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罗哌卡因(ropivacaine)具有较小的心血管毒性、毒性反应较易治疗逆转、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更趋明显以及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等优点,因此近年来认为罗哌卡因特别适用于硬膜外腔分娩镇痛,尤其是允许临产妇离床活动[1-2]。本院在观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回收联合低温保护技术应用于基层医院大出血孕产妇就地急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01~2019-12桂平市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大出血孕产妇患者40例,其中20例在基层医院实施急救手术(研究组),另20例在该院(市级医院)实施急救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回收洗涤血红细胞(RBC)的质量、功能、形态,以及两组的输注异体血情况和术后结局。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洗涤RBC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回收洗涤RBC的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P50(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K+、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回收洗涤RBC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镜下观察见两组回收洗涤RBC的大小形态均一,呈双凹圆盘状,无破裂,无游离血红蛋白(FHB),无胎儿鳞状上皮细胞、毳毛、角化上皮、胎脂等有形物质。研究组术中接受异体输血11例,对照组术中接受异体输血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异体输血量大于对照组,输血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术后发热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血液回收和低温保护技术可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急症术中有效回收利用患者自体血液,方法安全有效,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因及病变致气管出血部位,并且可通过介入治疗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止血及应用化疗药物,取病理活检等。我们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喷喉及环甲膜穿刺注射利多卡因的方法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孔开放性并腹壁悬吊式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实用性及优点。方法腹壁皮下单点悬吊结合应用脐孔开放性进第一穿刺孔行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108例,与102例有气腹腹腔镜手术作对照,比较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麻醉前、术中血气分析、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血气分析、心率、平均动脉压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应用脐孔开放性并腹壁悬吊式腹腔镜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A)对重症瓣膜病患者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7例,根据所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分为:NA+多巴酚丁胺(Dob)组(NA组,n=12);肾上腺素(AD)+Dob组(AD组,n=15)。术中监测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和动脉血气分析对两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别在术前(T0)、CPB结束时(T1)、术后6h(乳酸最高时,T2)、术后24h(T3)记录HR、MAP、CVP、连续心排血量(C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PVPI)、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动脉氧分压(PaO2)、乳酸(Lac)及其清除率(LCR),并对供氧量(DO2)、耗氧量(VO2)、氧摄取率(ERO2)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 T2、T3时两组CI持续升高,且AD组明显高于NA组(P<0.05),NA组SVRI明显高于AD组(P<0.05);HR慢于AD组(P<0.05)。T2,T3两组D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D组比较,T3时NA组的VO2、ERO2明显升高(P<0.05),而LCR和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瓣膜患者术后循环衰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时无HR增快,减少心脏做功,提高CPB后组织氧利用能力,但需要PiCCO监测下调整其输注剂量及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以1~1.5倍剂量追加肝素在肝素耐药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肝素耐药病例[全血凝固时间(ACT)<480 s]27例,分为肝素相对耐药A组(19例)和肝素明显耐药B组(7例),并从肝素抗凝正常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C组(19例).常规体外循环(CPB)首次肝素抗凝剂量为400 U/kg,肝素耐药时,第1次追加肝素量80~100 U/kg,继后ACT仍小于480 s者,一次性追加肝素使得前后2次追加总量达到首次剂量的1~1.5倍.监测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肝素、鱼精蛋白用量及ACT值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出血量.结果:27例肝素耐药病例全部能达到转机的ACT标准.术中、术后出血量,PT、APTT等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加倍剂量追加肝素纠正CPB肝素耐药安全、有效、利于掌握,明显缩短调整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技术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大出血行血液回收与回输的患者144例,其中回收血量超过400 m L的患者进行血液清洗,监测患者入室时(T0)、回收血液回输后出室时(T1)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尿量、血氧分压(PO2)、乳酸;同时监测患者入室时(T0)、洗涤悬浮红细胞时(经过滤、清洗、离心等所得)、回收血液回输后出室时(T1)的红细胞(RBC)、HB、HCT、PT、APTT值、血培养情况;随机抽取其中20份洗涤悬浮红细胞(A组)与20份库存悬浮红细胞(B组)进行RBC、Hb、HCT、K~+、Ca~(2+)比较。结果平均每例患者回收血量1 766 m L,平均每例回输血量为561 m L,所有行自体血液回收的病例中,除5例出血患者因术野血液被粪便、胃内容物污染剔除本研究外,2例患者因下腔静脉破裂血管缝合困难造成短时间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其他患者洗涤悬浮红细胞回输后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血红蛋白较入室时明显提高。所有抢救成功的患者均未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且未发生输血相关并发症。结论 BW-8100A型血液回收机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诊大出血手术的患者,并且显著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节约用血以及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肌间沟神经阻滞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间沟神经阻滞的改良何文评*经对上肢手术肌间沟神经阻滞进行改良,观察30例,28例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2例阻滞不完全,加用辅助药物后顺利地完成手术。让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患肢自然放在躯体侧。麻醉者用手摸清肌间沟,并找到肌间沟顶端。常规消毒后,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0.375%布比卡因9 mg与0.3%布比卡因9 mg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观察其麻醉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级的剖宫产孕妇64例,按随机方法分为A组32例及B组32例,A组浓度为0.375%布比卡因9 mg,B组为0.3%布比卡因9 mg。常规左侧卧位L3~4间隙穿刺成功,有脑脊液外溢后,注入同剂量9 mg的两种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注药后即平卧位,观察5 min、10 min、15 min时间点的麻醉平面,Bp、HR、RR、SpO2的变化,及术后麻醉并发症。结果:A组及B组麻醉平面都达到T6以上,达到手术要求,A组Bp变化较B组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5 min、10 min的Bp变化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HR、RR、SpO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时间A组(88.34±5.42)min,B组为(56.62±6.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未发现有并发症。结论:两组麻醉平面都能达到手术要求,0.375%布比卡因9 mg腰—硬联合麻醉持续时间对临床较有优势。麻药浓度高可能造成对脊神经细胞的损害,则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其浓度相对以0.3%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