未见报道。我们结合病理组织学观察,对两例腺病毒肺炎婴儿尸检肺组织和一例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婴儿尸检肺组织材料,作了肺内病变的电镜观察,以阐明腺病毒在肺组织中的增殖状态、巨细胞包涵体及巨细胞病毒的特征,以及病毒性肺炎肺组织超微结构的一些改变。材料和方法三例因病毒性肺炎入院的幼儿,临床治疗无效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其中两例患儿生前的咽部分泌物中分离到Ⅲ型腺病毒。分泌物经免疫荧光抗体检查,Ⅲ型腺病毒抗原阳性。死后均作了尸检(尸检号为4516,4530)。取肺组织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酶染色,其结果与生前分离的病毒和免疫荧光染色一致。另一例患儿生前的咽部分泌物经免疫荧光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急性视网膜缺血事件(acute retinal ischemic event,ARIE)与急性大脑半球缺血事件(acutehemisphere ischemic event,AHIE)危险因素异同,为针对性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单中心临床病例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ARIE连续病例(ARIE组)和同期AHIE住院的连续病例(AHIE组)。采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及危险因素情况,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ARIE病例124例,AHIE病例126例。ARIE组与AHIE组比较发现,ARIE组平均年龄53±16岁,较AHIE组平均年龄67±12岁低(P<0.01);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史在ARIE与AHI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P<0.01)、糖尿病(P =0.016)、心脏瓣膜病(P =0.048)、卒中史(P =0.001)、心房颤动(P =0.007)在ARIE组比AHIE组少见,而重度颈动脉狭窄(≥70%)或闭塞在ARIE组较AHIE组常见[ARIE对于AHIE:优势比(odds ratio,OR),2.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10~4.682,P =0.025]。结论 ARIE发病年龄相对较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卒中史、心房颤动在AHIE多见,而重度颈动脉狭窄多见于ARI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置放术,术中选用保护装置27例,行球囊预扩22例,行后扩5例。结果全部患者操作顺利,共置放支架42枚,影像学评价残余狭窄<20%。临床治愈29例,好转6例。随访1~36个月,症状无复发,无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再狭窄有待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和胃化痰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配合和胃化痰降逆法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显效16例(32%),有效24例(48%),无效10例(20%),总有效率80%.结论:护理干预配合和胃化痰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明显改善症状,减轻黏膜损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