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性控尿解剖学机制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女性控尿的解剖学机制在MRI(磁共振成像)的表现和观察方法。方法对20例正常控尿的成年女性进行MRI扫描,采用八通道体部线圈、快束自旋回波(FSE)扫描序列进行扫描,采集静息时盆腔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影像。结果MRI显示,女性的尿道分三层结构,与病理学对照,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肌肉、外膜组织,但无法区分平滑肌与括约肌;与控尿有关的盆底肌肉也能够清楚显示。结论MRI能够清楚观察到女性控尿的有关解剖结构,是观察女性控尿解剖结构的较理想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带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管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TA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8月到2005年9月,我们共收治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2例,均行支架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应用IABP的患者,监测使用IABP前和使用后2h、撤机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和每小时尿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及时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帮助高危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34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5年34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全麻下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了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因为导丝不能进入真腔而放弃腔内手术,未出现死亡现象,术后疼痛症状即刻得到改善,高血压在1周至半年左右均得到改善.术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5例行CT复查,9例行DSA复查,结论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250例胸部外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胸外伤的诊治,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对250例胸外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着重讨论心脏大血管损伤,血胸血自体回输、肺挫伤,胸骨骨折的诊治,根据临床治疗经验作者重点指出:(1)抢救心脏大血管外伤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高度怀疑、迅速手术;(2)回输血胸血在3000mL以内是安全的;(3)肺挫伤的病理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对肺挫伤早期症状不严重时仍应按肺挫伤的治疗原则处理;(4)胸骨骨折诊治重点应放在观察和处理胸内器官的损伤,而胸骨骨折端不需手术可自行愈合。  相似文献   
6.
肺大皮包的临床分型及外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88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手术治疗肺大皮包 130例 ,效果满意。依据临床所见并结合临床的实用性 ,我们提出了肺大皮包的分型和相应的手术方法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30例中 ,男 116例 ,女 14例。年龄 15~ 76岁 ,平均 31 2岁 ,其中 15~ 2 9岁占 88例。 30~ 45岁 31例 ,45岁以上 11例。肺大皮包破裂致自发性气胸 12 4例 ,合并血胸 15例 ,巨大型肺大皮包 6例中大皮包未破裂者、均伴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OPD)。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 82例 ,电灼、缝扎肺大皮包。后外侧切口剖胸手术 2 8例 ,切除肺大皮包 ,褥式交…  相似文献   
7.
女性原位尿流改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总结女性膀胱全切患者行原位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至2003年12月34例女性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患者,年龄53~64岁,平均58岁。其中移行细胞癌30例,腺癌3例,鳞状上皮癌1例。原发肿瘤30例,复发肿瘤4例。34例患者均行膀胱全切,其中24例保留自主神经。所有患者均截取末段回肠,行回肠代膀胱。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 34例手术时间平均360min(280~420min),输血量平均600ml(300~1000ml)。术后30例获随访,随访6~108个月,平均61个月。术后6个月昼夜控尿率分别为90% (27 /30)和86% (26 /30)。一次性排空膀胱23例, 2例排尿可控过度,需定时导尿,另5例需采用手压下腹部排空新膀胱。23例行尿动力检查结果显示:贮尿囊容量300~520ml,充盈期囊内压<23cmH2O(6~23cmH2O, 1cmH2O=0. 098kPa),最大尿道压35 ~70cmH2O,功能性尿道长2. 6~3. 5cm,剩余尿量0~38ml。IVU检查贮尿囊球形,无输尿管狭窄,轻度输尿管返流1例,肾盂输尿管轻度扩张1例。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无肠膀胱或尿道残端复发者。 结论 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尿流改道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达宽  马平 《卫生软科学》2000,14(5):214-216
作者对本医院医疗卫生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女性控尿解剖机制在16层螺旋CT上的表现和价值.方法 对正常控尿的20位女性的下尿路、盆底肌肉进行16层螺旋cT的横截位连续增强扫描.在层距1mm、层厚2mm、螺距1.5、床进速度4.5mm/s的条件下,注射优维显后28s~35s进行连续扫描.结果 在增强的16层螺旋CT影像上,可以区分女性尿道与阴道等尿道周围组织;与控尿有关的盆底肌肉也能够清楚显示;CT观察证实女性尿道的肌肉是独立的,与盆底其他肌肉并不相连.结论 增强的16层螺旋CT可作为观察女性尿道的影像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内、冠脉内及静脉内3种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时机及安全性。方法:分别于心肌梗死(MI)后即刻进行心肌内及静脉内移植,于MI后1周进行冠脉内移植。移植BM-MNCs后4周,观察小血管密度、心功能变化及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探讨移植的时机及安全性。结果:①3种途径BM-MNCs移植后4周,小血管的密度均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P0.01);心肌内移植与冠脉内移植相比,小血管的密度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高于静脉内移植(P0.01)。②3种途径移植BM-MNCs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缩短分数(FS)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肌内移植和冠脉内移植的左室舒张末压(LVDEP)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而静脉内移植的LVDEP和LVEDD虽低于对照但无统计学差异。③3种途径移植BM-MNCs后1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明显高于各自对照及术前水平(P0.01)。④3种途径移植BM-MNCs后,均没有发现异常增生、钙化或肿瘤形成。结论:①心肌内及静脉内移植的时机应选在MI后即刻,冠脉内移植的时机应选在MI后1周。3种途径移植BM-MNCs后,均有助于促进缺血心肌中的血管新生,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心肌内与冠脉内移植BM-MNCs均有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但在静脉内移植后该作用不明显。②3种途径移植BM-MNCs后,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