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血清、尿中SMZ和TMP的薄层扫描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血清和尿中SMZ的线性检测范围为4~128μg/ml,最小检出浓度为1.6μg/ml;TMP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32μg/ml,最小检出浓度为0.8μg/ml。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癫痫性精神病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多靶点组合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脑内核(团)治疗癫痫性精神病53例。术前、术后均进行总疗效评定量表(GAS)和癫痫的国际疗效评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53例中显效37例,进步16例。结论:双侧胼胝体、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红核前区多靶点组合治疗,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报告全胃切除ρ形空肠代胃治疗胃癌64例。术后无吻合口瘘与手术死亡,无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生存质量满意。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8%、42.2%和34.4%。本组结果表明:此种改良后的ρ形空肠代胃、空肠原位间置术式,安全、简便、省时,使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均可得到较好预防和纠正,术后生存质量高,是一种满意的代胃术。  相似文献   
4.
对耳轮过度前突为对耳轮的角度过锐,致使耳轮的位置相应后移,表现为与招风耳完全相反的畸形。畸形虽不十分明显,但影响美观。自1992年4月开始应用患侧耳廓软骨和耳后皮瓣对5例患者8只外耳进行治疗得到满意效果。认为文中所述方法是矫正对耳轮过度前突畸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电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在脑中动脉形成局灶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反映脑缺血、缺氧及脑功能的灵敏的脑电图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百会”八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前、后脑电的影响,探讨针剌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轻主麻醉下,正常大鼠两侧额顶区脑电图基本是对称的,幅值、频率和波形基本相等、似,用热凝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后,损伤侧脑电民前和对侧建侧相比,脑电幅值明显下降,为原水平3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6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12例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年龄16~42岁(平均35岁)。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所有的肌瓣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1.5~3.5年,平均2.5年,8例伴有胫骨骨折者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宜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新疆哈萨克民族中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克隆测序等方法,对354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原发性高血压哈萨克族患者和216例年龄、性别、族别相匹配的血压<140/90mmHg的正常血压者,分别进行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新疆哈萨克族人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存在TT、CC、TC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29、0·29,0·15、0·22,0·56、0·49。T、C两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53、0·47和0·57、0·43。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Ebstein畸形的再次手术策略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2年7月至2017年7月因三尖瓣反流行再次三尖瓣手术的23例Ebstein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手术共421例),其中男9例(39.1%)、女14例(60.9%),中位年龄28.0(19.0,45.0)岁。结果8例(34.8%)患者行瓣膜再修复,15例(65.2%)行瓣膜置换。入组患者中,2012年之前的瓣膜修复率16.7%,2012年采用Cone重建技术后,瓣膜修复率54.5%(P=0.089)。瓣膜修复组中,采用Danielson或Carpentier技术成形3例(37.5%),Cone重建5例(62.5%)。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3例(37.5%)。中位随访时间6.9(3.0~15.1)年,无不良事件。瓣膜置换组中,7例(46.7%)行机械瓣置换,8例(53.3%)行生物瓣置换。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3例(20.0%)。中位随访时间6.5(2.5~15.3)年,死亡1例(6.3%),远期并发症4例(26.7%)。结论Ebstein畸形再发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二次手术近、远期生存状况良好,再手术率低。Cone重建技术增加了瓣膜二次修复成功的可能性,降低了瓣膜置换的几率。三尖瓣置换术仍是可选的替代方法,生物瓣较机械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跖肌腱转移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8年9月~2014年1月,对9例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采用跖肌腱转移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2~46岁,平均32.6岁。左足5例,右足4例。结果 术后随访13个月~5年,平均2.5年。术后恢复率按根据Sefton踝关节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7例,良2例,没有发生与该项技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应用跖肌腱转移术很适宜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修复后的牢固性较好。但是,对该肌腱缺如者不适宜。  相似文献   
10.
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分流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伟  赵克明 《天津医药》1999,27(2):96-97
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脑脊液分流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选择经腰穿测压压力正常的脑积水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和CT影像的特征性表现,及颅内压监测,手术结果。分流术效果:以痴呆发病者部分病人症状减轻或消失,。以步态障碍和尿失禁发病者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