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95篇
妇产科学   6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IgA肾病(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38例IgAN患儿根据按临床表现分为3组:血尿蛋白尿(HP)组(14例),急性肾炎(AGN)组(7例),肾病综合征(NS)组(17例);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病理Ⅲ级组(22例),病理Ⅳ级组(10例),病理Ⅴ级组(6例);按初次就诊时是否曾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分为2组:初发组(28例),非初发组(10例);其中,初发组IgAN患儿根据是否早期联用ACEI治疗随机分为2组:ACEI组(10例)和非ACEI组(18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用Witko-Sarsat法、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IgAN组血浆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表现为AOPP和MDA水平明显升高[AOPP:(99 ± 27) vs (53 ± 21)μmol/mL,MDA:(5.3 ± 2.1) vs (2.5 ± 1.4) nmol/mL,均P < 0.01],SOD水平明显下降[(67 ± 21) vs (95 ± 20)U/mL,P< 0.01]。②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在肾病综合征组和病理V级组最高,且与IgAN患儿的肾脏Katafuchi评分密切相关。③与非ACEI组相比,ACEI组治疗后血浆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结论】 IgAN患儿存在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表现为血浆AOPP和MDA水平升高,且血浆SOD水平下降,氧化应激与IgAN患儿的进展及预后有关,早期联用ACEI治疗可以改善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局部内生场热疗(热化疗)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13年6月期间39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热化疗组20例,于肝动脉置管,灌注吉西他滨后,再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卡铂及肿瘤区域内生场热疗60min,热化疗后连续肝动脉灌注5-Fu 3 d,第8天静脉应用吉西他滨1次。对照组19例,肝动脉置管及化疗方案同前,未行热疗。上述治疗每4周为1疗程。化疗期间观察化疗毒副反应、并发症及耐受性,随访期间的疗效评价以无肿瘤进展生存时间(PFS)和生存时间(OS)为主要参考指标,并对两组的生存数据进行生存评估。【结果】热化疗组共行107个疗程治疗,OS为7.2~ 85.8个月,中位OS为23.7个月,PFS为7.2~80.3个月,中位PFS为20.3个月。对照组共行100个疗程治疗,OS为6.0 ~ 22.3个月,中位OS为17.5个月,PFS为3.5~ 19.5个月,中位PFS为14.2个月。经Log-rank检验显示热化疗在延长患者OS和PFS与对照组的治疗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的化疗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在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具有安全、微创、耐受性良好的特点,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T1ρ-MRI技术定量评价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与棘突间动态固定术(wallis)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分析退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L4/5退变性失稳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PLIF组和Wallis组,分别为22例和20例。通过T1ρ-MRI技术以及拍摄X线片,测量固定节段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T1ρ值、椎间盘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变化,并通过JOA评分及腰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效果。终末评估时间设为术后24个月。【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Wallis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两组ODI、JOA评分改善率以及L3/4节段影像学退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两组L3/4椎间盘T1ρ值末次随访均存在下降趋势,且PLIF变化值明显大于Wall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PLIF术式相比,棘突间动态固定(Wallis)具有出血少、用时短等优点,且可显著延缓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中PG退变趋势,但两者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URSA患者蜕膜CD4+CD25high Treg中TLR2、TLR4、TLR9的表达,探讨TLRs参与URSA发生的免疫机制。 【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的URSA患者,其中B超确认胚胎已停育3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3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计划外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组(Control)。收集URSA患者、对照组清宫手术后的新鲜蜕膜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CD4+CD25highTreg 比例以及RT-PCR、Western-blot方法比较蜕膜组织中CD4+CD25high Treg 中TLR2、TLR4、TLR9表达的差异。【结果】URSA患者蜕膜CD4+CD25high T细胞中TLR4、TLR9的表达在mRNA、蛋白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TLR2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URSA患者蜕膜中CD4+CD25high T细胞低于正常早孕妇女蜕膜(P < 0.01),TLR4、TLR9的表达与CD4+CD25highTreg细胞比例呈显著相关(P < 0.01,P < 0.05)。【结论】 URSA患者蜕膜中的CD4+CD25high Treg减少与TLR4、TLR9低表达相关,TLRs异常表达可能参与U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岭南分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剖宫产术中出血均大于500mL者纳入研究,入组病例共74例,按照是否应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止血进行分组,应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者(研究组)34例,未应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者(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分娩周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子宫切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治疗效果。将放置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后出血减少,无需采取其他治疗措施者定义为治疗成功。【结果】两组比较,患者年龄、孕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后24h出血量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急诊手术13例,手术时间52.79(35 ~ 85)min;对照组5例,手术时间74.33(40~ 3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中2例放置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后因持续性阴道出血行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成功32例,成功率为94.12%,无子宫切除病例,对照组中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放置简单快速,可实时观察出血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不增加产褥感染风险,可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观察ENH(Enigma Homolog)蛋白在大鼠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疼痛模型引起的病理性疼痛中的表达,并探索其与疼痛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取15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5 只),分为SNI组,麻醉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另取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每组5 只),按时间点分为非手术组对照组和实施SNI手术的1、4、7、10、14d组。通过检测大鼠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观察SNI,SNI+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制剂及假手术组在4、7、10 d大鼠痛敏的改变以及SNI手术组大鼠在1、4、7、10、14d的痛敏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术后10 d相应脊髓节段内ENH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检测相应各实验组及时间点脊髓节段裂解液内ENH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NI术后10 d大鼠手术侧痛敏明显增高(n = 5/组,P < 0.01),而SNI + 麻醉药组大鼠痛敏则与假手术组接近。免疫荧光染色与蛋白质印迹法显示SNI术后10d,脊髓L4-6节段手术侧背角内ENH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n = 5/组,P < 0.01);SNI +麻醉药组的ENH蛋白表达则与假手术组接近。EN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NI组术后手术侧痛敏、ENH蛋白及mRNA有一过性增高继而恢复正常,并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再次增高(n= 5/组)。【结论】 ENH蛋白在大鼠慢性病理性疼痛模型中有表达,且其改变与痛敏的进程一致。这些结果为ENH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疼痛分子标志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内脑钠肽(BNP)的表达是否有影响以及雌激素影响BNP表达的机制。【方法】 视实验目的给予无血清饥饿状态下的心肌细胞不同浓度的雌激素以及相应通路抑制剂处理,以RT-PCR测定细胞内BNP的mRNA水平,以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内BNP的蛋白表达量以及相关通路的磷酸化水平,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雌激素刺激下心肌BNP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雌激素刺激能够显著上调心肌细胞内的BNP mRNA以及蛋白水平(P< 0.05),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 182 780能够抑制该效应(P < 0.05)。雌激素处理能够上调心肌Akt以及p38蛋白磷酸化水平(P < 0.05),但不能上调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预处理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或 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均能够降低雌激素诱导的心肌细胞BNP表达(P < 0.05)。【结论】 雌激素能够特异性地通过其受体影响心肌细胞BNP的表达,并且PI3K/Akt通路以及p38MAPK通路均参与了雌激素诱导的心肌细胞BNP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鼠脑慢性低灌注模型,观察脑组织脱氧葡萄糖18F (18F-FDG) PET/CT显像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情况。【方法】16只250 ~ 300 g雌性SD大鼠通过一侧颈外静脉( EJV)和颈总动脉(CCA)端侧吻合,同时夹闭双侧颈外动脉(ECA) 及对侧横窦引流静脉建立慢性低灌注模型,在模型建立后24h,第7 、30和90天 4个时间点分别随机选择4只大鼠进行18F-FDG PET/CT扫描,4只体质量相仿的雌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勾画双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皮层感兴趣区(ROI),比较各组SUVmax变化及观察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是否均一。【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24 h SUVmax升高,术后第7天明显降低,第30天及90天较第7天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大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双侧大脑半球18F -FDG PET/CT显像及SUVmax在各扫描时间点无差别。 【结论】通过一侧EJV和CCA端侧吻合及双侧ECA和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建立的慢性大鼠低灌注模型,脑组织表现出对18F-FDG摄取的动态变化;模型建立对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病情评估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住院收治的90例AKI患者(AKI组)的血液标本,均符合AKI诊断标准。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AKI1期组(30例)、AKI2期组(30例)和AKI3期组(30例),记录其血清CysC、尿NGAL的变化,并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CysC及NGAL与APACHEⅡ的相关性,评价两者联合检测在AKI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与其它3组相比,AKI3期患者血清CysC及尿NGAL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患者血清CysC、尿NGAL与APACHEⅡ成明显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877、0.717,P<0.05);AKI患者死亡率为28.89%(26/90),血清CysC及尿NGAL水平随APACHEⅡ评分增多而升高,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ysC+NGAL组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高CysC及高NG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AKI患者血清CysC和尿NGAL均升高,血清CysC及尿NGAL是反映AKI较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作为评价AKI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为了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新疆维吾尔族听觉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损害部位及特点。【方法】 70例维吾尔族成人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检查分为轻、中、重组OSAHS患者,选取35例维吾尔族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及分析,通过比较DPOAE的反应幅值及ABR的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变化评估听觉功能损害情况。【结果】OSAHS患者 DPOAE各频率(750 ~ 8 000 Hz)的反应幅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ABR检测,轻中度OSAHS组与对照相比,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OSAHS组的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潜伏期均较对照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轻中度组与重度组OSAHS相比波Ⅰ、Ⅲ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SAHS的病情程度与BMI、阻塞部位、鼾声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关系密切(P < 0.05),并且不同病情程度的OSAHS患者的DPOAE检出率、ABR异常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SAHS对维吾尔族听觉功能有损害,其中耳蜗主动听觉功能降低,尤以高频听力下降明显,可能合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中枢段及听觉中枢的损害,需联合DPOAE和ABR综合评估筛查听觉损害,尽早发现,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